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是百合科萱草属中能开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又称疗愁花、黄草、萱草、鹿葱、鹿剑、宜男、黄花菜、金针菜等。
传说,古时有一男子从军参加部落战争,临行前老母倚在门前为儿送行。男子想到此去生死茫茫,不见归期,老母无人照料,于是在母亲堂前栽下萱草两株,让萱草陪伴母亲度过晚年。《诗经》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引用的就是这一故事。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又叫忘忧草;背就是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后来,游子在远行前都会在母亲堂前种植萱草,让亮丽的萱草花给母亲以精神的慰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孟郊有“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正是这一习俗的写照。另外,由于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教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古人又把它比喻为慈母的音容,并以“萱堂”来借称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这样忘忧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同时也成了我国传统的母亲花。
宋代诗人陈师道曾有诗:“唤作忘忧草,相看万事休。 若教花有语,郤解使人愁。”
生查子
[宋] 晁补之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将母赴赣道西昌
[宋] 文天祥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
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
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
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忘忧草,是母亲的象征。每每看到忘忧草,就想起了母亲的柔韧、坚强。母亲的一生充满着荆棘和坎坷,但她不惧苦难,以坚韧的意志养育了七个儿女。
悠悠岁月,年复一年。人生最难忘记的就是母爱。无论过去多少年,母亲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忘忧草能激励我忘去忧愁,忘去苦难,能让我能像母亲那样永远的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