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地道,是通过挖一个洞,埋上炸药,然后把城墙炸开,另外的功能就是运兵。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支撑点公式的发明,就是把火力集中,可以一个连抵挡十个连。
这些都给了王耀南启发,他结合这些形成了地道战。我军地道战最早运用是在中央苏区。
1934年8月中旬,蒋介石命令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率6个师和炮兵团向长汀县的东大门——松毛岭逼进,于是长汀县松毛岭战役打响了。
当时长汀县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都——江西瑞金的东大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国军军事装备非常精良,一线参战的6个师的兵力,每个师1.4万人。 4500支步枪, 324挺轻机枪 ,72挺重机枪 ,108门迫击炮 ,20门75毫米山炮;另外有2个炮兵团,27架飞机,3个飞行大队助战;还有二线三线部队轮番作战共18万人,其中有些师已经全部使用德国装备武装。
抗战时期的王耀南(左三)
实力差距这么大怎么打?于是,王耀南指挥军委工兵营和民兵在松毛岭构筑了大范围的地道。
构筑地道时,当地老百姓十分支持,一万多老百姓在一个月内就在松毛岭地区挖了30多公里的地道。
建立了密密麻麻的地道网,战壕里有猫耳洞、支撑点、机枪、迫击炮形成火力交叉,并布置了五千多个拉雷,两万多个用手榴弹组成的弹雷,地道战、地雷战合一。
9月23日,国民党开始攻打松毛岭,飞机炸,炮兵轰,步兵向前冲,火力密集,但在整个战斗中,红军藏在地道中,损失并不大。反而在攻打中,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被打成重伤,后来被运到南京治疗。
白天打仗,晚上国民党部队扎营时,王耀南就带人把老鼠浇上油、点上火,用竹子把这些老鼠弹到对方阵营,着火的老鼠到处跑,帐篷、粮食都烧了起来。这样的骚扰行动一直在晚上进行,国军白天打仗,晚上无法休息,疲惫不堪,就这样持续对峙了七天七夜。
地道战的效果9月28日,红军开始下令撤出阵地,最后一支部队也在30号撤出。此后阵地无人,但被地道战、地雷战打怕的国民党王牌军在一个多月内都未敢前进一步。直到1934年11月1日,国民党李延年的第9师才占领福建长汀。11月10日,国民党李默庵的第10师占领瑞金。
这次战役牵绊住了敌人主力,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赢得宝贵时间。
这是在红军时期,利用地道战打的最好的一次战役。国军参战部队18万人,红军部队1.1万人,军备简陋,主要以黑火药为主,这样军力悬殊的状况,却能与国民党主力部队对峙7天7夜,地道的运用功不可没。这次战役发挥了地道战的威力,以少胜多,是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在后来进行总结的时候,朱德总司令称王耀南是“地道战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