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8055
关注者:260
最佳回答:
今早看意公子的视频,讲到苏轼悼念亡妻王弗所做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感动到不行。
视频中,她是亲身前往眉山,苏轼家族的墓地,王弗的墓碑前做的这期视频。
意公子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苏东坡与爱妻相知相恋的动人故事,其中曾几度哽咽,泣不成声,我也跟随着她的情绪起伏,感动落泪,不能自已。
真的太感人了。
之前没有完整地听过苏轼的这首词,只是听说过,并没有深究。
今天第一次完整的听,又是在意公子那么动人的讲述下听,完全被带入到情境中,深深的爱上苏东坡。
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是: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看一遍,哭一遍。
如果没有很深刻的情感体验,是无法体会其中的意味的。
只有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极重感情的人,才会被打动。
唐诗宋词,一直是我不太敢涉足的领域,因为觉得太神圣,离我太远。
尤其是宋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但是,自从开始写作以来,大脑时不时会蹦出一些词句,写出一些小诗,像七言诗,现代词这些。
以前写诗词对于我来说,是根本不敢想的,觉得太难了,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写不出诗词的。
但是,很奇妙,这好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学过或研究过诗词,就是随心而写,随性而写,一切发乎真情实感。
虽然词句还很稚嫩,但我想,只要敢写、想写,总有一天会写出很棒的诗词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呵呵。
说回苏轼这段词,它让我感受到了苏东坡对妻子那真挚的爱与思念。
他与妻子的相遇是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少男少女初尝爱的滋味,并且两人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小轩窗,正梳妆”,我为你梳妆,你为我沏茶,两人那种每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生活,可谓浪漫至极。
那应该是苏轼人生之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然而,人生却是如此的婉转,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妻子盛年便离世,至此之后,苏轼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妻子离世十年之后,有一天夜里,梦到妻子的苏轼写下了这首感动无数人的诗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如今再读,依然是那么的感人肺腑。
我想,这世间最美的就是相濡以沫的爱情吧。
爱情,永远是人们所追求,所向往得到的,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是很多人得不到的东西。
爱情,在现代人眼中,充满了功利,像古人那般纯粹的爱情,已是奢望。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保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否则,生命还有何意义呢?
一见钟情的爱与细水长流的爱,到底哪种更好呢?
有人向往飞蛾扑火那种强烈的爱,有人向往细水长流,平平淡淡的爱,我认为都没有错,在于自己的选择。
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后者。
飞蛾扑火的爱,太强烈,需要豁得出去才行,这样的爱容易灼伤自己,也灼伤他人。
这类人把感情看得很重,过于感性,仿佛生命里没有爱就无法生存。
就像作家三毛一样,在爱人离世后,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每天都是煎熬,最终带着对爱人的极度思念而自杀身亡。
她的爱太深,太深......
这样的爱虽然很动人,但是有点脱离现实,缺乏一定的理性。
但艺术家往往不就是如此吗?
为爱而生,为爱而亡,轰轰烈烈,欲罢不能。
她们永远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
相比较于这样的爱,我可能比较理性,喜欢细水长流,平平淡淡,相濡以沫的爱。
这样的爱,更平和,更长久。
就像杨绛与钱钟书的爱那样,两人相互扶持,相互欣赏。既在感情、生活上相互依赖,又在精神上各自独立,保有各自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我比较欣赏这种爱的方式。
正是基于这种爱的方式,杨绛才可以做到在钱钟书离世后,依然可以带着对爱人的思念坚强地走下去。
这样的爱,更加理性。
再比如民国时期的两个才女:林徽因与陆小曼,也是理性与感性的鲜明对比。
林徽因是公认的才女,才貌双全,受众多才子追捧,其中就包括徐志摩。
在面对徐志摩的强烈攻势之下,林徽因也差一点沦陷,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是理智占了上峰。
她拒绝了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甚至不惜休掉家中原配妻子张幼仪。
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在当时也引起一些轩然大波。
林徽因是比较理性的,从小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她比较维护女性的地位,她觉得徐志摩的做法非常不理智,对家中妻子没有责任感可言,过于任性自私,于是断然拒绝了他。
随后,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梁思成,梁思成虽没有徐志摩那般的浪漫才华,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好男人。
两人婚后,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最终恩爱携手到白头,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在这段爱里,林徽因没有迷失自己,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写下无数好的诗词供后人欣赏,尤其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是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
她没有辜负和浪费自己的才华。
而陆小曼却没有这么理性,她无法抵挡徐志摩的浪漫攻势,两人最终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
但是,婚后,陆小曼沉迷于上流社会名媛的奢靡生活,整日流连于各种社交场合,挥霍无度,让徐志摩陷于奔波养家的境地。
在徐志摩遇难之后,她没有了爱的供养,很快就陷入危机之中,最后郁郁寡欢而亡。
陆小曼也出身名门,也是名媛,也是有才华的女子。
但是,她婚后没有发挥她的才能,而是陷在依赖徐志摩的爱中,逐渐迷失自己,落得惨淡收场的结局。
同样是才女,差距却如此之大!
为什么?
就是因为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林徽因更理性,陆小曼太感性。
两人的格局也不一样,林徽因心中有他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国家,格局更大;而陆小曼心中只有自己,只知享乐,沉迷在虚荣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空有美貌与才华,却碌碌无为,整日陷在小我的情爱世界里,没有绽放出她该有的才华,真是可叹啊!
从这些例子当中,我们学到什么呢?
学到一个女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爱情和婚姻不应该是女人的全部,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应该保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世界,更要保持经济的独立。
不依赖与任何人,更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男人。
能遇到携手一生的真爱固然好,如果遇不到,也要有独自走完一生的勇气。
爱情是美好的,婚姻却是现实的;爱情是浪漫的,婚姻却是柴米油盐;爱情是短暂的,婚姻却是长久的。
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
如果抱着对爱情的幻想走进婚姻,那一定会痛苦不堪。
只有认清事实,调整心态,看明白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智慧的看待爱情与婚姻,才能在婚姻里如鱼得水,幸福长久。
女人啊,不要太陷在梦幻的爱里无法自拔,要时常跳出小我的框架,去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人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做手工,做甜品,画画,练字,跳舞,读书,旅行等等等等。
爱情最好的样子,是做最好的自己,然后给对方一个更好的自己,婚姻亦是如此。
此生如能遇上苏轼这样,满腹才华又深情的男子,自是三生有幸。
如若不能,我自绽放,蝴蝶自来;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引用一段话,非常好:
“女人要如兰花般,出于深谷,委身斗室,唯幽芳无减;猝然临之,无故加之,但波澜不惊。素心若兰,心自清。”
无论有没有人欣赏,女人也要尽情地绽放自己,只为那不可辜负的人间韶华。
获赞:815
收藏:55
回答时间:2022-11-23 2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