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被浏览:2915
关注者:318
最佳回答:
《散步》的两处更改,发现今年的版本和我之前的版本有两处不同。
一处是第三节“在清明到的时候去世了”中的“去世”,之前是“死去”;一处是第6节“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中的“领袖人物”,之前是“民族人物”。编者这样改的意图是什么呢?
关于第一次处,更有对生命的尊重意味。“死去”,是客观陈述,但正因为太客观,而冰冷,而悲凉,生如草芥,死如衰草,活着,死去,来世上走了一场而已。“去世”更书面,更委婉,更有种对生命的尊重。联系文章“……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联系作者对母亲的期盼,他期盼母亲能挺过去,好好活,“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写出作者揪心的期盼。再有小家伙的话“前面也是妈妈……”,妈妈的儿子,儿子的妈妈,一代一代的传承,生命在轮回,在传承在延续……怎一个“死”字了的?
关于第二处就简单多了。民族领袖相比领袖人物面更窄。领袖人物含义更单纯,单一,就是领袖,民族领袖的还要考虑民族一层。当然步改也可以,无伤大雅。编者意图应该是想然后学生好理解一点。
获赞:631
收藏:62
回答时间:2022-12-20 22: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