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小康景象⑥】
绿起来——
“画”一幅山朗水清美丽家园图
编者按
11月1日,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很多人为了心中的美丽家园梦而前赴后继、接续努力。在毛乌素沙漠腹地,在青海湖畔的滩涂,在四川盆地的峻岭山隘,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那些播撒绿色希望的“生态使者”,为守护祖国大好河山默默奋斗,携手绘就山朗水清的美好生态新图景。让我们走近这些耕耘者、守护者,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中华大地上不断涌动的盎然绿意。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乡村景色。光明图片
青海湖景色。光明图片
誓将沙海变绿洲
讲述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村民 殷玉珍
30多年来,我都在忙活一件事,就是种树、治沙!一开始是我和丈夫俩人干,后来带着乡亲们一起干。慢慢的,小树苗长成了一抱粗的大树,沙海终于变成了绿洲。
还记得36年前,我从陕西老家嫁到了毛乌素沙漠腹地的萨拉乌苏村。刚到未来的新家门口,我就愣住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漠里“藏”着个地窑,地窑很矮,得猫着腰才能进出,只能容下两三个人住。方圆几里没有人烟,也不见一丝绿色。那时,我心里怨啊、怕啊,真想逃!但咋能逃呢,就白天黑夜抹着眼泪嚎。
刚安顿下,风沙就来了。这里一刮风沙就是两三个月,风势大的时候,沙土铺天盖地扑过来,锅灶刮塌了,地窑被埋了。等风沙过了,我们就拿着铁铲从里往外清沙土。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可往后的日子还得过呀。咋办?自己想法子吧!我天生性子倔,心里有个念头一直打转转:“宁可种树累死,不能让沙子欺负死!”没想到,这个念头最终改变了我一生。
有一次回娘家,我被太久不见的绿色“馋”坏了,就带回了一些树苗,小心翼翼地栽在了我们的地窑附近。没想到,有几株竟然成活了!
如果这片荒漠绿起来,那该多好啊。我和丈夫一咬牙,用打工积攒下来的一点点钱换回了600多株树苗,开始摸索着在沙漠里种树。刚开始,我们想着“能活一棵是一棵”,一有空就种,种累了就在沙土上躺一会儿,歇好了再接着干。可经常是刚种下去,不一会儿工夫就来一阵风沙,把小树苗埋了。心里肯定急啊!只能“种了埋,埋了种”。最后,有10多棵树苗挺了过来,慢慢长高了。这哪儿是普普通通的树苗啊,简直是一簇簇小火苗,在我心里跳得那叫一个欢实!
从那以后,再没啥事能拦住我种树了。
要说伤心事,也有——怀第一个孩子时,我成天弯着腰背树苗,用力太大,孩子流产了。第二次怀上,也是因为忙着种树,孩子早产了。还好,后来孩子长大了,林子也变大了。我常常站在林子旁边,听着风吹叶子哗啦啦的声音,感觉眼前的这片林子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早就和我分不开了。
年复一年,我种树的经验多了起来。比如,知道了哪些树需要的水分最少,哪些生命力最强,也学会了根据地貌、风向、气候和沙漠大小来琢磨种哪种树最合适。有了经验,做事就会顺畅些,效果也越来越好了:30年来,数十万棵杨树、沙柳、杨柴、紫穗槐在沙漠里扎下了根,7万多亩荒漠成了绿洲。树多了,环境好了,村里也富了,乡亲们种起了麦子、果树,还开辟了一大片玫瑰园。很多人家里有了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甚至小汽车,绿水青山真的换来了金山银山!
日子富足了,我们也有了新方向:成立了专门治沙造林的公司,给需要的地方提供治沙、绿化经验。这条路上,我们一家人不孤单,政府、企业、老乡、陌生的好心人,还有不少外国人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一次次被感动着。
话不多说,继续做下去吧,让更多沙海变成绿洲!
