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关于对话沟通密码是什么意思的信息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对话沟通密码是什么意思,以及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有效沟通的四个终极密码

很多时候,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你怎么没打扫房间?”,“你为什么不按我说的来?”对方可能会按照你说的去做,但不一定是心甘情愿。一次好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别人的行为,更是为了加强和他人的连接。那怎么才能做到呢?最近微信号“高高爱心理”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有效沟通的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先来举个例子。一位妈妈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儿子乱丢袜子,有可能这样说:“赶快把你的袜子都收拾好,你怎么这么邋遢?”这样说,儿子很可能不听话,即便勉强捡起袜子,也是不情愿的。如果采用沟通的四要素可以这样说:首先说“儿子,看到你有一只袜子在茶桌底下,还有一只在电视柜下”,这是观察;其次说“我不太高兴,因为我喜欢整洁的房间”,这就是感受;最后再说“你愿不愿意把袜子放进洗衣机里?”这是需要和请求。你看,用沟通的四要素重新组织语言,就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接下来,咱们详细地说一下这四个要素。

之一点,要观察不要评论。观察是使用动态的语言来描述事实,评论是使用静态的语言来下结论。比如,“你很少配合我。”这是评论。“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这就是观察。日常生活中往往评论比观察要多,因为我们的大脑习惯于看到现象之后立刻分类和判断。但是,评论一出口,别人更容易反驳。所以,下次你想评论一个球员时,可以说“他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一个球都没进”,不要说“他是个差劲的前锋”。客观地说出观察结果,聊天才能愉快地继续。

第二个要素是多谈感受,少谈看法。什么意思呢?感受是在表达情绪和情感,看法是在表达观点和态度。比如说,“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这是看法。“作为吉他手,我吉他弹得不好,这让我有些失落。”这是感受。喜怒哀乐、焦虑、委屈这些都是感受。为什么要多谈感受,少谈看法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谈论看法不利于你和别人建立连接;而且,谈论感受时你能体会到对方的真诚,这就更容易产生共情。设想一个生活场景,你下次再想跟老公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面墙”的时候,可以试着换个说法“我时常感到孤单,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当你开始学会表达感受了,境况就会大有不同。

第三个要素是多表达你的需要,尽量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这就是归责。“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这是需要。为什么应该多表达需要而不是归责?如果你经常让对方觉得,他让人你不愉快,只会让他在心理上距离你越来越远。即使他行为有改变,也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不是出于对你、对自己或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在表达感受的时候,你应该把感受和自己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最后一个要素是请求。请求和命令不一样。命令有强迫的味道,请求没有。那怎样提出请求而不是命令呢?需要注意三点:之一,提出具体的请求,让他人容易了解我们的期待。第二,请求反馈。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码事。你可以多问一句来确认一下,就算对方的理解有些偏差,你也有机会作补充。第三,如果请求没有得到满足,要去体会是什么原因让对方不同意,这也是请求和命令的本质区别。慢慢去应用这三点,你就会发现,沟通的目的不再侧重于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就代表着我们正在和他人建立更深层的连接。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沟通更有效,那就需要专注这四个方面:之一,描述观察结果而不是评论;第二,谈论感受而不是看法;第三,把感受和自身需要联系在一起;第四,表达请求而不是命令。沟通的四要素,你get到了吗?

本文源自:微信号“高高爱心理”(有效沟通的终极密码)音频稿:曾翔讲述:杰克糖

2沟通密码

      做了近三十年教师,竟然怀疑起了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去年一年级的孩子啊,你都不知道他在何时发作而失去掌控,以至于很有挫败感。比如说那天,刚开始学习拼音a o e,在带领孩子们观察课本插图,大公鸡发出喔喔喔的叫声时,毫无征兆的,教室里鸡鸣一片,本想着孩子嘛,叫几声也就罢了,结果越叫越欢,最后三五个对着头,搞起了大联欢,这时什么老师犀利的眼神啊,拍巴掌啊,喊停啊,都白搭,他们沉浸在了自己的自由世界里。现在二年级了,刚开学课间、路队都成撒欢的状态,上课两眼无神,自得其乐,神游课外。

        我想起了这次暑期培训,苗苗老师讲到的师生沟通密码,即和孩子约好固定的动作、表情暗号,有些时候不需要大呼小叫。可是,咋到了课堂的这种时候,约定的密码失灵了呢?

