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父亲任泰山郡郡丞,是郡守的助手,在当地有较大的名望。不幸的是,父亲在诸葛亮8岁时去世了,叔叔诸葛玄收留了诸葛亮兄弟。
诸葛玄先带着他们到南昌,后来又带他们到襄阳投奔荆州牧刘表。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下来,诸葛亮和弟弟进了学业堂读书。学业堂是刘表为自己和朋友们的孩子开办的,请了幕僚中最有学问的人授课。对于这个战乱中的学习机会,诸葛亮非常珍惜,他抓紧时间学习古人的经典著述。
当时,战祸连绵不断,曹操的军队和吕布的军队正在鏖战,汉朝的天子汉献帝都不知躲哪里去了。从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中,诸葛亮深切感受到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连贵为天子的皇帝也不能幸免于难。诸葛亮从书本中的知识和长辈们有关国家兴亡的历史故事中,思考眼前的社会变化。
诸葛亮因叔叔的关系,先后结交了不少社会上的能人志士,常常和他们读书吟诗,谈古论今,谈论天下大事,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诸葛亮年纪虽不大,但是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他非常崇拜春秋战国时期辅佐君主的良相管仲和乐毅,希望自己也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
诸葛亮17岁时,叔叔诸葛玄也去世了。叔辈们勉励他不要虚度年华,要多读些书,尤其要多钻研些经邦济世的学问。现在可能用不着,但来日方长,将来一定会用得上的。他听了很受鼓舞,带着弟弟搬到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村,在那里盖了几间茅草屋定居下来。
在这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小山村,诸葛亮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刻苦学习生活。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他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的字义,而是观其大略。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分析当下局势,“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大势”。
十年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从此,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辅佐刘备几乎是无往而不胜,在四川一带建立了西蜀,与东吴、曹魏三分天下。
一千多年来,人们对于诸葛亮的功绩,可谓是褒贬不一,但总体上来说,人们是肯定了他的才华,赞赏了他所做出的贡献。只有极少部分人,对于诸葛亮的功绩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其实无论怎么去评价诸葛亮,他都是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很多的领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而为后人所敬仰。
#分享新生活##热门##感谢头条我要上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