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4774
关注者:93
最佳回答:
4月13日,美英法突然对叙利亚进行精准打击。七年旷日持久的连绵战火,让叙利亚的城市满目疮痍,古迹摧毁殆尽。而早在2016年年底,叙利亚政府军从反对派武装手中收复阿勒颇,使这座古城又一次成为叙利亚内战的转折点。随后,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冲突不断升级。
叙利亚古城阿勒颇,4000年的文明与繁华,被从天而降的炮火摧毁成一片废墟。数十万人被迫踏上逃亡之路。阿勒颇曾在人类文明史尤其是阿拉伯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古城多沧桑,战火经久不熄。
阿勒颇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为何总要经受战火的残酷洗礼?
叙利亚局势
叙利亚为何是四战之地?中东作为三洲五海之地,有着众多的地缘板块,而其核心地带是新月沃地,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位于新月沃地的东西两段,古达统治新月沃地的国家往往选择两者之一作为自己的首都,即巴格达与大马士革。
新月沃地与周边
叙利亚与伊拉克
由于新月沃地特殊的形状以及中间脆弱的连接,两者面向不同的世界——伊朗高原和东地中海。作为西端枢纽,叙利亚成为连接东地中海、小亚细亚、埃及、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的枢纽。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叙利亚通向中东各处
从东方来的货物在这里进入地中海世界,分别有两条路线,从幼发拉底河跨越沙漠经帕尔米拉、至大马士革、从现今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港口进入地中海;或从幼发拉底河至阿勒颇,从现今拉塔基(安条克、哈塔伊)运出。
如果将贸易路线比较当前的国界线,会发现叙利亚的海岸线是多么短,在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等国的分割下,叙利亚不得不以拉塔基亚作为自己最大的港口,无论是大马士革还是阿勒颇的地位都遭到削弱。
东地中海港口与叙利亚内陆——灯光图
相对于东边的两河流域,叙利亚版块自身更加破碎和脆弱。阿勒颇是从小亚细亚进入两河流域的钥匙(历史上的多次侵略都是从这里来的),而叙利亚大部分国土却被荒漠所覆盖,整个国家实际上由西侧的湿润地带和幼发拉底河沿岸这两个带状区域组成,以至于这个国家很容易被从中间切断,大马士革、阿勒颇正是这一状况的体现。
而在其外围又有诸多其他地理板块:安条克平原、西利西亚平原、以色列,这些板块之间以一些短小的山地相阻隔:阿曼山脉、戈兰高地。控制这些外围区域至关重要,一方面是控制港口和维持贸易路线的完整,一方面由于中部山脉和荒漠的阻隔,整个区域有南北分裂的倾向。
叙利亚及周边次级板块与山地阻隔
由于地形的破碎,在历史上,相比于东边的两河流域,新月沃地的西段经常为众多城邦小国所割据,尤其当整个中东缺乏主导力量时更是如此。
叙利亚周边环境尚且如此,而阿勒颇在这样的环境下,又进一步成为多次战争发生的入口。
神圣富饶的“牛奶城”阿勒颇位于叙利亚北部,是阿勒颇省的首府,图中红色标记处为阿勒颇博物馆
阿勒颇位于叙利亚北部,是阿勒颇省的首府,目前人口约一百九十万,比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还多。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九千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居住,所以这里是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
约七千年前阿勒颇有了成规模的人类文明,而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则在四千多年前出现。古希腊人把这里叫做“贝罗埃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代又称其为“哈勒普”,阿勒颇这个名字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人接管叙利亚时开始用的。
1919年1月,代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外约旦的各方人士在大马士革开会,提出成立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王国。但这一主张没有得到欧美列强的支持,1920年圣姆莱会议决定由法国取得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托管权,英国人则获得了伊拉克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梦就此破灭。
列强看中这一地域不是没有原因的。阿勒颇地处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道,这是一块新月形的沃土,从建在一些山丘上的小城镇发展成大型城市,以阿勒颇城为中心的阿勒颇省大约覆盖了一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
