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信念是什么意思(如何找到自己的信念和信仰?)

网友提问

被浏览:6287

关注者:305

最佳回答:

有恒/保险经纪人

1835年8月1日,一个22岁的大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真正缺少的东西就是要在我内心里弄清楚:我到底要做什么事情?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对我来说确实的真理,找到一个我能够为此而生、为此而死的信念。

写下这段话的大学生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后来他成为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

也许,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你也会思考类似的问题:“我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而活”“我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就是在关切生命的根本意义。这种关切,在西方哲学家来说叫作“终极关怀”。

我们为什么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想到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一切的一切在于,我们都会死亡。

死亡是一切可能性的终结,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们可爱的孩子、我们伟大的父母、我们淘气的宠物,以及明天的太阳和月光,清风和雨水,所有的一切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于是,当我们一想到死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恐惧,一种窒息的紧迫感,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

为了让这一生不白活,许多人开始探寻自我的人生意义,寻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问题在于,今天是一个理性化的时代——一切讲究要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要可观察、可检验、可质疑、可反驳,而理想和信念恰恰又是不可观察,不可检验,不能反驳,不能去用严密逻辑论证的一件事。

此外,今天还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比如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判断,关键是看起来各说各有理,还能找到各自价值观的 TOP 榜样。于是,许多人在探寻过程中反而越来越迷糊了。

那么,在这样一个理性化的现代性社会,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时代,如何为自己锚定一点,找到自己的信仰、信念呢?

我的建议是回到儒家经典当中去寻找。近现代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严重,而西方现代文化往往是求真文化,是浸透着科学主义的理性文化。这使得我们更倾向于依靠理性来求证和确认信仰的可靠性,否则认为是盲从。但是,信仰与理性之间存在着很大一条鸿沟,靠理性论证本身难以弥合。

再加上西方文化传入国内也会存在一些偏差和调整。比如信仰这方面,西方人强调信仰与知识不能相互代替,但由于我们并不接受西方基督教信仰,又把科学当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于是我们在把信仰理解为外在目标后,又一再强调信仰需要建立在“科学”之上,需要以合乎科学的论证为前提。结果就导致,论证来论证去,发现哪个都不靠谱,哪个都不好接受。

实际上,信仰无需建立在所谓的“科学”之上,它本质上是一个践履和体验的问题,而不是靠逻辑和科学去验证的问题。

如果你翻阅大量儒家经典的话就会发现,儒家从不告诉我们该信仰什么。儒家认为,信仰的问题,主要是一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通过修身和践履,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人,就是一位有信仰的人。

这里的“有信仰”,不是指信仰“某某东西”,而是指对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具体处境和行为中实现它们,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就是我们学习的宗旨,做人的方法;明明德,就是明了自己的本心,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良知”;亲民,就是革新自己;止于至善,就是直到完善为止。大学之道,就是明了自己的本性,然后不断去革新自我,最终达到最完善。所以,我们无需外求,只要信自己,修行自己就够了。

就像祭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论语》八佾篇中的一句话。我们祭祀祖先和神明,重点不在于所祭祀者是否确实存在,而在于我们祭祀的时候,我们的心在不在。同样的意思,王阳明也说过: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

那么,如何明了自己的本心,如何革新自己乃至于完善呢?那就是修身为本。如何修身?功夫在诚心正意,在格物致知,在三立、四不、五耻、九思 ……

还有学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是必须跟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跟自己的内在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学,它不是应付性的、表面性的“为人之学”。

就这样,经过学、行、感、知、觉等等一系列的践履和体验,经过这样一个日积月累、如琢如磨的修身过程,信仰自然而然会浮现。实际上,大多数人的信仰,并不是绝对的有或无,只是处在从无到有的中间地带,差的仅仅是这么一个过程。正如《孟子·尽心上》中说的那样: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如果说信仰是心灵的故乡,那么对于许许多多信仰不那么清晰的现代人来说,就陷入了迷失当中。现在,不妨回归经典,看看儒家先贤怎么说,怎么做。

我自身是从儒学中受益的。早在 2015 年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心里就有自己开店创业的想法,因为我相信孟子说那句话“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后来因为对佛学感兴趣就加入了一些QQ群,某一天我看到一个QQ群里有许多人在讨论如何“放下”,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不断闪现的文字,我突然意识到,佛家学说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在没有“拿起”之前何谈“放下”?于是我不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了。

2016年看《打破自我的标签》里面提到人生和家族的积累,很受触动,由个人成长到家族积累,这就是修身齐家。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后来看了《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传习录》,受益匪浅。

2018年开始我接触社会学,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和儒学强调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就经常拿着它们做对比。

随着这些年的阅读和探索,我终于在2021年春节想通了许多问题,并将我的思考写成了一篇文章《颠沛流离的生活,何以安身立命?》。接着在2021这一年,我阅读了《儒家修身之门径》《灵魂与心》,偶尔翻一翻《近思录》。尤其是《灵魂与心》,让我再次有了一种学说的启蒙体悟,一如《社会学的想象力》对我的社会学启蒙。

注:本文首发自个人公众号:Become

获赞:663

收藏:49

回答时间:2022-12-22 21:59:12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再见爱人(再见爱人2:包办家务还被骂,伏低做小当佣人,才是婚姻真相?)

下一篇: 我的水帘洞需要你的金箍棒(你所不知道的西游记一:临时落脚地水帘洞)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