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英语)

关于【“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2、“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1、“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作为西昆体的宗师,用典繁密,诗意委婉。不过他这两首七绝因为典故不艰深,倒是比较好懂。他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采用的手法非常新,类似于我们现代拍摄电影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将一些极致的场面通过上帝视角拼凑在一起,给读者以“旁观者清”的震撼。

这两首诗写的是北齐“无愁天子”高纬宠幸冯淑妃以至国破身死的故事。

我们要注意的是,国破身死,并非就是女色的锅,这种故事,更重要的是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后来的君王不要荒废朝政和功业,凡事有度才是正道。虽然这类文学作品有将破国之过转嫁到女子身上的嫌疑,但是要知道,真正的文人士子眼光不会如此短浅。更何况情路曲折、重情重义的李商隐呢?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英语)

所以,劝谏才是这两首诗的底色。“玉体横陈”的冯淑妃和千年前的妲己一样,其实都是悲剧人物。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每出去围猎,必然要带上才人一起,“袍而骑,佼服光侈”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作预警,创作了这两首诗。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七绝。晚唐格律成熟,无需多言。我们来看诗里面的典故引用。

“一笑相倾”:《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指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在第二首也是用了“倾城”。

“何劳荆棘始堪伤”,这里的“荆棘”也是用典。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预见天下将乱,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这两句就是指君主沉迷美色,国家将亡,都不用等到宫内荆棘这等荒凉景象。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英语)

“小怜玉体横陈夜”,这一句就是“玉体横陈”的出处了。小怜,就是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有好事者传高纬对小怜非常宠爱,处理政事也不离身,并且将她的美色收费展示给大臣们观赏,是为“玉体横陈”,故事虽然香艳,但不可取。横陈,就是侧卧而已,这里指小怜进御。

“已报周师入晋阳”。《北齐书》载:

武平七年,北周在晋州大败齐师,次年周师攻入晋阳(今山西太原)。

此事与小怜进御时间相距甚远,这里将两幅各有极致煽情的画面剪贴到一起,一副艳情,一幅破国,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更能发人深省。

​我们要清楚这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为了达到警示后人的夸张。

若是真把破国的责任给身不由己的女子去承担,那完全就是误读。

2、“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玉体横陈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原句是这样的“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玉体横陈是用来形容北齐后主荒淫的,当时要是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妃子身上,就不妥了。

玉体横陈的意思是美人的身体横卧在前面的,李商隐就是用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来警示世人。玉体横陈的故事发生在北齐,他的主人公是北齐后主高纬和他的宠妃冯小怜。高纬是北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非常的混蛋。不仅自己沉迷享受、不理朝政,他还任用了很多奸臣。

高纬的皇后也是一个大美人,但是还是不能留住高纬的心,很快高纬就不喜欢她了。皇后失宠之后,高纬喜欢上了一个更加年轻更加漂亮的妃子。皇后对此非常的不开心,但是她却没有什么办法。

冯小怜是皇后的一个贴身侍女,皇后非常的信任她,什么都和她商量。冯小怜给皇后出了一个注意,她让皇后将自己献给高纬,这样可以给其他妃子带来压力,再不济也能打探打探消息。皇后决定还不错,于是就将冯小怜献给了高纬。

因为冯小怜条件不错,不管是样貌还是性情都非常的优秀。高纬得到冯小怜之后非常的喜欢,不管是吃饭还是上朝都带着她。那个时候经常大臣们在下面汇报,高纬和冯小怜在台上调情。

有一次高纬看着大臣们想看又不敢看样子,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他让冯小怜躺在桌子上摆出各种姿势让人们看,看着大臣们的表情高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就是玉体横陈的由来。后来,北齐在高纬的领导下被别的国家灭亡,玉体横陈也就成为了皇帝荒淫的一种表现。有些人认为玉体横陈是批评的冯小怜,我认为是不对的。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之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是李商隐用来描述北齐后主高纬荒淫无道至于亡国的诗句。北齐最后一个皇帝高纬(世称北齐后主)在位时荒淫无度,只顾在宫中和后妃夫人们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并且任用奸臣不听忠言,至使朝政日非。高纬第二名皇后胡氏(第一名皇后斛律氏被废)是他母亲胡太后的侄女。因为胡太后与和尚昙献有染,她怕儿子高纬干涉自己和昙献的床第之欢,有失母仪,便把自己的侄女儿招进宫来献给高纬。