著名的古代商道“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就是阿勒颇,这里还是另外几条重要商道的交会点,古城里的居民多从事工业和贸易活动。当地人传统交易的货物主要是布料和服装。中世纪时,阿勒颇满街都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富商,操着各国语言的商人在驿站和澡堂里大声喧哗。欧洲人开始来阿勒颇做生意则是公元十六世纪的事,莎士比亚的名作《麦克白》里曾提到,有个水手要去阿勒颇。
人们都要去阿勒颇,因为它是传说中能让人发家致富的地方。在四千多年前的楔形文字里,这里本来叫做“Halabu”,后来衍变成“Aleppo”,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牛奶”,传说犹太始祖亚伯拉罕曾在这里把牛奶分发给穷苦百姓,牛奶之城由此得名。
亚伯拉罕带领希伯来人迁徙迦南
蒙古铁蹄踏西亚阿勒颇先后受到赫梯文明、亚述文明、阿契美尼德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阿拉伯和拜占庭文明的影响。公元前十六世纪,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赫梯帝国入侵巴比伦,夺取了阿勒颇。公元前八世纪后期,亚述帝国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738年阿勒颇被亚述吞并,此后动荡频仍,公元前65年归入罗马统治。到了公元十世纪,阿勒颇成为独立的汉达尼德公国首府,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十字军东征时,阿勒颇成为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到公元1516年,阿勒颇又被奥斯曼王朝征服。
阿勒颇古城堡
到了近代,阿勒颇仍然不太平。1937年,叙利亚的穆斯林兄弟会在阿勒颇成立。叙利亚建国后,阿勒颇成为政府军与穆兄会争夺的中心城市。在1979和1982年,阿勒颇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并成为继哈马以后,在1982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叙利亚城市。
1982年哈马惨案后的废墟
在阿勒颇的千年战史中,来自蒙古的铁骑影响尤为深远。十三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倚仗凶悍的骑兵,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西征,而第三次西征的目标就是占领叙利亚,进而吞并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公元1259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军队占领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对,就是今天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落入蒙古人之手,震惊了整个伊斯兰世界,蒙古大汗蒙哥命令旭烈兀继续向西进军,而再要往西走,就必须征服叙利亚。
描绘蒙古士兵西征的绘画
当时的叙利亚,实际上被欧洲的法兰克人和穆斯林的阿尤布王朝分别掌控。法拉克人盘踞在沿海地带,包括北部的安条克公国和特里波利郡,以及南部的耶路撒冷王国。而包括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城在内的叙利亚内地,则属于库尔德人的阿尤布王朝。1258年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纳绥尔苏丹就已经向蒙古人表示臣服,但旭烈兀还是决定,要把穆斯林的叙利亚彻底占领。
1259年9月,旭烈兀领兵十余万,向叙利亚推进。蒙古军队势如破竹,由库尔德斯坦之道南下进入阿勒贾兹拉省,占领努赛宾,接着渡过幼发拉底河,洗劫了门比杰,继而围攻阿勒颇。纳绥尔苏丹此时并没有在阿勒颇城内组织抵抗,而是继续留在大马士革,同时派人前往开罗向埃及苏丹求援。不过埃及当时也在内乱,没力气照顾叙利亚这边。
援军无望,阿勒颇城内的十万叙利亚士兵只能背水一战。守城军队很多都是志愿者,虽然人不少,战斗力却不强,见蒙古铁蹄来势凶猛,阿勒颇守将下令禁止出战。旭烈兀派人劝降遭拒,为了攻克固若金汤的阿勒颇,蒙古士兵挥起锹铲,一夜之间挖出一条绕城的壕沟,困住城中兵马。1260年1月24日,蒙古军队开始攻城,战斗持续了七天,阿勒颇终于被攻下,十万多叙利亚士兵成了俘虏。
阿勒颇城堡
消息传到大马士革,纳绥尔苏丹大惊失色,弃城逃走,大马士革居民开城门迎接蒙古军入城。占领叙利亚之后,旭烈兀又攻陷塞浦路斯岛,一直打到亚洲西南端,准备进攻埃及。这时蒙古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传来,旭烈兀不得不率部东归,结束了蒙古军的第三次西征。他走到波斯时,听说兄长忽必烈已即位,就在波斯留下来定居,建立了伊儿汗国。而他留在叙利亚的驻军,在埃及政权的围攻下已经全军覆没。后世有学者认为,旭烈兀征服西亚的战争,不仅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各个宗教教派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的四大发明西传,阿拉伯的数字、历法、行省制度也传入中国,影响深远。
