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桥佳句赏析

1. 有关桥的诗句赏析

柳枝词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赏析见:?si=1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见:

题情尽桥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赏析见:/f?kz=245580341

2. 描写桥的诗句及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李白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稹《寄乐天》

天下风光数会稽,

灵汜桥前百里镜,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飞来相伴醉如泥。

李绅《灵汜桥>>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还珠桥》

溪上还珠太守家,

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

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

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

我来徙倚暮烟中。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秋思》

山步溪桥又早秋,

飘然无处不堪游,

僧廊偶为题诗入,

鱼市常因施药留.

3. 关于桥的古诗及赏析

《诗经.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宋之问(?-713?)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 饱览越中风光。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

虹桥转翠屏”。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

《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1125-1210),山阴人。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

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十几首写绍兴的柳桥,如:《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

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

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

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柳》:“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

《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

《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

《江上》:“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

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

《闲游》其三:“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过杜浦桥》二首:其一:“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其二:“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舟中》:“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

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

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

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

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 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

如:《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这诗题目较长,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李慈铭(1834-1894),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 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

4. 关于桥的古诗赏析

天津桥

—白居易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升仙桥

—岑参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万里桥

—岑参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5.

赏析:

艾青写的是桥,但究其本质,是连接,连接了2个土地,连接本不连接的人的精神。有桥与没桥的区别,如果你游历过江南,你就会明白,本在同一片土地上人的情感是水乳交融的,但是在土地相隔的地方,人总是有隔阂的,而桥则是消除隔阂的一种具现。

桥还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个小学课本就提到了,桥是人努力打破自然隔绝的成果结晶,桥,是人团结、努力、智慧的具体体现。 桥还是历史的见证,一般桥的寿命都很长,几代人的变迁,从桥护栏的光滑,桥面的凹凸,桥礅被冲击出现的纹路都可以看出来,桥有具有时间划过的饱经沧桑。

全文: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

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

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跋涉的人类,

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

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扩展资料: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艾青

6. 怎么写赏析《桥》

一、巧妙铺垫,一举多得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每年的夏季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候,连续降雨容易造成山洪暴发。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一次山洪暴发之际,故事的题目就是《桥》。 师出示课题,生齐声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带着两个任务:第一、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读。第二、将大屏幕上的词语,在文中划出来。

咆哮、狂奔、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 朗读词语,读正确(难点:咆哮、没腿深)。

请大家仔细读读这些词,想一想,夏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些词分成两行? 生:第一行写的是洪水,第二行写的是老汉。 师:请你试着在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

(生读)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体会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可怕无情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破坏力很强的洪水。 …… 〖评析〗 夏老师安排学生初读课文,给学生提了两个要求:一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读;二划出大屏幕上出现的词语。

这两个要求看似目的简单,实则有她更深层次的用意。除了让学生读通读准,还给下面的课文学习做了完美的铺垫。

两行词语中,第一行:咆哮,狂奔,狞笑,放肆,没腿深。实则就是反映了洪水的可怕。

第二行:拥戴,清瘦,沙哑。写出了本文主人公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夏老师在初读课文时安排学生划出这些词语,不仅学习了字词,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梳理了文本的脉络,给接下来步步深入地感悟做了完美的铺垫,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导语精练,步步深入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一般说来,这样可怕的洪水,往往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生:农田被淹,房屋冲毁。

生:人员伤亡惨重,后果不堪设想。 师:但是,课文中的这场洪水,结果怎么样? 生:很多人幸免于难,只有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村民们之所以会得救,是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老汉,村党支部书记) 板书: 老汉 师: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好好地读读描写老汉的句子,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划下来反复地朗读,用朗读表达你们的感动。 交流: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读给大家听。

生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师:读得真好,老师能感受到你已经被这位老汉深深地打动了。

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我觉得他非常沉着冷静,而其他人则乱作一团。 师:此时此刻,老汉默不作声,站成了一座山。

但是,老汉的心中却是──焦急万分,你知道他在焦急什么,担心什么吗?请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角色转换,即兴对话──这位老汉,此时,你在担心什么?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群众生命受到威胁,应该让群众安全离开。

生:群众的性命高于一切,我要尽快将村民疏散 …… 师: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安危而焦急如焚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让我们一起来用心朗读: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生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前边? 生:村民。 师:是啊,老汉始终把村民们放在第一位。

生3: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哪个动作让你感动? 生:推。 师:这一推,有可能将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

在最最危险的时候,老汉还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 〖评析〗 从“感悟洪水—感悟群众—感悟老汉”,学习的环节清晰明确,且环环相扣,反复推进,让人感觉浑然一体。

在学生对洪水的可怕有了较深入地理解,并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夏老师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导语精练,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真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亲情难舍,升华情感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与洪水抗争的过程中,老汉和小伙子之间发生的这一幕一定让大家难以忘怀。

老师已经将相关的几个自然段呈现在屏幕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比较老汉、小伙前后的举动,有什么矛盾之处吗? 生说,师板书矛盾: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师:老汉也好,小伙子也好,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

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 生:…… 师: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如果你读了下面这段话,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师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师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这是这篇小说真正的结尾。现在,你真的读懂了吗? (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 师: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

7. 中国石拱桥的好句赏析三句

在吟诵赵州桥的诗篇中,元代刘百熙赞道:“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其他:

从古到今咏赞桥梁的诗歌难以计数,许多是赞美它给人类带来的便捷。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两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最能说明桥的功能。明人王世贞咏《碧水桥》诗云:“桥通千嶂碧,溪抱一村幽。”在吟诵赵州桥的诗篇中,元代刘百熙赞道:“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在赞美桥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写景抒情。如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陈子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冯延巳“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苏轼“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幕萧萧”;陆游“断桥烟雨梅花瘦,绝涧风霜槲叶深”。

桥,常是怀旧、送别的地方。白居易《洛阳桥》:“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刘禹锡《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在桥畔送别,西安的灞桥折柳最为有名,唐代雍陶《题情尽桥》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柳永有词曰:“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明朝葛一龙的诗,就更加悲情了:“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

吟诵恋情和婚姻的诗歌中也多有桥的形象。发生在蓝桥下的悲情故事,李白在《长干行》里就有“长存抱柱信,岂迹盯管故攮嘎归霜害睛上望夫台”的佳句。对于鹊桥,魏人曹丕在《燕歌行》里写道:“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写断桥景致和抒情的诗也很多,如北宋诗人徐俯的诗:“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诗人徐颖的诗:“明月两堤人不见,小舟独向断桥边”。关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就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名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静静地什么看着你我想你了短句

下一篇: 复合佳句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