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裴仁基(文治武功样样齐全的裴行俭)

网友提问

被浏览:8316

关注者:165

最佳回答:

名将跟军事家的区别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个名将,但是被称为军事家的却是名将中的名将。

公元619年在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出生了一个裴行俭。辗转一生成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左光禄大夫裴仁基次子。

裴行俭是隋朝左光禄大夫裴仁基次子,少年时代凭借先辈功勋被委任为弘文生。后唐太宗贞观(627年—649年)中期,参加明经科考试中选,被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当时,得到他的直系领导左卫中郎将苏定方赏识,把自己用兵的奇术全部传授给裴行俭,在这期间打下了扎实的军事基础。

后来,裴行俭调任京城长安县令期间,唐高宗李治准备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裴行俭与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秘密商议对策,不料被大理寺卿袁公瑜告密,裴行俭因而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经历事业上的打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灾难,但是对于裴行俭来说却是因祸得福,在这里不但有了地方官的经历,还为后来的扬名做好了基础铺垫。

665年,裴行俭升任安西都护,西域各国大多仰慕他的仁义,归附唐朝。

裴行俭后来被召回朝廷,任司文少卿,又改任吏部侍郎。他先后和李敬玄、马载一同主持选才任官的工作,才干大显。裴行俭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作为国家选才授官的制度至此以后多被沿用。他还规定了州守县令的升降、衡量资历的高低作为制度。

676年,吐蕃入侵,裴行俭受周王李显指挥,离京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又改任秦州右军总管。679年,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引诱各附属部落来骚扰安西,和吐蕃结为联盟,朝廷准备征讨。

在朝廷军队李敬玄征讨失利,刘审礼被斩首的情况下。裴行俭敏锐地提出了不用安排军队,利用送波斯回国继承王位的机会,在经过突厥、吐蕃两国的时候,利用计谋征讨两国。

可能有人会对裴行俭军事才能有所怀疑,必定提出的这个想法,着实有点天马行空。但是高宗最终采用了这个办法,原因很简单,一是投入少,可能收获很大;二是即便不这样,也得送波斯王子回国。

当然了,提出这个天马行空的计策的裴行俭只能自己去执行这个计划。裴行俭带上诏书护送波斯王,并任安抚大使出发。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遇上飞沙走石,白昼如夜,因为向导迷了路,错过了补给点,将士们饥饿疲劳。

裴行俭传令说:“水泉不远。”稳定将士们的心神,继续前进。后来终于走出大漠,看见水泉丰沛草木繁茂,大家惊异地发现,好像是到了西汉李广利将军取马的大宛贰师城。到了西州,裴行俭站在城下命令各属国官员出城迎接,各属国官员原本对于叛乱就不坚定,看见朝廷兵马到了,立马出城迎接。

入城后裴行俭从当地招集了一千多名才智出众的人,作为征讨叛乱的兵勇。一边带着一千多人向西,一边制造舆论说:“天气太热,不能前进,应该住下来等待秋天。”阿史那都支侦探到这个情报,便信以为真,没有设防。

裴行俭召见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的酋长恩威并施,让四镇归附。又以打猎为名,暗中进军,仅用短短的几天,到达离阿史那都支的营帐十多里。裴行俭先派阿史那都支亲近的人去向他表达不是来袭击的,又派人急速召见阿史那都支,在先后的两个情报不一致的情况下,阿史那都支摸不到任何头绪,不知道裴行俭要做什么。

阿史那都支本来和李遮匐商量好,到了秋天一起迎战护送波斯王的队伍,唐军的突然到来,仓促之间他想不出对策,又怕唐军自己不敌,只得率领五百多个下属人员到裴行俭的军营拜见。裴行俭趁机将其擒获,阿史那都支部被轻松攻克。当天,裴行俭以阿史那都支做的符契召集各部族酋长,各部族酋长立马被擒,一同将他们押送到了碎叶城。

