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大衢州网(当年编市志,遇到了衢州历史地理的大问题)

网友提问

被浏览:6709

关注者:371

最佳回答:

不久前,陈定謇先生传来其考证新作《扑朔迷离说丰安》,这是古代衢州历史地理上一大悬而未决的文化公案,于是勾起我对三十年前一件往事的回忆 采访请教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郦学 泰斗陈桥驿先生。这是一次为市志编纂解决若干问题的专程拜访。1990年冬,我从龙游县志办调衢州市志办任编辑已一年半。其时衢属各县(市)第一轮修志已结束,而《衢州市志》的编纂正在如火如荼地起步,衢州史学上的一些 积案 应如何表述,相关问题亟须解决。鉴于此,市志办领导傅春龄决定,向省内当时的权威专家们请教,拜访陈桥驿就成了我们的首选。此行由《衢州市志》主编朱子善先生带队,我和韩章训副主编随行。

衢州历史地理有四大“难解之谜”

在编撰市志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四个关于衢州历史地理的大疑问,这四个问题困扰了衢州修志界很久,有些至今也没有明确答案。第一个问题是 姑蔑 到底是怎么回事,能否称其为 国 ,应当如何表述它?第二是《水经注》里提到 瀔水 支流定阳溪时,与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有差异,这就涉及定阳县的建县时间问题,比如在《水经注》里描写 定阳溪 水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 , 苏姥布 即今日之浮石潭,照此描述, 定阳溪 即今日之乌溪江,今日所指之 定阳溪 则是常山江,在浮石潭上游,常山县的前身定阳县显然以溪定名,这与现在常山县的建制沿革就有矛盾。而类似问题并非孤立,也在金华江和永康溪的地理描述中出现过;第三个问题是历史上的 析丰安 ,太末分丰安,是怎么回事?字面上看是从太末县里分出了兰溪县,但是金华、兰溪方面的古代志书对此都没有记载;第四个问题是衢州历史上的 白石县 问题,唐朝时衢州很短暂地出现过 白石县 ,说法不一,至今也有争论。然而我个人的观点,白石县的范围是在龙游县、衢江区和遂昌县交会处。

带着这四个问题,我们一行三人,专程赶赴杭州,在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王永泰(陈桥驿的研究生)事先通报联系得到允许后,去见国内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 郦学 泰斗陈桥驿先生。

陈桥驿先生住在杭大校园内一处独栋的教授楼里,教授楼有两层,面积不大,客厅里到处堆满了书,中堂挂着一把半人高、展开的扇子。当时已经60多岁的陈桥驿先生个头不高,头发花白,颇有大学士之风,却也平易近人,非常随和。我对陈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他在国内历史地理学界有着至尊之位,和谭其骧有 北谭南陈 之称,对吴越文化、方志学和地名学研究有着极深的造诣,朱子善对待陈桥驿毕恭毕敬,言必称 先生 。朱子善先生和陈桥驿先生交谈时,我们都不便插嘴,就在一旁聆听、记录。那时陈桥驿老先生带研究生的,有不少就直接到他家里来上课。因此,陈桥驿每天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不能贸然打扰他,必须事先预约才行。当天的访问,令我受益匪浅。我们从上午八点多进门拜访,到中午十一点多才告辞。

无充分、确凿之依据,切不可轻易下结论!

历史地理学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并非独立学科,直到上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发起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师生组织 禹贡学会 ,办起半月刊的《禹贡》杂志,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历史地理学,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之后,中苏两国从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扩大到了历史边界问题的争论。苏联方面组织所谓汉学家撰文,说中国的北边界是长城。并以此列举了许多例子。为批驳苏联汉学家的谬论,当时国内很多已被打倒、下放、 关牛棚 学术权威,因此又被 解放 出来,恢复本专业历史地理学的工作,写文章驳斥。这批学者中,就包括谭其骧。谭其骧在一篇文章中说道:把两千多年前的长城说成是中国古代的边界,其荒唐犹如把今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当作俄罗斯的国界。我对此印象非常深。《人民日报》曾底气十足地说: 我们今天登了你们的观点,你们敢在《真理报》上阐明我们的观点吗? 可见关键时刻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性!而正是在谭其骧等前辈大师的推荐下,陈桥驿先生于1985年出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成为国内该学科的领军人物。

