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1467
关注者:308
最佳回答:
佤邦的主体民族是佤族,占佤邦的70%以上,与我国云南广西的佤族系出同源,虽有本民族的佤语,但没有书面文字,因此有了佤族历来通用汉字汉语的历史习惯。
今天缅甸佤邦也不例外,官方语言是汉语,日常交流语言是普通话,连政府文件、新闻播报、公共设施名称都是汉语。果敢就更是如此了,因为果敢主体民族是汉族,90%是华人,缅甸为了让果敢人区别于本国多元民族,才定名为“果敢族”;同时,也是为了切割果敢地区与中华多元民族的称谓分离。
缅甸的版图有13个邦,佤邦只是其中一个,也是掸邦第二特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果敢过去是缅甸政府定位的掸邦第一特区,虽然地域(行政区划分)属于掸邦,但与第二特区是分离的,过去与佤族一样独立自治,但现在有了缅甸政府军的渗透,时下处于时隐时现的独立自治状态。
佤邦分南北两块(南面版块小北面版块略大),分别是1.3万和1.7万平方公里。从上面地图看,南边与泰国相邻,北别中国云南相邻,佤邦的北边就是果敢,面积2800多平方公里,果敢地域面积不到佤邦面积的1/10,但人口差别不是很大,佤族总人口约60万;而果敢户籍人口25万,可常住人口超过了75万,果敢未来10年,人口总量可能会突破100万。
果敢和佤邦历史上曾属于中国领土,只是因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缅甸被英国殖民,胁迫民国政府承认了英国殖民地,有了对果敢和佤邦的控制权。两地脱离中国管辖,是旧中国半殖民时期无外交主动权下的产物…
直到2015年,佤邦果敢地区的电力供应和移动网络,都是在中国云南接网的;市场上从日用品、服装、家电等百货产品,全是中国货,通用的是人民币,小学课本是中国教材,社会氛围满满呈现出中国元素!走到那里,真感觉不到是在中国之外!
既然有着民族同源,曾是中国领土,说汉语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大家好奇的,就是果敢为何有那么多的常住人口呢?原来,果敢有了近代历史上的两次大移民,第一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国民党残部第8军和29军,由云南败退进入到了果敢;第二次是文革时期,果敢地区原来是缅共游击队的根据地,大量的中国知青和受“造反”排挤的热血青年,由于“革命”信仰的激情在燃烧,跑到了缅甸果敢加入了缅共游击队,这才让果敢成了边境聚居地。正是这两次大移民,让果敢经历了多元政治气候的洗刷,互为制衡,社会意识形态无力形成共识,才滋生了自由世界的天堂,到此一游的人,有了渐行渐涨之势,自然来果敢的人也多了!
当下的果敢盛行汉语
如今的果敢地区,因为政府管理的渗透,果敢国门的汉字被缅文换掉,政府推行的官方语言自然是以缅文为主,但事实上,大街小巷之中汉字亦是极其常见的,普遍商铺横幅都是以汉字为主、缅文为辅的双重并存。可以想到不远的未来,汉字有可能会在果敢地区成为“过去时”,虽然与中国接壤让汉语不至于消失,但是缅甸政府的强力推荐缅文,取代汉语将成为局势的必然。
佤邦不至于此,逐步让汉语置换,是因为有了团结有力的特区自治政府!
思乡人于2021/8/26
获赞:743
收藏:96
回答时间:2022-12-13 08: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