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清东陵新一代的‘守陵人’,从小在这里长大,我的祖先也都埋葬在这里。我会将这里守护好,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这是清东陵一位当代“守陵人”,对世人发出的宣言。
从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到现在,已经过去百年了。但至今,依然有一些守陵人,在守护着清朝的皇陵,甚至在附近安家落户,住了下来。那么,到底是哪些人还在坚守皇陵?又是谁给他们发的工资?
情景模拟
现代的“守陵人”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个帝王陵墓建筑群,里面安葬了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等五位皇帝,还有太后、皇后、妃嫔、公主、阿哥等一百余人。如此巨大的皇陵自然就有守陵人,虽然在民国时期,清东陵的守陵人曾因生活的困苦暂时放弃过守陵的责任。
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离开,即使现在去清东陵,你仍能发现许多的守陵人,他们是清朝守陵人的后裔。今年38岁,已经大学毕业好多年的谢静,就是现代守陵人的一员。她是满族人,祖上都曾经是清政府的家臣,有的甚至在内务府供过职。
清东陵
因为家庭的原因,谢静从小就长在清东陵,就连裕陵的东班房都曾经是她家的住所。所谓东班房,在清朝时期,其实就相当于守陵人的值班室,供给当时的八旗官兵守陵休息用的。作为新一代的守陵人,谢静学业有成后,就回到这里成为了一名导游,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国外游客讲述清东陵的故事和历史,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
在清东陵像她这样的现代守陵人还有很多,当然老一辈的守陵人也并没有完全退下,他们想为自己守了一辈子的清东陵,站好最后一班岗,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而李志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情景模拟
他是守陵人中的老人了,守护的是裕陵,也就是乾隆陵的第十三代守墓人。清东陵博物馆成立后就一直在里边工作,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建筑彩绘修复手艺,对清东陵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据这位老人讲述,战乱时期清东陵受到了很大的坏,多亏了国家的修缮和维护,清东陵才重新焕发了光彩,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说到这里,李志军还非常激动地喊道:“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要不是国家接手了清东陵的管辖,出钱修葺,并对我们这些守陵人做出规划,给我们安排工作发工资,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必会世世代代的守护好这里,将这处遗产和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清东陵
现如今,原来的“东陵三镇九营八圈”,早已被一座座的现代化城镇取代,但它们仍隶属于东陵满族乡和马兰峪镇,生活在里面的绝大部分人也都是守陵人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京腔京调,很多的满族文化甚至比北京城还要纯粹。
其实,新中国刚成立时,并没有对清东陵进行管辖,直到1952年考古研究人员对当地进行了考察后,才成立了东陵文物保护所,正式接管了这里。当时,一些不清楚状况的守陵人还非常紧张,纷纷议论道:“国家接管皇陵后,会不会让我们离开?我们是不是,再也不能守护自己的老祖宗了?”
清东陵
可真实情况,却是让他们喜出望外。国家不仅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对清东陵的各种古建筑进行修缮,还对当地的守陵人做了规划,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让很多守陵人成为了拥有国家编制的现代“守陵人”。
甚至一些有文化和传统手艺的守陵人,还进入了“专家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工作者,一起负责皇陵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而且随着近些年来,国内旅游业的兴起,作为历史博物馆的清东陵,也成了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
这些从小在清东陵长大的现代“守陵人”,就当仁不让地担起了接待游客的工作,在守护清东陵的同时,还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递给了世界各国的游客,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清东陵
清朝时期的守陵人自从清朝一建立,修建皇陵就成了其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毕竟这对那时的人来说,事关皇族安葬之地的事情都是大事。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从顺治十八年就开始建造,耗时247年,直到光绪三十四年才最后完工,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的统治,面积最大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两千五百平方公里。
当然,清朝耗费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皇陵,肯定是会安排人员去守陵。但是,想要守护好如此规模的帝王陵墓建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当时的清朝政府在陵区内设置了完善的祭祀、防护、缮治等机构。据史料记载,第一位葬入清东陵的帝王是顺治帝,当时光是兵将就拨了一千名,还有16名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和44名内侍。
情景模拟
后来,随着皇陵越修越大,甚至还在里面专门设置了礼部、兵部、内务府等衙署,以便更好地管理陵区事务。到了乾隆当政时,更是直接在当地修建了东府、西府,供守陵的宗室大臣居住。而且当时的守陵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当,毕竟对清朝皇帝来说,皇陵埋葬的都是自己的祖宗先人,必须要派最信任的人前去守陵。
因此,能成为守陵人的都必须是身份尊贵的八旗子弟,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守陵的资格。我们经常在一些和清朝相关的影视剧中看到,有一些人犯了大错的人,会被流放到皇陵“面壁思过”,从而认为守陵人是个苦差。
