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孟子》详释2孟子(二)(与西瓜视频同步文字)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1、《孟子》详释2孟子(二)(与西瓜视频同步文字)
(五)孟子的弟子
与孔子一样,孟子广泛招收弟子。孔子招收的弟子数量是明确的,孟子说的“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3以力假仁者霸》)可证。孟子招收弟子更加灵活,“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尽心下30子以是为窃屦来与》),因此其招收的弟子数量不详。从齐宣王“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来看,孟子晚年的弟子不少。孟子与部分弟子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孟子招收的弟子中,有经常向孟子提问题的公孙丑、万章,有仁厚好善的乐正子,有争议人物匡章,也有自特才华而过早的离开孟子做官被杀的盆成括。在《孟子》中出现频率高的有公孙丑、万章,此外还有庄暴、陈臻、充虞、沈同、陈贾、高子、徐辟、陈代、景春、周霄、彭更、戴不胜、戴盈之、公明仪、咸丘蒙、北宫锜、屋庐子、宋勾践、王子垫、貉稽、浩生不害、桃应、滕更等。“有欲为王留行者”的某弟子在《孟子》中被称为“客”,孟子不说此弟子有师生关系(《公孙丑下11我明语子》)。曹地长官的儿子曹交想以孟子为师,被孟子婉拒了:“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子下2亦为之而已矣》)对孟子来说,这属于例外。至于有的诸侯国君实际上与孟子有师生之谊,但按当时的礼法是不能称为师徒的,比如滕文公曾对孟子以师事之。
(六)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张就是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孟子的仁政观、王道观、性善观、义利观、民贵君轻的民本观、重视民众教化的教育观、重视人和的战争观、法先王观等等都是围绕“仁”这个核心思想形成的。
“仁”在《孟子》中157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和德治思想,并不断地向各诸侯国国君、官员以及弟子灌输着仁政思想。仁政就是站在爱天下人的立场上来治理天下,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所有行政服从人民利益。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主张“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因此孟子极力推崇井田制和“五亩之宅”制度。孟子对井田制予以了说明,“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滕文公上3民事不可缓也》)。井田制的好处是“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进而使“百姓亲睦”。孟子多次描述了“五亩之宅①”(《梁惠王上3王好战,请以战喻》《梁惠王上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尽心上22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孟子将井田制和“五亩之宅”的主张推荐给滕文公,在滕国进行了实践,短期内收到了可观的效果(见《滕文公上4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孟子宣传仁政思想还提出了让统治者感兴趣的“王道”主张。孟子承认霸道的作用,但认为它不如王道。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实行仁政从而达到一统天下的局面。孟子在理论层面明确了行仁政王天下的王道,实际是在诸侯割据的背景下提出了统一天下的主张。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公孙丑上3以力假仁者霸》),仁政是通往王道之路,“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4仁则荣》),建言统治者选用仁者好善者。孟子为好善者被任用“喜而不寐”(《告子下13好善优于天下》),他说“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1离娄之明》)。孟子的王道实质就是行仁政,走仁义之道。
“王道”为孟子首提,并非孟子首创,尧、舜、禹、汤、文武行的都是王道。在向诸侯宣讲行仁义王道的过程中,孟子将王道主张不断完善。在与梁惠王谈王道的时候,孟子提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在与齐宣王交流中,又进一步上升到“保民而王”;孟子认为行仁政就是“王政”,天子、君主有不忍人之心就是王道的开始,天子、君主与民同乐、发政施仁就可以“王天下”。孟子提出的王道正是使天下苍生过上好日子之道。
在针对“薄税敛”提出推崇井田制和“五亩之宅”主张的同时,孟子还推崇“什一税”,认为“什一税”是最佳方案,高于此必加重人民负担,低于此国家机器不能运转②。
仁政就是“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上6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仁政就在于“民贵君轻”(《尽心下14民为贵》),要求统治者亲民,关心民众疾苦,与百姓同忧同乐(《梁惠王下1王之好乐甚》),进而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而王”(《梁惠王上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而“无敌于天下”(《公孙丑上5尊贤使能》《离娄上7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仁政就要推恩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仁政要求统治者选贤任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5尊贤使能》)“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孟子还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上7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1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孔子孟子大力弘扬的儒家思想学说实际是“法先王”的学说,实行仁政就是法先王。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学说实际就是按正道治国的思想学说;而这个按正道治国不是孔子首创,也不是周公首创,还不是周文王首创,它可以追溯到商汤和伊尹,追溯到舜,追溯到尧——《孟子》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信息。所谓的儒家思想是一个个圣贤的“先王”一脉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治国理念,只不过因孔子孟子弘扬这个理念才被冠以“儒家”思想的名头。当然,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治国思想。
孟子肯定一国之君的重要作用,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20人不足与适也》),“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孔子语,《离娄上7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进而“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3民事不可缓也》),肯定了国家一号领导者对朝廷风气的形成,对官场风气的形成,对国家风气的形成,保证国家安定的决定性作用,有史以来,古今中外,在不断的以一个个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印证着这个论断。
