原创 安斌 东西儿童教育 2022-07-24 发表于四川
大家好,我是安斌。
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不知为何,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巨人: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印度:释迦牟尼
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
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孔、孟、老、庄这些后来被称为“诸子百家”的思想家不仅是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历史的钥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绝佳素材。
这一点在语文课本里也有所体现:
部编本语文教材里共有113篇文言文,其中诸子百家54篇,占到了47.8%。
谈论诸子百家常说到一个词——百家争鸣,不过究竟是怎么个争鸣法,不一定所有人都清楚。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诸子百家“争鸣”的故事:
他们的师承关系
谁背叛了师门
谁是谁的对头
......
诸子百家里最早出现的是儒家,“儒”其实最早指一种职业。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迁到鲁国。
▲ 孔子像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
随着封建制的解体,很多贵族都流落民间,于是文化也被带到了民间。
他们通常以替人主持典礼和当老师为生,被称为“儒”,孔子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孔子打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大力开班授徒,把原来只有贵族才能学得“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传授给各色各样的人。
▲ 六艺浮雕
传说孔子的弟子达到了三千余人,其中非常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教徒用的是什么教材呢?
孔子述而不作,用原有的贵族的教材《诗》、《书》、《礼》、《乐》、《春秋》来教弟子。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恢复周代的礼乐文化,他的人格理想则是仁。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行,是我们今天了解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资料。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是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老子所说的“道”提倡“柔弱”、“无为”。
《史记》里讲了一个孔子跟老子问礼的故事:
孔子去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
“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尸骨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话还在。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君子的容貌像愚钝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多欲,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仅此而已。”
虽然学者们很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它确实反映了史官出身的老子的明哲保身之道。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九章》
你看这像不像一个看惯了历史的存亡兴衰的老人所说的话?
墨子名翟,他最初也是儒家的弟子,但是后来却自创了墨家。
▲ 墨子像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墨子本人出身底层,而儒家传承的是贵族的礼乐文化,不免让墨子觉得格格不入。
比如儒家的厚葬和三年之丧,就让主张“节用”的墨子感到非常浪费。
墨子曾这么吐槽儒者:
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富人家里有了丧事就很高兴,说:“这是衣服食物的来源。”
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之际,国与国的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残酷。
于是墨子倡导“兼爱、非攻”,他的逻辑很简单:
大家都知道杀一个人是不义,依此类推,杀十个人就有十重不义,杀一百人就有百重不义。发动战争死人最多,却没有人知道去反对,甚至还有人赞美,实在是荒谬。
墨子不仅倡导“非攻”,而且身体力行。
墨家有纪律严明的准军事化的组织,组织的首领叫“钜子”,钜子的权力很大,对成员有生杀大权,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钜子。
墨家擅长机械和守御,在宋国受到楚国进攻的威胁的时候,墨子曾带领门徒帮助宋国守城。
《墨子》是墨家的著作汇编,既记述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又有阐述墨子学说的论文,还有《备城门》等叙述墨家的防守战术的文章。
孟子名轲,是邹国人,他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孟子一直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 孟子像
孟子的脾气很大,当时儒家以外的思想很兴盛,孟子觉得自己有责任抵制各种“邪说”。
所以,孟子不是在跟人辩论,就是在跟人辩论的路上:
和告子辩论人性问题,提出性善论;
和许行辩论劳动分工问题,提出“劳心者治人”;
批评杨朱的“一毛不拔”是“无君”,所以是“禽兽”;
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所以也是“禽兽”......
孟子周游列国,游说齐宣王、魏惠王,这些君主对他很客气,但没有人采纳他的意见。
这也难怪,当时的形势是,秦国任用商鞅,魏国、楚国任用吴起,齐国任用孙膑、田忌,都在致力于合纵连横、富国强兵。
孟子劝国君施行“仁政”,自然会被认为是迂腐、不合时宜。
于是孟子回到家乡与弟子阐发孔子的思想,写成了《孟子》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子生活的时代,齐国的文化非常发达,这是因为一个叫“稷下学宫”的学术机构的存在。
齐王这里供养了许多一流的学者,在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士据说就有七十六人。
庄子是蒙这个地方的人,名叫庄周,差不多与孟子同时,他曾经担任过漆园的小吏。
▲ 庄子像
据说楚威王听说庄子很贤能,派使臣带着厚礼去聘请他出任曹国的宰相。
庄子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的确是厚礼;卿相,的确是高位。您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只是为了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这个时候它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牛,还能办得到吗?您还是赶快走吧。”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和杂篇则大多是庄子后学的作品,这本书大多都是寓言,想象奇特,语言汪洋恣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所以《庄子》里有大量吐槽孔子和儒家的地方,比如那句惊世骇俗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荀子名况,是赵国人。
▲ 荀子像
他十五岁就到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游学,曾南游楚国,后来又回到稷下,成为稷下最年长的老师。
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
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
荀子虽然也推尊孔子,但是却对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不以为然,比如孟子就被他贬低为“瞀儒”。
与孟子认为人性善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因此,相比较孔、孟相信内在的道德情感“仁”,而荀子更强调外部的行为规范“礼”。
《荀子》的文章气势磅礴,善用譬喻,言辞优美。
如《劝学》篇论述专心一致的重要性,连用八个比喻,极富感染力: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我们常说法家是儒家的死对头,但其实法家和儒家渊源是很深的。
据说当年商鞅从魏国前往秦国的时候,怀揣着一本李悝的《法经》,而李悝就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
另外,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和辅佐秦统一的丞相李斯都是大儒荀子的弟子。
▲ 韩非像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曾多次上书劝谏韩王安,都没有被采纳。
秦始皇读到他的书极为赞赏,后来他为韩国出使秦国,遭到李斯的陷害,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子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犀利,他跟庄子一样也很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理,我们所熟悉的寓言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都出自《韩非子》。
韩非子虽然被害,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完全被秦始皇采用,后来的焚书坑儒就完美地贯彻了韩非子的思想。
可以说,韩非子为诸子百家的时代画上了句号。
EASTWEST
上面介绍了儒、墨、道、法四家的七位思想家,其实诸子百家远不止以上四家。
《汉书·艺文志》就列举了十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只是儒、墨、道、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四家,尤其是儒道两家,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了。
钱穆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推荐了七本传统文化的必读书: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其中除了《坛经》是禅宗的经典,《近思录》、《传习录》是宋明理学,属于新儒家,前四本孔、孟、老、庄,全都是儒道两家的经典。
那么孩子可不可以直接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种经典呢?会不会过于深奥呢?
我觉得是可以的,可以找大字注音本,先不求甚解地读,不必急于理解文字的意思,具体诵读方法可参考文末附的系列文章。
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的《中国古典寓言菁华》,这本书里的寓言是从诸子中精选的,可以借此对诸子百家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文言文学习相关文章:
关于文言文学习,孩子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文言文?
一篇文章讲清楚文言文的“背诵”问题
给孩子讲解文言文的三个小窍门
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文言文书目推荐
文章图片:采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