随后裴行俭挑选精锐的骑兵轻装简从,突然袭击李遮匐。行军途中,裴行俭抓获了李遮匐的使者。他将使者释放,让使者告知李遮匐阿史那都支已被捉拿的讯息。李遮匐得讯后,感觉独木难支便就地投降。随后与阿史那都支等一同押送至长安。

至此叛乱被轻松平定,裴行俭率领孤军深入万里,不用作战就捉拿了叛党,平息叛乱,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了。高宗认为他可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当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679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单于都护府所辖的二十四州都造反响应,叛军达几十万人众。

都护萧嗣业奉命征讨,反被阿史德温傅击败。高宗下诏授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高宗有意显示大唐盛世,派裴行俭统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等部,会合西路军的程务挺、东路军的李文暕等人,共有三十多万人马,出兵平乱。《旧唐书》称叹“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裴行俭看到了萧嗣业粮道被断的前车之鉴,准备用计策战胜敌人。于是准备了三百乘假粮车,用瘦弱的士卒拉车来迷惑敌人,每乘车里埋伏五名骁勇的士卒,并派精兵秘密地跟随。敌人果然来抢粮车,拉车的瘦弱士卒假装逃跑,敌人用马把车迅速拉到有水草的地方,解下马鞍休息,让马吃草。正要从车里拿粮食,士卒猝然杀出,后边的伏兵冲到,里应外合拿下突厥军队。从此突厥军不敢抢粮,稳定了大军的供应。

裴行俭带领军队稳步推进,在盛世唐军的军威下,并没收到像样的抵抗。

突厥军一路撤至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青山)设伏,裴行俭将计就计就此展开决战,突厥军不敌先后死伤无数,败退。马上阿史那泥熟匐被他的部下杀死,提着他的首级前来投降,至此突厥一路败退,稍后活捉了阿史那奉职后班师回朝,突厥的残余部队逃往狼山。裴行俭回朝以后,阿史那伏念整合残余部队自称可汗,并与阿史德温傅会合继续叛乱。

680年,裴行俭重新统率各路军队,驻扎在代州的陉口,准备用间谍战收复余下叛军。于是派间谍展开离间活动,劝说阿史那伏念,使他跟阿史德温傅互相猜疑。在本来就脆弱的合作关系下,阿史那伏念害怕了,秘密送来降书,并表示他会亲自捆来阿史德温傅表示诚意。

裴行俭密封奏表报告了朝廷,几天之后,阿史那伏念押解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到这时,突厥残部全被消灭。

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被共同押回长安,裴行俭在接受阿史那伏念投降时许诺不杀他们,不料遭到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向高宗进谗言,大致的意思是,裴行俭一路平推是因为国家军队太强大,不能让他功高盖主,突厥敢叛乱,就得给他们教训,结果导致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温傅被处死。裴行俭的功劳也不予记载,只被封为闻喜县公。

裴炎的一念之差,开启了唐朝杀降的先例,裴行俭叹息说:“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功劳的事,从古至今人们认为可耻。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没有再愿归顺的人了!”裴行俭感叹功高,于是借口生病,不再露面,以求自保。果然裴行俭的一语成谶,裴炎的一念之差给唐朝埋下了无尽的祸根这是后话了。

682年6月9日永淳元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裴行俭又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准备领兵出征,但还未出师,裴行俭在长安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高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献”。

唐中宗李显登位,又追赠裴行俭为扬州大都督。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加赠太尉。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包括裴行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裴行俭位列其中。

裴行俭不但军事才能出众还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此外他工于书法,尤擅草、隶。有文集二十卷,并著有《草字杂体》《选谱》及兵法秘诀四十六条,今已亡佚。

军事家动可攻城,静可降心,裴行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军事行动的艺术。

682年6月9日至今已经千年,但是裴行俭的文治武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会熠熠生辉。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历史上都曾经轰轰烈烈!点个关注,跟着老白畅谈每天历史上的大事记!

获赞:431

收藏:85

回答时间:2022-12-23 06:29:15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怎样把微信内容导入电脑介绍(微信内容怎么导入电脑)

下一篇: 搞笑顺口溜(古今最搞笑的这些打油诗,你知道几首?)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