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乐山大佛又闭眼了,前三次都有灾难发生,乐山大佛再现闭眼流

本文主要讲乐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曾4次遇灾难闭眼掉泪,这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朋友对于乐山大佛又闭眼了,前三次都有灾难发生,乐山大佛再现闭眼流,乐山大佛真相等问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今天树脂就来谈谈乐山大佛又闭眼了,前三次都有灾难发生,乐山大佛再现闭眼流。

唐代佛教兴盛,因此留下了许多文物,在这其中不乏艺术造诣颇高,技巧精湛的艺术作品。

譬如我们熟知的用于供奉释迦牟尼的八重宝函,武则天根据自己样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等。

而在如此众多的佛像当中,造型最大,气势最为恢弘的一座便是位于四川的乐山大佛,而这尊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也留下了不少的传说与故事。

屹立千年不倒的乐山大佛

南方地区多雨,这一点在四川地区也并不例外。尤其是修建大佛的乐山地区,其受到季风以及梅雨季节的共同影响,水汽容易聚集从而产生较大范围的降雨。

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相关信息,这一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湿润且多雨。

而一直以来,北方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石刻雕像不易受到流水侵蚀的影响,因此能够保存较久的时间。

那么位于南方多雨地区的乐山大佛有着怎样的“黑科技”能够在千年历史当中屹立不倒,至今仍旧能保持比较完整的形象呢?

在了解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一下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真实的名字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像。

不过随着历史的推移,乐山大佛这一名字逐渐取代了其原本的学名,被人们所熟知。

乐山大佛高71米,位于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而这尊大佛是一尊弥勒佛佛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佑来往船只的平安航行,有着美好的寓意。

其最早兴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建造了近九十年直到唐贞元十九年(800年)才完成整个大佛的建造工作,其工程量之大可见一斑。

乐山大佛整个在临江石壁上开凿,工程难度在现在看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不要提唐朝时期,现在的我们无法想古人开凿过程当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但是可以说大佛的开凿成功,正是当时古人智慧的结晶。

大佛建造之初,一共有两重保护方式流水侵蚀,风化等不利因素对于大佛本身的侵袭,第一是围绕大佛建造的木制的保护建筑——天宁阁。

另一则是大佛本身围绕佛像石刻建造的排水系统,最后还有就是大佛本身建造地点的选择,这三道“防线”共同铸就了大佛屹立千年的秘密。

首先就先来说一说这“天宁阁”,1962年,当地考古机构曾经组织过对于大佛的修缮工作。根据当时的修缮参与者回忆,在大佛的胸口正中修建有“藏脏洞”。

根据以往的考古情况来看,其中应当藏有五谷,五金或者是丝织品等。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东西在乐山大佛藏脏洞当中已经难觅踪影,只发现了半部残损的石碑,而其中记录的正是宋代重修“天宁阁”的记载。

原来唐代乐山大佛最早设计的时候,曾经围绕大佛建造了木制的保护建筑,叫做天宁阁。但是随着后来缺乏维护以及战火的影响,木制建筑腐朽倒塌,大佛才成为了现在这一模样。而宋代时曾经有人重修天宁阁保护大佛,留下了残损的石碑,这才被后人所知。

而这一说法除了石碑这一证据之外,在大佛的胸部,膝部,膝部以及腿部多处发现了残存的桩洞,也就是当年修建天宁阁所留存。

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原本的木质结构已经消失,但是这些桩洞的存在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木制保护建筑的存在,而这也就成为大佛屹立千年的第一道保护措施。

不过显然,单独依靠木质结构是没有办法支持大佛走过千年岁月的。因为木质结构的保护建筑在阴雨天气当中,如果失去人为维护,那么就将很快腐朽并倒塌。

同时在干燥天气当中也容易因为雷击等因素被引燃,因此纵然天宁阁对大佛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并非决定性因素。除了外部的保护建筑之外,大佛内的建造设计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在巨大的佛像内部其实另有玄机,围绕大佛的建造,古代工匠设计建造了一整套完备的排水系统。正是因为这样一套排水系统的构建,才帮助大佛在历经千年的风雨仍旧屹立不倒。

根据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大佛设计了数道排水沟渠。

其中部分位于佛像头部,佛像体内也开凿了大量的排水孔洞。除了腰腹部地区有一层大概两米的积水带之外,整个佛像即便遭遇雨季,也能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的智慧,早在大佛建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排水解决方案。

大佛能够屹立千年的最后一点原因,秘密则在于其修建地的选择。乐山大佛修建于三江交汇之处的崖壁之上,面朝江面。同时值得尤其注意的一点在于,大佛修建的岩壁其材质为砂岩,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修建在河道周边使得大佛避免成为泄洪道的“牺牲品”,较大程度地避免了流水冲击的影响。同时,砂岩的材质具有防潮,吸水,不易生长青苔的特性。在降低了大佛受流水侵蚀影响的同时,也避免了植物生长对于大佛的影响。

再加上大佛的修建地位于四川,受战争影响较小,因此大佛没有像是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一样损毁于战火。同时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古至今,当地人一直没有放弃对于大佛的修缮工作。由此来看,大佛能够保存至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闭眼掉泪背后的真实原因

有关于乐山大佛有过不少的传说,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大佛“闭眼掉泪”的传说。相传大佛在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会闭上眼睛流出泪水以此来表达对于世人的怜悯之心。那么真实情况真的如同传说中那样,大佛“通灵”悲悯世人吗?

