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初期小疣体图片(尖锐湿疣)

作者:丛林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疣状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90%与HPV6和HPV11型感染有关。主要侵犯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人可通过非性传播途径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HPV不通过血液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易复发,需长时间反复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尖锐湿疣,该怎样治疗和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诊断

1.危险因素

①性活跃,特别是多个性伴。②免疫抑制的人(如患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等)。③男性包皮过长,而男性包皮环切可降低感染HPV的风险。

2.临床表现

①潜伏期:3周至8个月,平均3个月;

②症状与体征: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等,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肛周、阴道壁、宫颈等。皮损初期表现为局部细小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增大或增多,向周围扩散、蔓延,渐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赘生物。损害可单发或多发。色泽可从粉红至深红、灰白乃至棕黑。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觉痒感、异物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继发感染。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少数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而发生大体积疣,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臀沟,称巨大型尖锐湿疣。

③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的皮肤黏膜表面外观正常,如涂布5%醋酸溶液,可出现境界清楚的发白区域。潜伏感染是指组织或细胞中含有HPV而皮肤黏膜外观正常,病变增生角化不明显,醋酸白试验阴性。

④醋酸白试验:该试验有一定特异性,但假阳性也很常见。局部有炎症、表皮增厚或外伤等时可出现假阳性,慎重生殖器部位的银屑病、念珠菌病也可出现假阳性。

3.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组织病理检查和核酸检测。如果皮损不典型,则需要做组织病理检查以确诊。核酸试验主要用于检测HPV亚型。如临床能确诊,可不做HPV核酸检测,因为对临床治疗无指导意义。

二、治疗

(一)一般原则:尽早去除疣体,尽可能去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减少复发。

(二)治疗方案:

1.患者自己用药:外用药疗效不如医院的物理治疗,因此外用药物只适合于极早期疣体较小者。

可选药物包括:0.5%鬼臼毒素酊(或0.15%鬼臼毒素乳膏):每日外用2次,连续3 天,随后,停药4天,7天为一疗程。可重复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或5%咪喹莫特乳膏,涂药于疣体上,每周3次,用药10 小时后,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药部位,最长可用至16周。

2.医院内治疗:

①推荐方案:CO2激光或高频电烧、液氮冷冻、光动力治疗;

激光或冷冻治疗大多数医院均可开展,但是复发率可高达60-70%。光动力治疗是目前疗效最好,复发率最低的疗法,复发率可降至5%-15%。缺点是费用高,治疗时及治疗后疼痛感强烈,常需口服止痛药。

尖锐湿疣,该怎样治疗和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②替代方案:30%-50%三氯醋酸溶液,单次外用。如有必要,隔1~2周重复1次,最多6次;或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巨大型尖锐湿疣);或皮损内注射干扰素。三氯醋酸溶液适宜治疗小的皮损或丘疹样皮损,不能用于角化过度或疣体较大的、多发性的以及面积较大的疣体。在治疗时应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和黏膜。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1.孕妇

禁用鬼臼树脂、鬼臼毒素、干扰素和5-FU等对胎儿有潜在毒性的药物。尽管有少量孕妇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的病例报道,但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妊娠期疣体生长迅速,建议在妊娠早期应尽早采用物理方法如液氮冷冻或手术治疗。

HPV6,11可能引起“婴幼儿呼吸道乳头瘤病”, 患尖锐湿疣的孕妇所生新生儿有发生该病的危险。如无其他原因,没有足够的理由建议患尖锐湿疣的孕妇终止妊娠,人工流产可增加患盆腔炎性疾病和HPV上行感染的危险性。患尖锐湿疣的孕妇,在胎儿和胎盘完全成熟后和羊膜未破前可考虑行剖宫产,产后的新生儿应避免与HPV感染者接触;必要时需请妇产科和性病科专家联合会诊处理。

尖锐湿疣,该怎样治疗和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频繁复发的病例

少数患者尖锐湿疣皮损会多次复发,对于这些患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疗法。使用激光治疗时应注意及早发现亚临床感染,治疗范围应超过皮损2 mm,深度达真皮浅层。在广泛、彻底去除疣体后,局部使用光动力疗法或咪喹莫特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四、判愈与预后

尖锐湿疣的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并且治疗后6个月无复发者,则判为基本治愈。尖锐湿疣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较高,但通过正确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五、预防

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生殖道HPV感染的危险性,也可以减少HPV感染相关疾病(即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危险性。但HPV感染可以发生在未被安全套覆盖或保护的区域如阴囊、阴唇或肛周。尽管HPV疫苗已在国内上市,但其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有预防尖锐湿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8):598-599.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尖锐湿疣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一)[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5,21(2):172-174.

(本文已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作者介绍

丛林

医学博士,陆军总医院皮肤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主编及参编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2008年因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获个人三等功。

主要擅长: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等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擅长敏感性皮肤,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损容性皮肤病的修复治疗。

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母婴家庭课堂,点击菜单栏“微咨询”,找到医生进行咨询。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初期小疣体图片(与你说说颈部小肉球的那些事)

下一篇: 清账图片大全配文字(什么叫赊账)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