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申遗回顾)

网友提问

被浏览:8262

关注者:274

最佳回答:

25年前的那个初冬

丽江人永远不会忘记

大街小巷被喜悦的氛围渲染

只因,喜讯从遥远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传来

丽江古城

这座藏在西南边陲的高原小城

让世界瞩目

1997年,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上,丽江古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5年,丽江古城已从一个默默无名的边陲小镇,变成了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集诸多美誉于一身,名扬四海、走向世界。这与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申遗成功25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到过去,一起回望丽江古城曲折惊喜皆具的那段申遗历程。

▲朱远灵 摄

一座没有围墙的文化之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如果回到历史深处,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塑造出的一个热闹集市开始,一个人声鼎沸的坝子,一座没有围墙的文化之城,河山为屏、包容开放。

丽江古城是独立不羁的,既吸收了中原城市建设的特点,又将纳西人的生活和审美意趣完美融入其中,依山筑城,临水为街,“不求方正、不拘一格”的风格和结构让它永远自由活泼充满灵气。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古拙与精巧相得益彰。

▲拍摄:吴积仁

走进丽江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花树掩映,一街一景,皆可入画,纳西风情浓郁、东巴文化深厚。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岩石铺就而成,经年年岁岁步履走磨,变得光滑洁净,构成了“古道、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画面。

茶马互市的兴盛,让无数人来到这里,没有围墙的包容接纳心态,则让多元文化在这里不断碰撞交融,孕育出绚烂浓郁的文化之花,让这座小城永远熠熠生辉。

丽江古城申遗缘起

在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早在80年代,丽江古城就引起了我国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因为在当时,哪怕是在全国范围内,像丽江古城这样大面积保留下来的古城已为数很少,作为丽江先民的一大杰作,其建筑艺术也颇为奇特,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到90年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大师更纷纷驻足古城,为古城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所叹服。

▲拍摄:吴积仁

第一个提出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官员是原国家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同志。1993年春天,王景慧到云南考察,交代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韩先成同志,国家有意向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夏天,韩先成到丽江考察历史文化名城事宜时,就准备申遗的事与县领导作了交流。

1994年,在云南省政府的滇西北规划会议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1995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古城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经国家专家组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为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之一,年底,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申遗之路上的那场大地震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丽江发生里氏7.0级的大地震,地震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80%以上的古城民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场地震,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大篇幅报道,丽江古城遭到了多大程度的破坏?也成了当时抢险救灾之外大家强烈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因为地震发生时,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地震受灾严重,丽江古城申遗怎么办?还能继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丽江申遗按下暂停键,一切未可知。

大地震后的第18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梁敏子女士在有关方面的陪同下来到了丽江古城。考察之后,随行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官员理查德先生一致认为,古城虽遭到严重损伤,但代表古城的精髓还在,整体格局、水系风貌、人文景观依然完好。专家们确定,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原定程序不变,并建议世界遗产委员会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来对待,给予丽江古城4万美元的紧急援助,用于古城保护和恢复重建。

显然,那场地震没有震垮丽江人民,在破损的家园上,他们一面修复家园,一面放飞着新的梦想,继续丽江古城的申遗之梦。

“最好的文本材料”

地震没有震断丽江人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丽江人巧妙地把震后重建和申报遗产结合了起来,把地震灾害这件坏事在一定程度上转换成了推动力。

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古城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也在废墟中开始。在申报工作组的奋战下,1996年5月7日,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文本材料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部里提出,要将20余万字的文本压缩成4万字、50幅照片、30幅图纸。申报组立即行动,他们遍邀丽江在北京的同乡好友助阵,四五十个同乡有的协助改文稿,有的帮忙整理图片,团结协作,用短短15天重新梳理了文本。后经国家教育部、建设部、文化部、外交部请示,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字后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6年7月1日,申报文本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清单,编号为C-311。这份文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的主管评价为“申报工作以来最好的文本材料”。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份文本是在地震废墟中凝聚而成的。

圆梦那不勒斯,申遗成功

一路经历“小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遗终于迎来了“大考”。

1997年10月28日至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11月29日,丽江古城在有20个国家代表的主席团会议上通过评审表决。

当地时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举行最后投票表决,世界遗产中心官员、主席团成员、124个国家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每项提名作15分钟简短介绍,然后以提意见再表决的方式进行,来自世界各国 37个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等待最后的“大考”。

在评审表决其他国家各个提名地时现场争论很激烈,意见分歧也不小,这让“候场”的丽江代表为自己的项目捏了一把汗。终于到丽江古城,主持人对丽江古城作了简短的介绍后,会场内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大家一致同意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高度评价了丽江的努力和态度。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木槌敲下,以大研古镇和白沙束河两处村镇为组合的丽江古城列入了世界遗产。

三年的艰难历程,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终获圆满成功,它也就此成为云南的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第一次以完整的历史城镇类型申报的世界遗产,更填补了我国世界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丽江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再现了古朴风貌。古城的建筑与城市肌理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古城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以其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具有特殊的价值,经过1996年地震,基本格局不变,核心建筑依存,恢复重建保留了历史风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的总体评价,符合文化遗产(II) (IV)(V)标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如歌

声声留痕

生生不息

25年,丽江古城向世界绽放绚丽的光彩

让世界听见了,它独一无二的故事

让世界看见了,它无与伦比的魅

获赞:739

收藏:50

回答时间:2022-12-23 03:29:15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10月24日安徽合肥最新发布疫情及合肥疫情最新实时数据

下一篇: 阮籍代表作(古代文学史复习)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