        为此,我上网查阅了一下师生沟通的话题。资料显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

        联想到近几天从家长和搭档李老师那儿得来的信息,孩子们说李老师现在开始严格了,言外之意我这个班主任还没发威。因为近日事务较多,课上精力不是很集中,孩子虽小,但有超强的感受力,很会察言观色,这就给了学生可乘之机和纪律涣散的可能。

        所以,要想和学生有效沟通,教师首先要全情投入,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更应该非常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更佳状态。

3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怎么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

尊重是更好的选择。作为职场新人,必须尽快掌握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环境、文化和人际关系。因此,与这样的老同事相处也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要知道,这样的同事往往更爱面子。如果他们真的对他们告诉你的事情感到厌恶,他们可以只是听而不做,只要他们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否则,他们绝不能与他们有正面冲突。一开始,你同事的关系被你搞砸了,其他同事可能会对你有不好的看法。永远记住尊重他们是你平稳过渡到新生活的好策略。

尽早去上班。也许你的美容公司对迟到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你绝对不能随便放松自己。你每天不是迟到就是早退,总是认为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或者单位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其实不然,你的一举一动,老板和其他员工都睁大眼睛看着呢!如果你每次上班都提前几分钟到达公司,你的老板会认为你非常重视这份工作。

真诚是打开他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会让人感到安全,减少自卫。人际关系越好,关系的双方就越需要暴露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你不能通过完全包装自己来赢得别人的信任。在工作中尽量相互合作。同事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交流。每个人都在一个团队里,一起努力完成一项工作。因此,当你不能满足自己时,你应该虚心寻求建议。当你遇到一份你胜任的工作时,你应该尽力而为。不要让你的个人得失影响整体进步,这会让其他同事觉得很难与你合作,从而逐渐疏远你。

适当的请同事吃饭。仅仅谈论工作中的交流,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相互交流。吃饭不仅能让同事感受到你的氛围,还能摆脱餐桌上工作的束缚,真诚地交流。也能迅速融入团队,让同事之间的交流变得顺畅。尤其是在午餐时间,这也是一个交流的好机会。

4四个沟通密码,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518】

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亲子沟通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亲子沟通带来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促进孩子自主学习力的培养。

“蹲下来说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肢体的蹲下,二是心灵的蹲下。

在家庭日常教育中,很多家长都习惯了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很少去考虑孩子的内心想法。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呵斥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看隔壁家…”

“让你快点过来,听到没有”之类的话。居高临下真的让我们更有威严、让孩子更容易遵从吗?

显然不能!在面对父母俯视的目光与呵斥的语气时,大多数孩子的内心是恐惧不安的。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在压抑孩子自身情绪的同时,会让他们表现出撒谎、哭闹、逆反、任性等行为,教育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的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焦虑,让原本不大的问题扩大化。

相反,用蹲下来抚摸孩子、和孩子进行对话的方式加以教育,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平等、依赖与信任,他们会更乐于接受教育,教与学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想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要先走进他们的视野。在你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闹情绪的时候,不妨先蹲下来,理解他们眼神中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和感受。

蹲下来不只是一种姿态,当蹲下来的那一瞬间,大人的视角改变了,和孩子的目光平视,这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再是隶属关系,而是朋友。当我们与孩子以平等的姿态交流,孩子就会乐意与我们交流,而我们就能在亲子沟通中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经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我家孩子特叛逆怎么办啊”“哎呀,我们家孩子很自私该怎么办啊”。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不去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而是很具体地说:“我和孩子说了要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他明明答应了,但是转过头来还是不照办,该怎么办呢?”这样一说,问题立马得到澄清。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把孩子具体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叫行为。对行为的评价,就叫贴标签。