根据记载,乐山大佛建国之后一共出现过四次“落泪”,最近一次是在22年前的2000年,最远的一次发生于1962年,其余两次则分别发生于1963年和1976年。而其中网络上拍下照片最为广泛流传的一次,正是发生在2000年。

于是就有一种说法出现,就是1962和1963年大佛流泪对应的是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对应的是唐山大地震,2000年对应的世纪之交。大佛因为怜悯世人而落泪。这种说法显然是迷信的产物,在科学角度来看是没法站得住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佛出现流泪的情况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大佛流泪怜悯世人寄托了人们对于佛像的美好想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但是如果要将其与所谓的灾难与怜悯挂钩,那么第一是不科学,第二是有些牵强附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气候条件来看,乐山地区位于南方多雨地区,降水量比较大,且多集中在夏季。根据记载的情况来看,大佛流泪也是出现在这一时间段。由此可以推测,大佛落泪与降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乐山大佛主体为砂岩,而砂岩的主要成分包括硅,钙以及氧化铁和部分的黏土。而钙与酸性物质产生反应会导致产生类似泪痕的痕迹,而乐山大佛的“流泪”正是基于此。

根据资料查询我们不难发现,从1960年开始,国内钢铁生产产能逐渐增加,同时工业体系建设逐渐完备。

四川也承担了其中的部分任务,而从1975年开始,四川攀枝花钢铁厂完成了从产铁,到产钢材的华丽转身,产能逐渐增加,冶金产业导致了酸雨的产生,最终产生了大佛流泪的结果。

可以说,大佛流泪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其实是由于工业活动导致的结果。而所谓的大佛“闭眼”其原理也与此类似,1962年国家组织了对于大佛的修缮工作,针对眼睛部分进行了颜料修补,再加上酸雨侵蚀的作用,最终留下了大佛“闭眼”的传说。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传说是在建国之后才流传出来。因为在建国之前,大佛整体修缮情况并不好,呈现出较为破败的境地。因此眼部的颜料并未填补上色,自然也就无从闭眼。

酸雨加上大佛本身的砂岩材质,最终导致了流泪闭眼传说的产生,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只在一些特定年份特定时间才发生这一现象。

因为酸雨产生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这一传说真的与天灾人祸有所联系,大佛流泪的时间也应当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关联性,同时建国前也应当有相关的传闻,而非像是现在这样无序。由此来看,乐山大佛比议案流泪的传说是可以通过科学进行解释的。

乐山大佛的修缮与保护

建国之前,乐山大佛就曾经在1914年和1932年进行过两次修补。这其中1914年那次修补,是大佛第一次出现在现代的照片当中。

可见,大佛在当地人的组织之下,一直被修缮和保护着,这也是大佛能够流传千年的原因之一。

建国之后,从1962年到2022年的60年间,大佛先后经历了八次修补工作,而最近的一次修补就发生在2018年。这一次的修补由中铁西北研究院负责执行,或许这一次的修补只是大佛修补过程当中的一个缩影。

18年这一次对于大佛的修复是一次抢救性修复,从确定修复到方案制定,整个流程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这一次的修复仍旧经过了文物保护专家以及工程专家的细心论证,最终才确定了大佛修复的方案。

其中争议最大的位置是针对大佛胸腹部的修复,由于排水设计问题,大佛胸腹部存在有一条宽度约为两米的积水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开裂现象,开裂面积达30平方米。当时的加固支撑材料有三种选择,竹子,白蜡杆和钢筋。

钢筋是最早被排除的,因为文物修复遵循修旧如旧和临时性修复的原则,需要尽可能避免对佛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本地文保专家倾向于竹子,工程专家倾向于白蜡杆,因为竹子更容易开裂,所以白蜡杆成为了修复大佛的最好选择。

然而大佛实际情况比想象中更为严峻,大部分的修复地区承载压力较小,使用白蜡杆能够较好地完成修复工作。

但是在大佛的衣服领子的褶皱处需要承载的重量达到百余斤,这显然不是白蜡杆所能承受的。

因此在经过讨论之后,工程团队在这两处地方埋下了两根钢筋,用以支撑重量。

其实这并非是第一次将现代工程材料用于大佛的修缮工作当中,早在2001年的第七次修复当中,工程人员就曾经试图解决大佛积水区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避免流水侵蚀对于大佛主体的影响。

为此他们在大佛的胸腹部埋下了数根PVC管道,不过可惜的是,两三年后管道被植物堵塞,这一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针对排水问题,18年的选择则更为审慎。工程团队在大佛体内埋下了十二根麻绳,这一经验来自北方,期待这种排水方式能够帮助大佛减轻病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大佛的修建有不少人提出了重建佛阁的方案,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建设对于基岩的大规模破坏,其实最终的结果反而并不利于大佛的保护。

除了排水之外,大佛的修缮还需要面临另一个麻烦,那就是植物。根据统计,在修缮之前,大佛身上生长着超过五十种植物,其中包括杂草,地衣,苔藓等。

而这些植物的根系侵入大www.zhenxiatou.com佛的岩体,导致产生裂隙和松动,对大佛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危害。工程团队先是用蒸汽软化植物再进行剥离,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千年屹立不倒的乐山大佛,其背后并非是自然的馈赠而是无数中国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

从修建到修缮,从建造到保护。中国用乐山大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是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相信在无数文保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乐山大佛将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关于乐山大佛又闭眼了,前三次都有灾难发生,乐山大佛再现闭眼流的优质答案了,希望能够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若是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及其他内容的话,那么就请关注或收藏本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黑莓key2的详细教程 黑莓key2

下一篇: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2019(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2021)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