胡氏少年美貌娇柔可人,高纬一见,非常喜欢,立即封为弘德夫人,不久又晋位左昭仪。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第一任皇后斛律氏因事被废,胡氏被立为皇后。胡皇后上位后,也管不住高纬花柳同享的风流性。

这个时间段,高纬又迷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妃子,两个人整天泡在一起,难舍难离,这让胡皇后非常着急。胡皇后有一个贴身侍女叫冯小怜,长得颇有姿色,有什么事总和小怜商量。为这事她又和小怜商量看用什么办法才能留住皇上。

小怜说,皇后娘娘你把我献给皇上,起码也能控制一下皇上啊!再不济我也可以给娘娘打探消息吧!胡氏听了认为是个办法,就把小怜重新打扮了一下,献给了高纬。小怜本来就有野心,有此机会,肯定要大展身手啊!所以一到高纬面前,便故作羞态,娇滴滴一声皇上万福,媚眼顾盼,桃腮微红,酥胸起伏,把个风流皇帝高纬看的是欣喜若狂,马上封冯小怜为淑妃。高纬自从有了冯小怜,两个人便形影不离,把个胡皇后气了个半死。

但也无可奈何,因为胡太后放纵高纬。高纬不管在后宫或者金銮殿上都要带着小怜,大臣们在金阶前凑事,他和小怜在台上龙案后面调情,完全不顾大臣们的感受。有一次,高纬和小怜在台上调情打逗,他看台下的大臣们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觉得非常有意思,他索性叫小怜躺在龙案上,做出各种娇媚淫荡的姿势让大臣们看,看着大臣们各种各样的欲火难耐的熊态,他得意非常。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怎样的历史故事或传说?

玉体横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美人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该成语的主人公为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冯小怜。

冯小怜本是高纬的皇后身边的侍女,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

皇后为争宠将冯小怜献给高纬度意欲谄媚再度获得恩宠。相传北齐后主高纬看到冯小怜后便对她的美丽叹为观止,对冯小怜爱不释手,坐时同席,出则同乘。即使这样,觉得像冯小怜此等尤物仅仅自己拥有不能实现她美的价值,所谓的“独乐了不如众乐乐”于是让她横卧在榻上,邀约众朝堂大臣共赏,成语“玉体横陈”就是这样来的。一、容颜绝佳,擅按摩推拿,且天赋异禀冯小怜长得十分漂亮,肌肤吹弹可破;曲线玲珑,身材凹凸有致,气吐芳香。

传说,冯小怜在寒冬,通体温润,暖似烈火,在夏季又通体冰凉,如玉石,是一个天生尤物。冯小怜以前作为皇后侍女时,无师自通极擅长推拿按摩,这一招也深得北齐后主高纬的喜欢。二、一代红颜多祸水,高纬沉迷美色最终亡国高纬对冯小怜宠爱到极致,坐时同席,出则同乘,将所有心思全放在她身上,根本无心朝政。

即使晋州危急,火烧眉毛还陪她继续打猎,又为她造桥观战。自古红颜多祸水,不久北齐灭亡,高纬被杀。三、一生辗转受宠于三个男人之间,最后香消玉殒高纬死后,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宠爱。

宇文达妃子李氏嫉妒她,并设计争风吃醋,却被冯小怜化解还反手害的李氏差点死于非命。后来宇文达被杨坚杀害,冯小怜被赐给李询,这李询可是李氏的哥哥,李氏的老母亲一听这个妖精害过自己女儿,这下不干了,最后让她自缢而亡,冯小怜就这样香消玉殒。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北齐二首》中还提到过这个成语,原诗句为“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本文关键词:有哪些历史故事?,有什么历史故事说来听听,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英语,有哪些历史故事啊,有哪些历史故事呢?。这就是关于《“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英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身骑白马啊走三关什么歌(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是什么歌)

下一篇: 情满九道弯剧情介绍(三邪神的介绍)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