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还珠格格之(还珠格格之(2))

网友提问

被浏览:9563

关注者:217

最佳回答:

#头条创作挑战赛#

电视剧新《还珠格格》卫视热播,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琼瑶给世人编织了一个木屋的童话,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之外,那些真实的历史,却似乎并不像故事中所讲的那么美妙。

  乾隆六下江南从没微服私访过

  乾隆一生,都以爷爷康熙作为自己的生活楷模,他的六下江南,不能说没有一点模仿康熙的意思。

  但民间故事总会以讹传讹,康熙下江南是为了安定江南的士子,压制反清的民间情绪,同时也在考察河工,安定域内四方。乾隆下江南无疑自有其政治原因,但他在位之时,清朝走到了最鼎盛的阶段,乾隆下江南的巡游,似乎就变成了这个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个人炫耀的一场秀。

  乾隆下江南虽政绩不多,却给江南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他那华丽的仪仗变成了微服,他纵横于街头市井、青楼茶馆之间,围绕着他,又衍生出诸多传奇,后世的野史、小说、戏曲、影视剧也对其大肆追捧,直到把一个人间的皇帝,幻化成了纵横江湖的侠客、出口成章的诗人(乾隆也算诗人,虽然作品格调不高,但传世量是巨大的)以及打击贪腐、诉讼民怨的智者。

  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有这样一个集中权力、智慧、个人魅力的领袖来搭救的愿望。但这些终归都是虚幻的。

  乾隆一生,共南巡了6次,分别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与四十九年(1784年)。但这六下江南,却没有一次微服出访过,无一不是摆着宏大的仪仗,保留住了皇家的威严,所谓那些微服私访的故事,全属于后世假造。

  四次住陈家,引乾隆身世之谜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浙江海宁陈家的私园中。这多半就是引起后人对他身世的猜疑的原因所在。

  本来康熙死时,其即位人选就存在争议,而传说中雍正能登上皇位,靠的也是有着一个好的继承人,乾隆。于是,乾隆的身世之迷,也成为了清宫四大疑案之一。

  这个问题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乾隆身世之谜在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当然,现在人们对其关注则更多是出于对历史考证的热衷。

  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这里有关于乾隆身世极具颠覆性的说法。

  书中称,乾隆既非生于热河避暑山庄,也非生于北京雍和宫,而是生在浙江海宁朝臣陈世倌家。此外,这种说法为人深信的原因是有实物为证的。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爱日”二字是指儿子孝顺父母,出于《法言》“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春晖”则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写这块匾额的乾隆如果与陈世倌没有血缘关系,怎么会题匾以示报答“春晖”呢?如果乾隆是陈世倌夫妇的儿子,那么他就完全是汉人,因此,这种说法的确是极具颠覆性。除《满清外史》外,20世纪初著名的历史作家蔡东藩也秉承这种说法。

  然而,这个故事已经被各种事实证明,它完全是一个虚假的传闻。历史学家孟森曾做过考证,海宁陈家确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御书匾额,也确是为赞颂父母的恩情而题,但分别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家在朝中做官的侍读学士陈元龙、陈邦彦奏请康熙皇帝题写后赏赐其父母的。

  那么,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中,四次都住在海宁呢?其目的只有一个,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海宁往何为?欲观海塘形”,也就是视察耗费巨资修筑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获赞:568

收藏:98

回答时间:2022-12-12 17:28:41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还珠格格老版第一部(当年《还珠格格》有多火?到处都是还珠周边,历代亚洲剧收视第一)

下一篇: 六大营养素(8大常见营养素,缺不缺一目了然,满足你的数据库)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