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5645
关注者:242
最佳回答: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今年是第七个,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最初每一步都是异常艰辛的,但是走到今天一切都不同了,中国航天在最近两年发展迅猛多点开花。探月工程完成嫦娥五号的月球取样工作,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上取样并返回地球的国家,而深空探测系列完成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发射。
除此之外最为亮眼的就是中国空间站最近两年的强势崛起,2021年随着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入轨,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的正式上马,而在一个星期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顺利返回,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而按照计划2022年将会彻底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工作,一共有6次发射任务,最近的一次发射是在5月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出发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送去物资。
紧接着在6月份就是神舟十四号的启程,和神舟十三号一样,在太空飞行六个月,以后这个时间也将成为常规。
在2022年中国空间站将会有两个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太空会师,目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的航天员已经确认,正在正常训练中,但是名单尚未公布。很多人比较好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乘组会有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吗?
我们知道这三位航天员最近的一次太空飞行是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他们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首批“入住人员”,经验上自然是非常丰富的。
但有一点或许难以满足,因为神舟十二号是在2021年6月17日出发,执行三个月的太空飞行任务,在9月17日安全返回地球。由于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微辐射以及微重力环境会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心血管、肌肉群以及骨骼等方面,因此我们也看到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后,不能站着大多数时候都是坐着或者卧着。
因为航天员也需要重力的再适应过程,在航天员太空飞行返回地球后,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身体恢复期,其中包括14天的医学隔离期,在这期间航天员保持与外界的基本隔离,这也是为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来考虑;第二个是30天左右的医学疗养期,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在科学指导下增加运动量;第三个是恢复疗养期,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要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到飞行前状态,之后便会投入到正常训练中。
因此从时间上来看,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乘组不太可能参加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但是未来自然会参加的。
中国航天员目前有三批,此前的载人飞行任务主要是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在执行,并且是明显的老带新模式。例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翟志刚是第一批次的,执行过多次飞行任务,王亚平是第二批次的,在神舟十三号之前执行过一次飞行任务,而汤洪波也是第二批次的,在神舟十三号之前并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
由此可见,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仍然会采取这样的老带新模式,目前大概率是第一批次航天员中四选一:费俊龙、景海鹏、刘旺、张晓光。第二批次航天员中四选二:刘洋(女)、陈冬、蔡旭哲、张陆。
尤其是第二批次中的航天员蔡旭哲和张陆信息比较少,他们并没有过太空飞行任务,如果训练状态达标的话,神舟十四和神舟十五号飞船乘组中他们两位是确定的。而至于说第三批宇航员,选拔时间短,未来会是他们的,尤其是在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期,再加上未来的深空探测,月球基地建设等,会需要很多航天员参与的。
为什么说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任务最重?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要说任务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虽然太空飞行任务是三个月,但却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首个乘组,需要在轨进行很多关键技术的验证,甚至是在撤离空间站返回的时候还进行了径向交会实验,他们的任务也很重。
只能说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四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处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有太多的“首次”操作,因此任务是重的。而尚未发射的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处在空间站建设阶段,尤其是在神舟十号乘组在轨期间,会有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发射入轨对接,从这一点来说号航天员乘组任务比较重。
实际上中国载人航天走到今天的高度,是每个航天人努力的结果,无论是飞上太空的航天员,还是在背后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大家都是成功的!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奇妙知识季#
获赞:624
收藏:49
回答时间:2022-12-04 1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