简单来说,就是能用相机拍下来的、能把声音录下来的就叫行为。

例如,你喊孩子三遍,孩子还是没有写作业,这就是行为。因为孩子没写作业,你说这个孩子偷懒,这就是评价,就是贴标签了。

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会带来诸多坏处。

首先是容易把问题扩大化,导致沟通失败。比如,我们说:“哎,你这孩子实在是太磨蹭了,天天早上迟到,你就不能快一点么?”话音还未落,孩子很可能立马和你呛起来:“谁天天迟到了,我怎么就磨蹭了,我昨天早上不是没迟到么?”这样的对话基本可以宣告亲子沟通失败了。

其次是会引发父母自身的心理焦虑。想想看,你有一个磨蹭、不听话、懒惰的孩子,是不是让你很焦虑?

再次是很可能会让孩子的行为朝标签所说的方向发展。在教育心理学里,有一种行为叫作自我印象管理。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因此,在亲子沟通当中我们要用观察来代替评价,记住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当我们与孩子因为某个问题或某件事产生分歧的时候,要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亲子沟通的含义:沟通是为了设定一个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一个过程。

显而易见,设定的目标是基础、是关键,这个目标可能是家长提出的,也可能是孩子提出的。其实无论孩子在成长的哪个阶段,沟通的发起者都是为了围绕目标进行协议。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会把目标和原因相互混淆,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常常纠结于寻找错因,在指责、埋怨孩子的同时忽视了本来要关注的目标。

在亲子沟通中,如果我们一开始只关注问题,那么问题反而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尝试忽视问题,以目标为导向,认真思考,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那么,沟通方式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和孩子沟通中处处应用目标导向与目标意识。这样的信念一旦确立,我们的教育风格也会随之产生巨大的改变,不再急于指导和教授,而是让孩子挖掘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孩子内在的灵性和抗撞力就会被唤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和想法,因此不要奢望我们周围的人,甚至家人能够完全懂得自己的需求,有需求和请求就要直接表达出来,这样比让别人猜,然后自己苦苦等待对方来满足需求要容易很多。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大都比较内敛,不太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是需要我们去努力体会的地方。即使是为了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拥有和孩子之间更好的亲子关系,这也值得我们去尝试和努力。

表达并不是把需求说出来就行,表达本身也有很多方式。有一些家长在跟孩子表达自己的请求时,往往让孩子有被命令或被惩罚的感觉。

比如,家长跟孩子说“把你的臭袜子扔到洗衣机里去”“你期末数学不考100分,暑假哪也别去了,就在家好好做题”等这些就不是在真正表达请求,而是命令没人喜欢自己被命令,这样的沟通方式只会破坏亲子沟通,也无益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如果家长换一种语气说,“宝贝,帮妈妈把你的袜子放到洗衣机里去好不好?一会妈妈把它和其他衣服一起给你洗干净”“宝贝,如果期末数学没有考好的话也不要沮丧,妈妈暑假的时候在家陪你一起做习题,帮你把成绩提上去,怎么样”同样是向孩子表达你的请求,但是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我们所得到的反馈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家长们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说明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而且确实是请求而非要求,你的请求是出于由衷的关心,而不是让孩子产生恐惧、内疚、惭愧、责任等。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与尊重,就愿意配合,并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积极主动。

5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 这19个沟通技巧受用一生

企业管理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人际关系中,80%的矛盾都源自沟通不畅。

沟通的低效让每个人都惧怕沟通,然而,越不愿意沟通,问题越严重,从而使沟通的障碍越大,并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无效沟通最终像癌细胞一样破坏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

沟通更大的障碍显然并非沟通信息的不明确,而是所有人内心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过滤网和围墙。

要提高沟通效率,就必须绕过这些抵触机制,其快捷办法当然就是共情。

最近读了一本《共情沟通》,特别想推荐给大家。 因为这本书给我的之一感觉就是很接地气,实操性很强。 之前也看过不少沟通类的书,很多可读性并不高,都是案例的盲目堆砌,自说自话。