在提出“制民之产”的同时,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的主张,要通过“申之以孝弟之道”教化人民,引导人民向善,进而形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11道在迩而求诸远》)的目标。
孟子重视教育,《孟子》中谈教育的话题不少,仅谈到“庠序之教”的就有三章。孟子认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应“教以人伦”(《滕文公上4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尽心上22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告子下8不教民而用之》)孟子还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14仁言不如仁声》),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三乐”之一(尽心上20君子有三乐》)。在教育上孟子赞同“易子而教”,认为“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上18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6乃若其情》)。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与仁义礼智是心智健康人先天具有的,是骨子里的东西,“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15人之所不学》)。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的基础是孝悌,他揭示了仁义礼智乐的实质及关系,“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27仁之实事亲是也》)。
(七)孟子的爱憎和人格
正因为孟子坚持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因此他有敬君子、亲贤人、亲民和嫉恶如仇的爱憎观。
孔子提出过“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与诸侯国君交流是顺着国君说,把正确的观点和道理变成国君认可的观点。孟子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与诸侯国君交流从不唯唯诺诺。孟子的原则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因为“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下34说大人则藐之》)。儒者认为,依礼士可以赴国命,不可以赴君召,国君欲见贤者应往“就见”之。有一次,孟子本来已打算到朝堂见齐王,齐王恰好也想见他,当齐王以身体不适为由派人把想见孟子的话告诉孟子时,孟子以同样的托辞拒绝了,他认为“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公孙丑下2恶,是何言也》),齐王以其地位轻慢对待德性好资望高的人是不能接受的。孟子见梁襄王后评价,“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梁惠王上6望之不似人君》)。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3君之视臣如手足》)。
在做人上,孟子坚持“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17无为其所不为》)的原则,绝不迁就他人。无论与诸侯国君还是诸弟子,抑或是来访者,孟子对人以诚相待,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强恕而行”,他认为,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尽心上4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明确赞同五种正常的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4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对背离正常人伦关系“辟兄离母,处于於陵”(《滕文公下10仲子恶能廉》)的陈仲子的行为不屑,“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尽心上34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孟子评价少廉寡耻、薄情寡义、背信弃义、投机钻营之徒说,“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44于不可已而已者》。”
孟子描绘了乡愿者嘲笑狂狷之士嘴脸,揭露了乡愿者外表忠厚“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的本质(《尽心下37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在与公孙丑谈话中,孟子谈到了浩然之气和“大勇”观(《公孙丑上2我四十不动心》)。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赞同的“大勇”实际就是孔子推崇的坚持正道的原则立场,“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③”。
孟子本身就是位一身正气的人,不接受贿赂;因不想长久待在齐国,他“仕而不受禄”《公孙丑下14久于齐非我志也》,他说,“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3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正是因为为官不拿俸禄,他才能保持浩然正气。他还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八)对孟子的评价
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来审视历史人物,我也不主张用阶级对立的观点来衡量孟子,不主张认定孟子的所谓天命观是唯心之说。
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往往都要为其确定“职称”,我思考再三,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确定无疑的。当然我们还可以称孟子为政治家、哲学家,这两个称号其实已经涵盖在思想家中,只是换个角度而已。如果考虑《孟子》中涉及的话题内容以及孟子认识的高度,我们还可以为孟子冠以经济理论家、军事理论家、教育理论家、文艺理论家、辩论家等等称号。
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他的一系列思想理论都是通过谈话传递的,而他的谈话又以论辩口气为多。孟子虽然也诲人不倦,但他的语言表达与孔子的语言表达还是两种风格。孔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语言委婉,不与人正面交锋;孟子虽然说话的尺度也把握得很好,但他不苟言笑,语言委婉中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难以辩驳。孟子多以一个敦厚的长者身份出现在诸侯国君、卿大夫以及弟子面前。
我为什么不主张用阶级对立的观点评价孟子呢?因为孟子从未与人民对立,他不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士,也当过卿大夫,但他并不热衷于权力,经常与无道的统治者处在对立的角度。
我为什么不认为孟子的天命观是唯心的呢?因为孟子的所谓天命,无非是对宇宙自然的一种理解。别说彼时,就是当今人们也将决定人类命运的自然因素看作“老天”。
王道思想的提出始于孟子。把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观点放在今天世界大格局中来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过程总体不正是不断修正的行王道过程吗!
