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韩寒,他执导的前三部电影评分都在7分左右,而且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一份烙印。《四海》也就成了我对于这个略显平淡的春节档最大的期待。于是,出于对韩寒的信任,也出于我想在新年第一天看一些轻松愉快的东西,我选择初一去看《四海》,没想到,韩寒“负”了我。
平心而论,电影的前三十分钟还是很不错的,简单明了地把刘昊然,沈腾,尹正三个人的角色形象立了起来。叙事结构也很清晰,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引出尹正的车队,再搭配沈腾回乡这条线,两条故事线交叉并行推进,除了刘昊然刘浩存在海边漫步谈天说地的一场戏游离于故事之外,其他的情节都很紧凑,层层递进。同时,再配上沈腾贡献的“笑果”,以及那场很精彩的飙车戏(不得不说韩寒还是中国最懂赛车的导演),前三十分钟的观影体验感是很舒适的,如果全片能保持这样的水准,应该还是一部7分往上的电影。
但很可惜,三十分钟后沈腾退场,之后的叙事就散掉了。没错,作为三番的沈腾在三十分钟就没戏份了,后面仅仅露了个脸,电影“含腾量”满打满算也就15分钟左右。同样是沈腾三番的李焕英,沈腾可是出场了半部电影。当然,要是跟同样把沈腾做三番宣传的《日不落酒店》比,那《四海》也配得上良心二字。在沈腾离岛之后,编剧好像突然失去了创作能力(让我看看编剧是谁,哦,原来也是韩寒啊),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情节和莫名其妙的人物,这个我们到后面再细说。这种情况在两位主角离岛前往广州以后,尤为明显。
如果说,在沈腾离岛到刘昊然刘浩存离岛之前这段时间,虽然叙事混乱,但起码还有故事主线,那么在两个人到广州之后,电影就开始不知所云了。男女主角失去了交集,导演也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讲故事,故事与故事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完全是想到一出唱一出。最后,电影在一个荒谬的故事里荒谬地结了尾。
我觉得《四海》的故事除了太凌乱以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脱离现实。南澳又不是什么与世隔绝的孤岛,作为一个会使用手机,会扫码支付的年轻人,刘昊然在不会开宾馆的门以后只是划拉两下就放弃了,他不会查一下吗?正常人谁会坐在宾馆走廊里睡一宿?而刘浩存作为一个从没离开过岛的人,她的学历最多也就是高中,一个高中学历的人去应聘写字楼里的白领工作,能成功只能说明HR有问题。
还有乔杉饰演的游乐场老板,办个演唱会50万都拿不到,居然有能力搞飞跃珠江的大项目,在珠江边上搭平台,还有钱在广州塔上打广告,就游乐场那点容客量,估计把演唱会的收入全砸进去都不够用。就像《小时代》是靠想象来描绘上流社会的生活,《四海》就是靠韩寒想象来刻画底层人民的生活,真实的偏远地区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估计创作者从来没有过调研。想反映现实问题,但创作却脱离了现实。
说完了莫名其妙的情节,下面说一下莫名其妙的角色。《四海》里有很多没有什么用处的角色,他们只是匆匆走个过场,甚至连工具人都算不上。第一个是吴彦姝饰演的奶奶,导演给了几个镜头,就安排奶奶去看雪了,此后再也没出现过,奶奶看雪有什么意象也没提,奶奶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略大于空气。
第二个是冯绍峰饰演的警察,唯一作用是把主角逼去广州。但在警察找到刘昊然时,他一共参加了2次飙车和1次赌博(第一次是尹正参与赌博),这点事可能都犯不上拘役,交点罚款就完事了。但就是这点事,让刘昊然背井离乡,还不能用身份证,整的和逃犯一样。而且就这点事,居然还能让冯绍峰警官专门跑到广州找刘昊然。说起这场冯绍峰特意跑到广州找刘昊然的戏,也是莫名其妙,毫无用处。警官在旁边已经明说了下一步要打击民间高利贷的行为,但男主角还是“机智”地帮放贷人打掩护,糊弄过去了,同时也把自己的钱给他,方便他以后继续向自己要钱。他到底是白莲花还是傻?
以前韩寒电影的一个特点是黑色幽默,但在《四海》里,就只剩下黑色了。尹正和刘浩存兄妹两个是很惨,但很难让人共情。尹正是喝多了自己非要晚上下海游泳,那么大个的船三个人愣是看不见,最后体力不支卷进浪里。刘浩存是自己不会骑挂档的摩托车,却硬要在晚上骑车,而且应该是自己侧面撞上了乔杉的车,看那个凹陷速度也不会低。所以,让兄妹俩以这种形式领盒饭,就算想煽情也煽不起来啊。
最后要说一下《四海》这个名字,我没搞懂韩寒想用这部电影表达什么,也不明白电影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起这种有些抽象的名字,就是要在电影里不断加深它的意象,让观众知道你的内核。但《四海》里只是提了一下四海,就一下。而且最后刘昊然又回到了南澳,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四海”是说南澳四面环海。
我本来以为只要有韩寒在,电影的下限就能保住,但韩寒这次却出乎我意料的翻车了。果然,没有司机能保证永远不出事故,哪怕你曾经是个赛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