在本书中, 南勇通过7大方面、6类技巧、30余种 *** 帮助人们快速击破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从而成为职场与生活的大赢家。

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瞬间转移到抵触机制内部,用对方的视角审视沟通结症所在;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用温度消融抵触机制,让对方无保留地说出真实想法,进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通过共情沟通,我们能更加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所在,并寻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共赢方案……

那么,如何才能共情沟通呢?一起来看看,这些干货建议收藏哦~

一.掌控沟通:要让其他人敢于向你发牢骚

在沟通中,快速了解对方内心的观点和想法很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来达成:

1 .要帮助其他人捅破窗户纸

更好的办法,就是同时扮演红白脸,把“引导他”和“激怒他” 这两个要素有机地搭配到一起。前者需要循循善诱的鼓励,让对方真 正相信即便他说了自己的什么“坏话”,自己也不会在意。

2.切勿急切地为自己辩解或展开反击

当对方急迫地展开反击时,不要着急,更好不要流露明显的不满情绪。并对此表示理解,表示理解不代表苟同对方的意见,但表示理解可以更大限度地安抚对方,让对方能够畅所欲言,然后最终恢复平静。

一旦对方恢复平静,事情就好办了。你可以娓娓道来,详细阐述 自己的立场、 想法和动机,并对对方的误解做出适当的解释。

二.沟通的精度:如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清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为表达自己想法做准备,了解清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后就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要想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沟通更加落地,封闭式话术是可以尝试直接采纳的。

“***”与“封闭”有什么差别呢?

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焦点太多等于没有焦点。这就 是“***”与“封闭”的差别。

语言越封闭,事物就越立体; 话题越集中,痛点就越突出

那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掌握这种话术的技巧呢?

有两种 *** :

1. 学会 粘贴式提问法;

2. 掌握 5W2H 法则。

*** 1 :粘贴式提问法

在沟通时,切忌过于咄咄逼人,更不要体现出一 种居高临下的架势,否则会激怒你的沟通对手,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说,“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的重点在哪里?”“你到底想让 我怎么样?”等,这种话术方式侵略性太强,容易激发对方的不快情 绪,要尽量予以避免。

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你刚才好像说到了……那我是不是可 以这么理解……”“你的意思,是……吗?”“你说了这么多,是不是 想……”通过这种推测式话术,逐渐缩小包围圈,一直到把对方的重 点和痛点彻底“套”出来为止。

总之,在你的沟通对手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的时候,需要你去 帮助对方提炼重点,这就是粘贴式提问法的要义所在。这种话术用惯了,你自己的话术技巧自然就会逐渐封闭起来。

*** 2: 5W2H 法则

什么是 5W2H 法则呢?

5W2H,是 7 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它们分别是:what(什么)、 who(谁)、where(哪里)、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how(怎 么样)、how many(much)(多少,数量或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需要将这 7 个要素全部端出来。 不过,至少在理论上,你涉及的要素越多,话术就越封闭,效果也就 越好。

总之,粘贴式提问法和 5W2H 法则是一套组合拳,两者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只要你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这两方面的训 练,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和新闻记者有一拼”的封闭式话术使用高 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训练必须是刻意的、 有意识的,无意 识的行为则效果不佳。

三.沟通的维度: 如何综合性地利用各种沟通形式

(一)姿态:身体中潜藏的沟通密码

人们在沟通时的身体姿态,也可以形成至关重要的“物理 环境”。

那么,什么样的身体姿态比较容易出现在人们的沟通当中呢?