孟子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中正,比如他一方面强调“民贵君轻”,另一方面又提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肯定上行下效,一把手的主导作用;比如他的史观和读书观,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不拘泥看问题,比如他关于对诗歌理解的观点。在把握孟子的思想主张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历史观和思想方法来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现象,包括研究《孟子》本身。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以宣扬仁义为己任,为弘道奋斗不息的大儒,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13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的话既充满了豪气,也夹杂着无奈。
孟子从不同角度推崇了一批圣贤,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伊尹,伯夷、叔齐,周公,柳下惠,孔子等,尤其推崇孔子。孟子认为孔子是智且圣的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万章下1伯夷目不视恶色》)。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居,孔子是他最敬佩的圣贤。
《孟子》在终结篇《尽心下38》中列举了十一位往圣先贤之后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两句让人读来怅然若失。孟子和孔子一样,当年都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他们追求的不是一己私利,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人类大同的理想,天下苍生的幸福,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是高尚的、伟大的。
注释:
①“五亩之宅”相当于当下农村的“宅基地”,是泛泛的规定,是农耕社会发展副业养家之需;“百亩之田”是针对农夫的专项规定。
②孟子认为,什一税夏朝五十亩地就纳贡,商朝七十亩地才以为公田耕种的方式缴赋税,周朝一百亩地才缴十一税:它们的实质都是抽取十分之一的税赋。彻是抽取十分之一的税赋,助是用民力耕种公田。二十取一是“貉道”,“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告子下10子之道貉道也》)
③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我反省不该退缩,即使身为平民我也对此没有什么不安;自我反省该退缩,即使面对成千上万人我也去做退缩的人。意思是说,当思考确定了该往前冲时,即使一介平民也该往前冲;当思考应该退缩时,即使面对成千上万人我也去做退缩的人。
④“私淑艾”出自《尽心上4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私淑艾,私下把某人当作善良美好的老师。这种情况是,并没有直接聆听教诲,而是通过阅读著作等间接方式师从。私,私下,没有经过拜师程序。淑艾,美善,作动词,把……当作美善。淑,善。艾,美好。“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出自《离娄下22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之”的意思是:仁德的言语、好听的话,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言:话语。声:声望。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句子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句子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好听的话,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可以令百姓发财致富,好的教育使百姓民心所向。”《孟子·尽心上》简介:
本篇集中了孟子关于认识论和自身修养的论述,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认为仁义是通行于天下的。其提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也就是说如同爱自己的亲人是仁,敬自己的长者是义,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孟子因此提出了君子要仁民爱物的主张。
其今意即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视作亲人。但是要做到首先要亲近亲人的同时,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这里,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爱的基础上,将仁爱的范围从亲”推广到民”,又扩大到爱物的领域。《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有著名的《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本文关键词: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原文,仁者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意思,仁言不如仁声体现的是什么意思,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之怎么翻译,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什么意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