一泓清水润古城
讲述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河长办副主任 姚国石
隆德县是个有山、有水、有历史的地方,渝河水穿城而过,被人们称为“母亲河”。我打小就在渝河边长大,盛夏时节,两岸绿树成荫。
让人痛心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环境变差了。生活垃圾被一股脑地倒进河里,塑料袋、碎石块堆在杂草中。加上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渝河渐渐成了一条臭水河、烂泥河。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环境坏了,生活糟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受影响。咱不能只看眼前这点收入和便利,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啊!于是,近些年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渝河水污染治理方面慢慢摸索出一条路来。
要治污,先得找到污染源。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是入河污染物量太大,严重超出了水体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另一个问题是,水底淤泥吸附了大量污染物。这些“沉疴”如果不去根,水质好转就遥遥无期。
找到病根,就要对症下药。县里明确了“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三步走的治理思路,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污战打响了。
首要是“堵”。渝河上游有家面粉厂,污水排放量很大。我们通知厂家,责令限期关停整治。可是对方不乐意啊,一关停就有大损失,厂里的职工都得靠这吃饭呢。怎么办?我们就顶着压力上门做工作、讲政策,加上政府对这类转型企业的贷款、资金、减税等扶持陆续到位,企业终于答应了。就这样,全县关闭了万吨以上淀粉加工污染企业13家,彻底封堵了养殖场、淀粉厂、生活污水排口等非法直排口27处,污水排放量大幅减少。
其次要“疏”。这几年,全县清理、转运三里店水库黑臭淤泥80多万立方米,对渝河干流47.1公里的河道开展了综合整治,建成了六盘山外围水源涵养林6万余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最终才有“得”。如今,河清了,岸绿了,常有白鹭在水塘里悠闲漫步。渝河两岸建起了一条长43公里的绿色长廊,老百姓常常三五结伴,来这里散散步。渝河川道老灌区形成了一批以蔬菜、苗圃、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农户收益不少。渝河北塬进行了平田整地,还发展起了林下养殖产业,“水绿”与“民富”终于在这座宁南边陲小城里实现了双赢。
碧海蓝天鸟自啼
讲述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息宣传科科长 侯元生
1993年,我来到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至今有28个年头了。十几年前,青海湖一度陷入湖面萎缩、草场退化的困境。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实施,天辽阔、水清亮、草丰茂、鸟飞绕的湖光山色又回来了。
我在保护区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信息化建设,二是生态科普宣教。
青海湖保护还需要信息化吗?是的,很有必要。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得对生存在这里的动植物信息有充分的把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平日里要通过卫星跟踪器、红外摄像机等获取鸟类、植被的信息,再分析整理相关数据,作为辨析物种、研究候鸟迁徙等鸟类行为的参考依据。每到年终,我们还要撰写年度监测报告,为自然保护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到县区乡镇、矿工企业、中小学校等基层一线去做科普宣教也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即使是在青海湖周边土生土长的老乡,对周边有哪些动植物、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也常常是一知半解。其实,青海湖生态的好与坏,和周边社区、乡镇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只有让老乡们从心底里了解了、重视了,他们才能像保护自家孩子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有一次,我来到一所学校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讲“马先蒿”这种花的习性。它长得很奇特,花蕊很长,一簇簇地生长着。孩子们一看图片就明白了,七嘴八舌地说:“是‘长鼻子花’!我在草原上见过。”当地老乡都知道,只要这种花开得旺盛,来年一定降雨充沛,这跟马先蒿喜湿的习性有关。老乡们日积月累的智慧与自然规律之间,就这样产生了奇妙的呼应。
我们还编写了《青海湖的水鸟》《斑头雁的故事》等科普读本,拍摄制作了十几部介绍青海湖珍稀物种的短片,把青海湖的美好传播到千家万户,让生活在这里的人、驻足游玩的旅客都能打心底里喜欢它、保护它,共同为它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
今天的青海湖就像高原的眼睛一般清澈透亮,水位上升了,气候也湿润了,鸟声婉转、芳草萋萋,绿水青山焕发了更加赏心悦目的光彩。
满目青山翠欲滴
讲述人: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农业农村服务站站长 王魁
青山、绿水、翠竹……走进打古镇,一幅美丽画卷铺展在眼前。担任镇里农业农村服务站站长的几年光景,我目睹了全镇退耕还林、发展竹产业的整个过程。如今,过去遍地的庄稼变成了一片“绿海”,由竹子、茶叶等绿色作物组成的风景线,吸引着八方来客。
以前,镇里老乡大多种植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退耕还林政策刚刚执行的时候,很多人犯难了:不种粮食,咱们吃什么啊?拿什么喂牲畜?为了打消这些疑虑,我们成了老乡家里的常客,耐心地给他们讲政策。当时,国家规定以1亩地每年125元,“前8后8”共16年的发放标准补偿老乡损失,地方上也出台了“还林”之后的发展规划。慢慢地,老乡观念有了转变,新的探索开始了。
打古镇山麓众多、土质疏松,田地出粮率低,农民辛苦耕种一季,收入却寥寥无几。加之地表坡度大,一旦遭遇狂风暴雨,作物易倒伏,整年收成有可能化为乌有。退耕之后,我们种上了竹子,竹子能固土护坡,经济效益也不错。政府还为百姓提供免费竹苗和树苗,配备技术人员对种植进行全程指导。退耕、种竹的优势显露出来了,老乡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还林”中来。
种了竹子,新的问题出现了—竹子体积大、分量重,打古镇离城区又远,怎么运出去成了头疼事。于是,政府出资修建公路,解决了运输难的问题;一批青壮年劳力被种植户们请去采伐、搬运竹子,每人每天能收入两三百元。
目前,打古镇的竹子大多被运送到纸业公司,成为造纸竹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竹产业发展的探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有企业与老乡谈拢合作后突然倒闭,老乡们辛苦栽种的竹子打了水漂,最终还是政府出面与企业协商赔偿,挽回了损失。这件事后,我们下决心建起了自己的产业加工链,给大家干事创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边是产业发展,一边是绿色生态。竹林翠色欲滴,宛如氧吧,让人心旷神怡。现在,我们还引导村民种植其他作物,来消解生猪等牲畜的粪便污染,形成种养循环的生态系统。
未来,我们将不断丰富竹苗品种,加强竹林管理,发展林下种植等多元产业,拓展“一根竹子吃到底”的全产业链,争取在生态与产业融合中开拓一片新蓝海,让丛竹青山里“长”出一座座“金山银山”。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李晓、高平、万玛加、王建宏、李晓东、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高源、梅桂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3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