落座方式 1 :面对面而坐

“对面而坐”所释放的信息是直接而强烈的,那就是 两个字:对立。双方以绝对的“对立”为前提,寻找彼此可以妥协的 微弱空间与可能性。

因此,这种沟通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非常鲜明的。

优点: 可以有效地表示“强硬”,轻而易举地让对方明白自己 的立场,不至于发生误判。

缺点: 由于双方都强硬,这样的沟通往往很难拿出具体成果, 从而容易沦为一种单纯的“走形式”。双方各说各话,极难达 成妥协。

落座方式 2 :面对面而坐,略有偏移

这种落座方式,它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对立的紧张气氛,让涉事双方之间形成一个舒适的“心理缓冲带”,彼 此都能更为放松;而且,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里,当事人也更容易 袒露心扉、 直奔主题,省去了不少“相互试探”,甚至是“钩心斗角” 的麻烦,对于快速达成妥协是极为有利的。

在实际操作时必须要高度注意两个细节:

(1)细节 1 : 除非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熟、 很亲密,否则尽量不 要将身体靠在椅背上(或将整个身子陷进椅子里) 和对方说 话,这是相当失礼的行为,甚至有一点挑衅的意味。

(2)细节 2 : 在沟通过程中,切忌手指头不停地摆弄圆珠笔之类 的东西。特别是在倾听对方发言的时候,这些手上的小动作 会显得极其失礼,令对方不悦。这等于人为地制造沟通障碍,完全是画蛇添足之举。

落座方式 3 :侧面 90 度落座

如果你想和对方显得更亲密一些,让你们之间的谈话氛围更自然 一些,可以考虑采取这样的落座方式。

由于这种落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两个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所以你 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被骤然拉近。

不过,对有些敏感的人来说,由于这种落座方式显得过于亲密, 也许会令他们感觉不适,觉得自己的私密空间被对方侵犯。这种时 候,他们往往会本能地做出一些反应:或者身体微微后倾,或者将自 己的面部错开,避免与你过于接近,尽量回避你的目光。

当你意识到 这些反应时,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坐姿,与对方之间保持一个适度 的距离,及时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和警戒心。

落座方式 4 :并排而坐

这是一种“终极亲密”的落座方式,即“以最短的物理距离达成 最近的心理距离”的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落座方式似乎更适用于老朋友或者 “老关系”之间。可即便如此,对于那些非亲非故的沟通对象来说, 这一招也未尝不可一试。

(二)倾听的门道:点头小技巧

“点头”这一种不经意的举动产生如此明显的反 应,是因为这种举动蕴含了人们渴望得到的一连串重要信息——我对 你的话很感兴趣。

介绍两个关于“点头”的小技巧:

1. 多一些“点头”的花样

“点头”不能太机械、 太僵化,那会给对方留下一种不自然的感 觉。一定要多琢磨出一些花样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加以应 用。打个比方,在对方强调重点的时候可以慢一些、 幅度大一些;在 对方渐入佳境、 越说越兴奋的 *** 阶段则可以频繁一些、 快一些、 幅 度小一些……

2.迎合对方的声音和身体语言

对方说话时的声音(音调、 音量、 语速等等) 以及身体语言 (面部表情、 手势等等) 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你的“点头”动作也 必须随时做出调整,以便顺应这些变化。

四.沟通的技巧: 如何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一)学会利用情绪:让情绪为沟通服务的方式

1.胡萝卜加大棒方式:上半场情绪化,下半场恢复平静

一般情况下,沟通中较为强势的一方比较容易采取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又应该如何应用呢?

之一种可能是, 主动出击,在情绪化的驱使下保持强势,一 直压着对方,直到基本确立优势为止。

第二种可能是, 主动出击,在情绪化的驱使下保持强势,刚 开始占据一定的优势;可是,随着沟通走向深入,逐渐遭到 对方的强力反击,从而失去全部或部分优势。

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意味着你们之间的沟通已经可以进入 下半场了。

2.以逸待劳方式:上半场保持平静,下半场情绪化

当对方来势汹汹,表现得极度情绪化的时候,试图在情绪方面压 制对方是不现实的。在对方已经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化时,避其锋芒、 攻其不 备,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

如果你能不 被对方的情绪所左右,在对方情绪爆发的时候始终保持平静,那么就 会有效遏制对方的气焰,让对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控制住情绪。

