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6918
关注者:220
最佳回答:
<body>成都青羊宫的前世今生
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
成都流传的“青羊”文化积淀十分悠久。最早记载“青羊”名称的史籍是西汉末年扬雄写的史书《蜀王本纪》。
唐代乐朋龟撰写的《西川青羊宫碑铭》记载青羊宫来历正是依据汉代的老子传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可以说是从《蜀王本纪》进一步演化的故事,提到关令尹喜三年后如约来成都青羊肆寻老子,结果在青羊肆遇见一个孩童手牵一只羊,就是太清仙伯老子命青帝童子变化而来,然后指引尹喜来找老子。这时,老子已再次降生青羊肆李大官人家,是一个生下来长白发的孩童。尹喜跟随牵羊的小孩来到李大官人家,白发孩童老子忽然显现法相,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道法。尹喜因此悟道成仙,并随老子西去。
不论史学还是文学,《蜀王本纪》的作者是否为扬雄有一定争议。像记载巴蜀古代传说史事的另一典籍《华阳国志》说:“司马相如、严君平、扬子云、阳成子玄、郑伯邑、尹彭城、谯常侍、任给事等各集传记,以作《本纪》”。指司马相如、严遵、扬雄、阳成子玄、郑廑、尹贡、谯周、任熙等人都写过《蜀本纪》,不过除扬、谯的见人引用之外,其余各家都不可考,但不管怎样,流传写书这些人绝大多数都生于两汉或三国时期。
虽然流传扬雄是《蜀本纪》作者说法最普遍,可能性却不是很高。反而三国蜀汉谯周写《蜀本纪》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作为宣传老子传道事迹的故事,显然需要依赖道教的发生,扬雄生活的西汉末年,顶多只有一些弘扬道家文化的寻仙方士,这在秦皇汉武时期都不少,但不大可能专门通过著述来弘扬老子的传说。
扬雄塑像
从汉代、蜀汉到西晋,成都的南市区域一直在市桥之南,包括今天青羊宫所在的地方,这里毗邻锦江,当时就有一个用来交易的市中市,据说是以黑羊为主。青者,黑也,所以有青羊肆之名。肆,在古代起初有买卖店铺的含义,如《论语·子张》就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民间俗语也有茶坊酒肆的说法。
青羊宫的前身叫玄中观,据说兴建于唐朝初年。之前,成都还有更悠久的严真观、通真宫,可惜已经不存。而青城山一带的宫观,如真武宫(祖师殿)、上清宫、上皇观、中皇观、丈人观等,最早都出现在两晋天师道兴盛时期。
青羊宫二仙庵
唐代玄中观比后来的青羊宫规模还要小,青羊宫直到清朝初年的重建,就在今天成都人所知与青羊宫相邻的文化公园,还另建有一座二仙庵供奉吕洞宾为主,主体大殿为吕祖殿。号称“二仙”,吕洞宾之外另一仙指韩湘子,可貌似并没有以韩湘子为主的殿宇。二仙庵名下的如斗姥殿、玉皇殿,如今视为并入青羊宫的殿宇。修二仙庵之初,正是由于这里空地宽敞,过去是青羊宫外的菜园和花园,接待不少官宦和客人。
斗姥殿,供奉的是一诸多神仙之母神,相传她共生九子,有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而唐代时到底有哪些殿宇缺乏资料留存,但历来流传青羊宫最特殊的一个殿,是塑有唐王李渊夫妇像及儿子李世民坐像的“唐王殿”,这是全国道教宫观里唯一一处供奉皇帝的地方,虽然唐王殿不是从唐朝一直保存的原始建筑,但这一传统却是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清朝的重建,甚至也保留到今天,唐王殿明白无误地揭示青羊宫的由来确实是与唐朝皇家背景有很大关系。
自唐玄宗李隆基回到长安以后,成都在唐朝一直享有行都南京的地位,前来成都任职的全是中晚唐的重臣,如韦皋、武元衡、段文昌、白敏中、李德裕、高骈等。中晚唐各方藩镇林立,尽管唐宪宗、唐武宗相继遏制过一些藩镇,但形势时好时坏,巴蜀地区距离长安较近,又相对富庶安宁,几乎成为维系唐朝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唐末的大起义爆发于唐僖宗李儇登位初期乾符元年(874),很快烽火越来越强烈,黄巢义军占领东都洛阳后,开始向潼关进攻,守关将领望风而逃,一如玄宗当年的安史往事。
斗姥殿为青羊宫留存最早的建筑
唐僖宗在成都四年,和唐玄宗不同,他就居住于玄中观。为什么唐僖宗没有像唐玄宗一样住在规模更大的大慈寺?似乎已经无法考证。当时成都城中官署举行过全国选拔的士子科举考试,这四年内,成都行使着京师职能。唐僖宗住在玄中观的时候,没有时间打理扩建,一切都相当简单。到唐僖宗返回长安以后,为了感念在玄中观的生活,这才下诏赏赐库钱两百万,命将便改“观”为“宫”,道士们利用这笔钱,对道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然后定名“青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