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声慢歌词表达了什么】,歌曲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感情,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寻遍江南鬓已霜,只在梦中见伊人——《声声慢》歌词解读2、声声慢歌词表达了什么:歌曲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感情1、寻遍江南鬓已霜,只在梦中见伊人——《声声慢》歌词解读
不知大家看到《声声慢》是否就想到了李清照的那首词呢?然而,本次我要分享的是一首颇有江南小调韵味的现代流行歌,歌名与李清照词的词牌一样。由于这首歌特别入耳、耐听,于是我就开始解读它的歌词,读完发现原来这是一首表达“寻觅与相思”的歌曲。并且我也从这首歌里边看到了《蒹葭》的影子,即“锲而不舍地找寻一位女子的故事”。
接下来,我将从“歌词解读”以及“美感分析”这两方面来与大家分享。
一、歌词解读:这首歌词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标红的地方意为重复),结构为:“主歌+副歌”×2+“主歌”。每个部分都是“先以景起兴,再婉诉相思。”,具体解读如下:
一)第一部分:主歌+副歌,主歌的前5句描写江南春景——例如,青砖伴瓦漆、山花蕉叶、烟雨袅袅,然后一声叹息“我思念的你在哪里?”,紧接着副歌开始抒情——“多少个日日夜夜寻你不见,只有在梦中重温往日的点点滴滴。”
1、主歌: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2、副歌: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
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二)第二部分:主歌+副歌,主歌的前2句描写江边浣女——即“长发引涟漪、白布展石矶”,第3句意为“舟行江上的我已是白头翁”,第4~6句重复了第一部分主歌的后半部分,表达“细雨绵绵,我思念的你在哪里?”,接着到了副歌抒情部分,也是重复第一部分的副歌。
1、主歌:
“长发引涟漪
白布展石矶
河童撑杆摆长舟渡古稀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2、副歌: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
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三)第三部分:重复第一部分的主歌部分,起到延续强化作用,即“绵绵相思无尽期。”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二、这首歌美在哪?回顾整首歌词,我觉得这首歌之所以给人美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意象的组合:1、这首歌词所写的景,充满着江南独有的清新、温婉之美,比如“青砖、瓦漆、山花、蕉叶、青草”;
2、倾诉这份相思的人,是哀伤的、孤独的、痴情的,比如“雨滴、乌啼”代表着哀伤,“月牙、孤井”代表着孤独,而“炊烟袅袅、涟漪、古稀”代表痴情。
二)与古典诗词的链接:其实,这也是基于上述意象的组合运用的效果,从歌名开始它就链接了储存于读者脑海中的一些古典诗词,比如: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是被直接引用的,还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被化用进去的,还有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还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三)写作手法:
我们知道《诗经》里运用的写作手法有“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咏”,这些写作手法在这首歌里边就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这也是这首歌比那些“爱来爱去”的口水歌要好听且耐听的原因。
就这首歌而言,我个人觉得它的主题以及写作手法与《蒹葭》非常相似,主题表达的是“一位男子对一位女子穷极一生的寻觅与相思”,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时间线”以及“执着的追求”恰好与《蒹葭》里的“时间线”(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已”)以及“不懈的追求”(即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右”)是一致的。
另外,之所以觉得这首歌所传达的情意美,这也跟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有关系。相比那些“直白的狂吼”(比如,《死了都要爱》光是看歌名不禁要摇头),我们更喜欢“委婉的倾诉”、“诗意的浪漫”。
最后,附上本人所写的一首打油诗来为本次歌词解读作结:“山花烂漫蕉叶青,几度霞晖思伊人。水岸船头鬓已苍,悠悠江水知我意。”
2、声声慢歌词表达了什么:歌曲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感情
歌曲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感情的答案是:歌曲声声慢表达的感情是作者为物是人非,生活有变的愁情伤感,一愁家国不同往昔,二愁与其夫君的感情,对一个女子而言,尤其是本身就喜哀愁的女子而言,愁无尽另外《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声声慢写作背景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很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本文关键词:歌曲声声慢表达的意境,青砖伴瓦漆声声慢表达歌词大意,《声声慢》女生版,歌曲《声声慢》歌词意思,歌曲声声慢原唱。这就是关于《声声慢歌词表达了什么,歌曲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感情(只在梦中见伊人——《声声慢》歌词解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