总之,任何高昂的情绪,都不可能一直持续。情绪来得越猛 烈,理论上消失得也会越迅速。之所以高昂的情绪能够维持下去,是 因为有人不断地往火中添柴,而那个添柴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同样变 得情绪化的你自己。总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要你能 在沟通的上半场保持平静,便相当于胜券在握了。

剩下的事就相对简单了:等着对方发泄完情绪,进入平静期。此 时你可以抓住对方陷入情绪疲劳期的机会,适度表现出一些情绪。要 注意,这时候的情绪化一定要适度,要充分掌控分寸感。

3.全场保持平静

全场保持平静,实属“善莫大焉”。一般来说,沟通中的双方, 甚至哪怕只有一方能够做到全场平静,这场沟通以“善果”结尾的概 率就会大大增加。

4.全场保持情绪化

如果沟通中的双方均全场保持情绪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沟通破产。

可是也有例外。如果双方的关系非常好,彼此了解得很深, 且两个人都是真性情,那么彻底直抒胸臆,来一次“火星撞地球”般 的“情绪大对抗”,往往会收到奇效。会让双方的理解更透,感情更 深,关系更亲密。

(二)学会营造氛围:合适的氛围能让沟通更顺利

越是难以启齿的话题,越是敏感复杂的难题,便越需要在沟通时 营造氛围,这是沟通的基本常识。这个常识大家都懂,问题是如何做 到呢?

简单,主要有以下 5 种招数:

1.单刀直入

2.投其所好

3.借题发挥

4.寻找代打

5.走为上计

1.单刀直入

简单明快地端出结论:营造气氛更好的方式,便是不营造氛围。 当问题发生时立刻予以解决,而且是当场解决。不去刻意营造氛围, 刻意寻找合适的时机、 场合与方式。

2.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很好理解。只有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敏感话题才 有比较容易被“脱敏”,因此,寻找或主动制造让对方有好心情的机 会,便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如此,“对方心情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 与对方无关,而与你自己有关。

3.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 借力打力,也是处理敏感话题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 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某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触及这个敏感话题时,让 自己“加个塞儿”,在“不经意”间使自己也成为这场沟通的参与者。

当其他人提及这个话题时,及时地把 自己也“塞”进去。这样做可令你“进可攻,退可守”。如果那个挑 起话题的人在其后的沟通过程中进展顺利,你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反 之,如果沟通过程进行得不顺利,你也比较容易做到浅尝即止、全身 而退。

4.寻找代打

这种 *** 可以找一个与你的立场和 观点相同,亦即在某个敏感话题方面和你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帮你去 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一招的前提是:开诚布公、 寻找共识、 争取共赢。这很 能考验一个人的人品和价值观,无论是利用别人,还是被别人利用, 都是一个“慧眼识人”的好机会。

5.走为上计

如果你用尽浑身解数,始终找不到触及敏感话题的机会,或即便 成功触及,最终的沟通结果也很难令你满意,且这种让你不满的状况 已经持续太久,令你痛苦难耐,那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啻为 值得考虑的选择。

6向上沟通的密码——频率!

向上沟通其实是有一个密码的,是什么呢?就是频率!在向上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高频,保持跟领导的高频沟通,跟领导建立共识,消除盲区,建立项目战略的透明度。

比如带一个项目,有时候进度明显,有时候进度不明显,怎么来把握跟上级沟通的频率呢?

汇报可以是关于进度的,也可以是关于困难的,比如说有进度的时候就如实讲进度和下一步的策略;但有些时候没有进度,项目推进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去找领导汇报,去的时候带着你的方案,让领导知道你的难处,也让领导知道你为了解决困难思考的方案,请领导分析分析。等到你下一次汇报的时候,记得把上次的语境衔接一下,比方说:领导上次遇到什么什么困难,然后您跟我说怎么怎么解决的,我当时用了这个 *** 之后效果特别好等等,这次汇报就当作是对上一次的一次结果反馈。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绿萼落得几瓣秋 小说简介(绿萼落得几瓣秋)

下一篇: 巉岩的意思(巉岩)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