古建遗迹东西合璧今天走进阿勒颇城,人们能看到融汇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建筑遗迹。经历沧桑战乱,城内原本林立的古堡大多损毁,只有屹立城中的阿勒颇古堡依旧雄伟——当然,这座古堡也是经过修复的,还有三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墙一并留存下来。古堡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一座小山丘上,四周环绕着深二十米、宽三十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的距离有六十五米高,而且壕沟里是倾斜四十八度的光滑石面,险要坚固,易守难攻。
古堡原本是古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的神庙,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起,神庙便被改建成坚固的卫城和军事要塞,千百年来不断加固、扩建,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的施工痕迹和大量文物,堪称记载叙利亚历史的宝库。
雄伟壮观的阿勒颇古城堡,耸立在城中心一座锥形的小山上
过去在局势平稳的时期,阿勒颇的旅游业很兴旺,游客们从方形塔楼和吊桥穿过,到达城墙的入口,会看到三道大铁门。第一道门上雕有两条盘绕的巨蛇,故称“蛇门”。第二道门雕的是两只盘坐的狮子。第三道门也是两只狮子,表情一哭一笑,所以叫“哭狮门”和“笑狮门”。三道门之间有大约二十米长的通道,顶端布满监视孔。倘若有敌来犯,大门一关,通道里的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守军可以从监视孔里射箭。
阿勒颇古城堡的三道大门
穿过三道门,就进入了主城堡的内部宫殿。城堡占地一万两千三百多平方米,高三十八米,下半部分建于公元十三世纪,上半部分建于公元十五世纪。主城堡后面是易卜拉辛小清真寺,以雪花石膏和镏金五彩木雕作为装饰。小清真寺入口处有块方形大石,上面镌刻着建造者的名字和年代。走进小清真寺,庭院里有三口蓄水池,是穆斯林“小净”(洗漱沐浴)的地方。
邮票上的阿勒颇大清真寺
小清真寺往北是大清真寺,有座高耸入云的正方形宣礼塔,是世界上最早的宣礼塔之一,在塔顶可以俯瞰阿勒颇城全景。小清真寺旁边还有座兵营,是1934年埃及总督易卜拉辛帕夏建造的,兵营里有个深邃的坑道,从地面往下走二百二十五级螺旋形阶梯可以下到坑底。坑道底部有三个通往城外的出口,还有一个出口与城堡北坡下的战台相通,看起来阴森可怖。除了这些建筑,城堡里还有一个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建造的地下监狱,完全是在岩石上挖凿而成。当年监狱里关押的是死刑犯和战俘,据说还囚禁过许多十字军将领,关押时间最长的达十六年之久。
从高处俯瞰的阿勒颇全景
阿勒颇城还留有一些拜占庭建筑遗址,比如西米恩大教堂:传说叙利亚的基督教苦行僧西米恩曾在教堂里的一根高达十八米的柱子上修行,在长达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西米恩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者布道,一直到去世。现在那根十八米的柱子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一座八边形的大教堂遗址。
1986年,阿勒颇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这座古城的评价是:阿勒颇从公元前二世纪起就处于几条商道的交汇处,相继由希泰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马穆鲁克人和土耳其人统治。它十三世纪的城堡、十二世纪的大清真寺和十七世纪的宫殿、沙漠旅店及浴室,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结构。
文明危机197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在阿勒颇以南五十多公里的山丘上挖出了四十块泥板书,上面写着很多古老的文字。这位固执的考古学家已经在阿勒颇附近挖掘了十年之久,他坚信这里埋藏着人类最值得珍视的文明。马蒂尔把泥板书拿给意大利有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学家乔万尼·佩蒂纳托,可佩蒂纳托一个字也看不懂:这是“天书”!
后来的研究证实,这些泥板书是西亚传说中的国度“埃布拉”的遗物,埃布拉的历史,几乎就是西亚上古史的浓缩,其地位堪比中国的楼兰古城,和传说中沉没在大西洋底的亚特兰蒂斯。
有多少文明沉睡于此,世人不得而知,但硝烟仍笼罩着阿勒颇的天空。可怕的战争仍未走远,在这曾经拥有不朽文明的国度,愿和平能够早日降临。
整理自:
武云溥:“战火硝烟中的阿勒颇:揭开叙利亚千年古城的尘封岁月”,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孙绿:“叙利亚地缘格局 | 迷失在历史中的新月沃土”,公众号“地球知识局”(微信ID:diqiuzhishiju);
徐倩 李小雨 徐海知:“叙利亚,一个被战争蹂躏七年的国家”,新华网
获赞:727
收藏:59
回答时间:2022-12-06 2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