听陈桥驿先生这样的文史界老先生讲话,真是长知识。我记得陈桥驿听得很仔细,也对我们带去的问题一一作了认真地解答。 无充分、确凿之依据,切不可轻易下结论! 他强调,现有的正史中记载的尽可以引用,也可讨论、质疑,但不能轻易下结论,草率否定。修志者,必须坚守修志的老规矩,避免与其他周边地区修的志书有抵牾,志书上的每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应慎之又慎。《水经注》对浙江(书中称渐江)的记述是有错误的,主要是次序问题。因郦道元是北魏人,当时到不了南方亲自考察。但这不影响《水经注》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三国志 吴书 贺齐传》确有 太末析丰安 之说,但要说丰安即是今天之兰溪,只能是推测,因为历朝金华、兰溪志书中无此说法。只说是从 长山 (今金华)分出。衢州、龙游志书不说丰安是兰溪,在历史沿革上就避免了与金华、兰溪矛盾。至于 姑蔑 的问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左传 鲁哀公十三年》中, 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 弥庸见姑蔑之旗,曰: 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 但是《左传》中提及了70多个诸侯国,却没有提及 姑蔑国 ,不仅如此,后来的《越绝书》《国语》《吴越春秋》等典籍都没有提到。《越绝书》是目前我国存世的最早一部地方志,相传为东汉时会稽人袁康、吴平所撰,其中也没有提及 姑蔑国 。所以, 姑蔑 可否称 国 ,值得商榷。

陈桥驿先生的这段话,我铭记至今,对我后来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十年前,在审核《衢州简史》先秦部分章节时,我根据陈先生的观点,将古代衢州称之为 越之西鄙姑蔑地 。而第二轮修《龙游县志》,也坚持这一观点。

类似的历史地理学难题,先辈们也曾遇到过

后来,我根据一些文献,得知我们衢州修志的前辈余绍宋和郑永禧也遇到过类似问题。1921年,余绍宋和郑永禧两人相约,余编撰《龙游县志》,郑编撰《衢县志》,约定在史料文献上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并且在志书的体例上要有所创新,内容记载避免抵牾。但这相邻两县的志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相互矛盾的问题,还引发了争论,并且当时浙西文史界的很多名人,包括詹熙等人,都被卷入了这些议题中。其中一个争论,就是今衢江区全旺镇官塘的归属问题,明代四川巡抚徐可求、北宋抗金名将徐徽言等很多历史名人都是官塘徐氏,官塘的归属就意味着这两人的属籍问题。民国时期,官塘已属于衢县,但明万历的《龙游县志》上写明徐徽言是龙游人,也收录了徐可求的文章,落款为 邑人徐可求 ,说明彼时,官塘属于龙游县。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汤溪县,汤溪是在明成化年间从龙游、金华、遂昌三县划出去的,当时有个叫胡超的,他中进士的时候,尚不存在 汤溪县 ,其所居籍贯在龙游境内。凡是遇到类似问题,修志之人都要做好辨别考证,与有关方沟通协调,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力避两志矛盾。事实上,民国时《衢县志》《龙游县志》在内容重叠交叉问题处理是较为妥当的,协调较好。

陈桥驿先生对我们编撰《衢州市志》非常关心,后来还派他的弟子仓修良教授来衢州,具体指导我们改稿。众所周知,人文学科底蕴深厚的杭州大学后来在 四校合并 时被并入浙江大学,陈桥驿先生荣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2015年,我看到了92岁的陈桥驿老先生在杭州仙逝的新闻 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偶读一篇文章,又勾起了对陈桥驿老先生的回忆。他老人家那天和我们说的话,使我获益良多,终身难忘。

来源:衢州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获赞:485

收藏:55

回答时间:2022-12-08 09:58:56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大秦帝国第三部(荐影之《大秦帝国》五部作品再现一个帝国,数代君王成就一部史诗)

下一篇: 大明山滑雪场(大明山滑雪再上央视 庆冬奥冰雪运动受欢迎)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