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南海一号(揭秘“南海一号”沉船发现和打捞之谜团?考古家有惊人发现)

网友提问

被浏览:5568

关注者:396

最佳回答: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海上寻宝的疯狂年代,众多海外盗宝者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南海海域海底文物进行盗捞,而当当时的中国又限于财力等原因不能独立完成打捞捞工作,直到通过培养一批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后,捞捕工作才正式展开。

出生于1940年的迈克哈彻是一名英国职业寻宝人。他是一名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他饱尝孤独、贫寒和寂寞,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了许多富有奇幻色彩的书,特别是那些寻宝类的书籍。拿着藏宝图,踏上寻宝之路,揭开重重迷团,然后一夜暴富,这样样的生活是哈彻所向往的。2005年年底,哈彻组织了一支捞宝船队,花高价雇用来各种人才其中包括考古专业的高材生、海难事故的研究者、东方海域的知情人,还有大批水性极好的潜水员。不仅如此,船队还配备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如声波定位仪和磁感仪。整支船队每日探测成本高达1万美元。

潜水员在30多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铁环,然后发现一处全部由瓷器堆积而成的小山,杯子、碟盘、碗、罐、花瓶等随意堆在里面。

寻宝者们喜出望外,在对沉船位置、船只规模、船上货物以及众多遇难者遗骸等认真研究之后,他们肯定地认为这是一艘因触礁而沉没的中国清代商船。打捞工作随之展开,约100万件保存完好的瓷器被打捞上岸。

在投机商眼中只有钱,瓷器被悉数打捞上来后,那些死难者的遗骸却被丢得到处都是。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哈彻竟然下令将其中65万件珍贵的瓷器打碎,原因是他认为“物以稀为贵”。剩下的35万件被运往德国,交予内戈尔拍卖行进行拍卖。仅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的一件中国元代青花瓷罐就获取了2.3亿元人民币。

在如此巨大的商业利益诱使下,各类沉船打捞队伍络绎不绝地出现在中国南海海域。特别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捞船队不惜血本用尽各种手段在各个海域进行搜宝活动。

20世纪80年代,来自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3名队员看到了一则旧报上的沉船消息,随即决定在中国南海海域展开寻宝行动。此次他们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申请,中方也决定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进行合作,并指定广州救捞局参与。根据那份旧报上面的消息可知,当年那艘沉船属于东印度公司所有,沉船上面载有6箱白银、385.5吨细锭,当时发生沉船的海域就是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不过报上并未指出沉船的准确位置。

后来经过英国研究专家们的精确估算,他们找到沉船的地点,中方和英国公司发生争执,导致双方解除了合同。当时,为节约成精品文物,但令人痛感惋惜的是,里面的瓷器全都成了碎片。如此打捞方法必定损失惨重,于是有人对对此进行了劝阻。英国人表面上同意只打捞装有白银的船只,然而抓斗中还是出现了瓷器和中国古钱币等文物。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中方参与者立即向上级报告。当时中方的领导、南海救捞局的副局长尹干红态度强硬地对英方说:“不行,这是中国的沉船,得由中国来解决。”紧接着,国家文物局对打捞上来的文物进行鉴定,发现这是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为其取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的发现令众人兴奋不已。为了打捞,中方接连送几批水下考古队员出国进行培训,还组织了近海考古训练和演习。

终于在2001年,已成熟的国家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海一号”进行方位寻找,在勘测日程的最后一天终于在2米多深的淤泥里面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

为了看清这个庞然大物,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8次潜水探测,从了解船体结构再到对文物进行勘探工作。令众人感到到惊奇的是,这艘船沉入海底已有八百多年,但船体保存完好没有侧侧翻,船体的木质坚硬如新,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例。同时,从沉船内打捞起来的文物数量巨大,件件都是精品。从中更可看出当时中国在世界海上贸易中的地位。

打捞起来的文物中,有呈“喇叭口”的大瓷碗,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类似,而这款式在国内还未出现过;另外,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上出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图案,显然是专为国外客户制作的。

到目前为止,从“南海一号”沉船点所打捞上来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最为年老的钱币是汉代的五铢钱,而最新的则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这么多货币更加显显示出了当时中国国力之盛。“南海一号”实在是当之无愧的“海上敦煌”!

获赞:476

收藏:50

回答时间:2022-12-13 14:29:41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穿正装是什么意思(正装的感觉很正)

下一篇: 春节结尾优美句子摘抄(朋友圈高级感的新年文案摘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