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6203
关注者:257
最佳回答:
前几天,勐腊县常青艺术团在勐远仙境带来了一场民族歌舞盛宴,表演了傣族、瑶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歌舞,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勐远仙境稻田
说到傣族的歌舞,不得不提孔雀舞,现场艺术团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的普及了很多孔雀舞知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孔雀舞
孔雀和大象是傣族的吉祥物,在傣家人心中,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傣锦中孔雀纹饰是最常见的图案之一。
在傣族村寨中,建筑上也常有孔雀图案,而孔雀舞则成为傣族民间舞蹈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舞蹈,2006年傣族孔雀舞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锦孔雀纹
相传孔雀舞是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孔雀舞。
传统的孔雀舞
孔雀舞来源于模仿孔雀的一举一动,手部、脚步、肩部都有特定的动作和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有规范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还有相对应的鼓声来伴奏。
传统的孔雀舞,是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 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
逢年过节和赶摆的日子,舞者变会跳“架子孔雀舞”。
孔雀舞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
手上的动作有:五位提腕手,四位摊掌立掌手、一七位按掌手等等。
手势用掌式、孔雀手式、腿式、嘴半握拳式、扇形手式等。
脚下的动作有踮步、起伏步、矮步、点步、顿错步,还有很多的抬前、旁、后曲腿等优美的典雅舞姿。
肩部往往配合手脚用柔肩、拼肩、拱肩、碎抖肩、耸肩等等。
丰富的舞蹈语汇,描绘出孔雀的活泼、灵利、美丽。
这些丰富的动作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孔雀舞的改造
现在的孔雀舞和传统的孔雀舞其实大相径庭。
就拿孔雀舞中标志性的“三道弯”动作,传统的“三道弯”以静态、横向为主,而现在则变为大量运用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呈现的S状曲线。
孔雀舞的第一次改造是在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到云南访问,在晚会上“孔雀王子”毛相为访问团表演了原始的孔雀舞,中央民族学院的文工团讲他吸收为成员后,毛相前往前苏联学习后吸收了大鹏鸟舞、鸳鸯舞、大象舞、花环舞,还加入了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其他民族舞蹈动作创作了“双人孔雀舞”。
双人孔雀舞
这时的孔雀舞虽然变动很大,但仍保有传统孔雀舞的基础。
毛相改造后的孔雀舞大受欢迎,吸引了中央歌舞团创作室的核心编导金明的注意,金明的加入,加速了孔雀舞的改造,由男性表演变为柔美的傣族姑娘表演,从长裤变成了场均,还引入了古典芭蕾的元素。
“孔雀王子”毛相
这时的孔雀舞虽然已经加入了许多外来元素,但仍然保有传统的傣族元素。
而杨丽萍的改造则使得孔雀舞则完全没有了傣族元素,她的动作编排上用节奏和层次的动律来表现孔雀的机敏和灵巧,她的孔雀舞给人以一种空灵的感觉,更加关注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情感的表现。
结语
说到孔雀舞,大家容易立马想到杨丽萍老师创作并表演的《雀之灵》《雀之恋》。
这是孔雀舞的流行跳法,虽然与传统的孔雀舞大相径庭,却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最原始的孔雀舞图像资料如今已经不多见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的孔雀舞是什么样子的。
即便是西双版纳的当代傣族人,也未必知道传统孔雀舞的灵魂。尽管孔雀舞一直在变,但还是希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传承下来。
获赞:839
收藏:15
回答时间:2022-12-08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