情景模拟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虽然,守陵人这个名头似乎不是那么好听,但因为他们守护的是封建王朝至高统治者的皇家陵寝,在那个注重孝道和君主为天的年代,政治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就拿位于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来说,当地的遵化知县原为七品,到乾隆年间遵化县已经升为了直隶州,官居五品。而到了光绪年间,仅仅是驻扎在清东陵的四品至二品官员和宗室王公就有57名,七品以上官员达到了400多名,七品以下官更是不可计数。
当时,守陵人中政治地位最高的职位,就是从雍正时代开始设立的陵寝守护大臣,而作为清东陵的最高长官,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在雍正年间,这个职位主要由皇家宗室担任,到了乾隆朝后,更是直接由王公贝勒等皇室成员掌管,甚至在康熙年间还有皇子当过守陵人。
情景模拟
但是,遵化的皇陵距离京城有一百多公里,习惯了京城繁华的八旗子弟,没人愿意前去守陵。毕竟就算他们赋闲在家,每年也能收到清朝政府定期分的发禄银、禄米,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因此,当时的清朝政府就给予了守陵人极其丰厚的待遇和发展前途,吸引那些闲散的八旗子弟前来守陵。当时,宗室中地位最高的守陵人,一年就能得到590多石的俸米和1300两的俸银,就连一些普通的守陵士兵每年也能得到一百多两的俸银。要知道,当时普通的百姓人家,几两银子就就够一年的花销了。
情景模拟
而且除了定期发放俸饷外,当时清朝政府对守陵人的福利和恩赏也是非常丰厚的,不仅安排了专门的人员,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谁家里有红白事了,清朝政府还会给与他们额外的赏银。因此,对那些没有官职的八旗子弟来说,守陵人也算是一份好差事了。
更何况皇陵远离京城,各种管束其实并不严格,再加上每天又不用干什么活,守陵人的生活可谓是相当清闲惬意的。而且随着守陵人越来越多,附近还修建了各种休闲娱乐的设施,竟然渐渐让守陵人成为了许多人争抢的美差。
剧照
动乱时代的清东陵但是,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那些腐朽的东西终会没落,随着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彻底覆灭。虽然当时的民国政府承诺,会按照清室优待条件的规定,对属于清朝皇族私产的清东陵进行保护,并会支付清东陵的陵寝维护、祭祀以及守陵人的俸饷等一切费用。
但是,在乱世之中,承诺是最靠不住的。当时的民国政府都还自顾不暇,谁还会管早就没什么用的清东陵。
清东陵
虽然,当时一些有身份的守陵人,曾到有关部门讨要说法,声音激愤地说道:“你们当时明明承诺的事,为什么不执行?我这里可是有当时的文书,你们今天一定要给我个说法。”
但是,当时军阀混战,好多地方已经各自为政,根本没有人搭理他们。在想个办法将他们打发走后,还特意交待下属,“以后眼睛都放亮点,别什么人都放进来。惹恼了大帅,小心你的脑袋。”
此后,再来讨要说法的守陵人,开始屡屡碰壁,甚至被惹烦了的士兵,还语气不善地说道:“大清已经亡了,你还当是以前啊,大家都要捧着你。别放着体面不要,逼我动粗。看得到这把枪没,它可不管你是什么所谓的王公贝勒。 赶紧给我走,哪凉快哪待着去。”
可是,这些过惯了奢靡生活的遗老遗少,除了喝茶遛鸟就是闲逛,根本没有去干活找工作的意思,开始坐吃山空。很快,有些人就将家底挥霍一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但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顽固思想,并没有人愿意去从事其它工作。
情景模拟
要知道,当时的清朝政府对旗人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不仅八旗贵族要严守祖宗的规矩,不能随便离京到各地乱转,更是不允许随便结交大臣。就连普通的旗人也只能做官或者当兵,不能从事其它工作和经商,要维护所谓的“威风”。经过两百多年的“熏陶”,这种观念可谓是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旗人的骨子里。
因此,在清朝灭亡之后,早期的守陵人还是墨守成规,不愿意做“下等事”,甚至还大骂前去从事其它工作的守陵人,脸色涨红的吼道:“你们这是数典忘祖,怎么能做‘下等事’?别忘了自己的身份,祖宗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但是,再不去工作赚钱,就真的要饿死了,那些活不下去的守陵人,开始四处讨生活,有的甚至离开了清东陵。虽然他们都是八旗子弟,更是在为自己的祖宗守陵。但是,在死亡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是虚妄。再加上乱世之中,军阀横行,各种土匪强盗也是十分猖獗,清东陵的管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瘫痪状态。
清东陵
特别是臭名昭著的孙殿英盗掘慈禧陵、乾隆帝裕陵后,连守陵人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歧,甚至有一些人,还非常激进的喊道:“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守护祖先的东西了,与其便宜外人,还不如我们自己动手,将陵墓中的东西取出来。至少这样能让我们过得更好,不用像个乞丐似的四处讨生活。”
于是,这些守陵人就开始勾结盗墓团伙,去陵墓中偷盗宝物。因为他们对清东陵非常熟悉,知道那些墓穴中的珍宝更多,甚至还有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图纸,盗掘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反而成了那个时期,对清东陵破坏最大的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守陵人良知未泯,不愿意同流合污,依靠自己的能力,艰苦地生活在清东陵附近。但是他们势单力薄,只能在陵墓遭到破坏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景模拟
随着时光不断地流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各种纷乱渐渐平息,清东陵也慢慢地恢复了秩序。后来,国家更是派来了专门的考古研究人员,对清东陵进行接管和修缮。而坚守下来的守陵人,更是在国家的规划下,换了一种方式来履行他们曾经的职责。
虽然,清东陵所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的历史,但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古老智慧的象征,我们理应接纳和保护这些历史遗迹,让中国的文化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