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道士塔原文(《道士塔》里的不“道”之士)

网友提问

被浏览:4363

关注者:144

最佳回答: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道士塔》是本书的开篇之作。

文章中的“苦”也是余秋雨想要重点表达的内容。这个“苦”的可悲的之处在于文明得不到传承,被视为珍宝的东西,却被人当做垃圾,这对于学者来说是件非常令人凄苦的事。例如:作者看到莫高窟文物丢失的遗憾怅恨,以及对王圆箓那种恨之入骨又无奈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一句便堵住了世人想要对这个民族悲剧承载者的愤怒之洪的倾泻。又如:“是啊,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文章几处出现“我好恨!”,表达了作者当时那种满腔怒火而又无能为力的心绪。其实遗恨的岂止是作者一人,他深知,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抱憾终身。如:“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作者书写《道士塔》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用“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也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这一部分内容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文化的苦旅其实是作者对历史的回归,是苦涩后的回味,是焦虑后的担忧。

这部作品充盈着文字激昂的大气,胸怀气吞山河的情绪,理性指点江山的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之《道士塔》,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获赞:593

收藏:30

回答时间:2022-12-20 09:29:33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但闻人语响(唐诗三百首经典五绝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下一篇: 《想你》歌词(520歌手小军新歌《爱需要》浪漫来袭)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