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

关于【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2、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

1、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

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

2021年6月,张连印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图为张连印在表彰大会上领奖。

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

张连印和村民搬运树苗,前往张家场村北梁山坡种树。

让家乡的荒山荒坡变成“金山银山”

■张连印

1945年1月,我出生在山西大同左云县张家场村一个贫农家庭。4岁父亲去世,6岁母亲改嫁,我随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我到村小学读书。12岁那年,我以第一名的毕业成绩升入破鲁中学。不久后,奶奶病逝。初二下学期爷爷又得了肺心病,卧床不起。为了照顾病重的爷爷,我不得不退学回家。

当时,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我。同学魏宏士说他会瓦工,放假了当小工能挣钱,可以帮我交学费。爷爷是我最亲的人,我必须回去照顾他。离校前,班主任王大国让我写一个退学申请,说我年龄小、成绩好,学校能给我保留学籍,等我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再来上学。我把退学申请交给校长肖海成,他看到申请书写得很有文采、充满感情,一连说了两个“太可惜”。

回村后,我一边伺候病重的爷爷,一边参加集体劳动。因为有点文化,我当过小队记工员、小队和大队会计。爷爷去世后,为偿还爷爷欠村集体的200多元缺粮户款项,我白天参加集体劳动,一收工就在野外拾沙棘树根当柴火烧,割荆条编筐到集市上去卖。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忘记坚持学习,跟大伯学了一手好珠算,跟村里老艺人学习吹拉弹唱。我还给娶媳妇的人家抬过轿子,为的是能吃顿油炸糕。3年后,我终于还清了欠款。

1964年2月,考虑到我是孤儿、生活困难,村干部和公社领导推荐我去参军。经过政审体检,我被批准入伍。19岁的我已经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我就想着到部队早日入党提干,当个雷锋式的好战士。

入伍那天,乡亲们把胸戴红花的我扶上高头大马,把炒好的瓜子、煮熟的鸡蛋塞进我的口袋,敲锣打鼓欢送我。在县里召开的大会上,我被指定代表新兵发言。我现在还清楚记得自己临时编的那段快板:“你们给我戴红花,我把决心来表达,到了部队听党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到部队后,我始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参军第二年我就入了党,第三年提了干,成为部队学雷锋积极分子。

军旅近40年,从一名普通战士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再到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我的成长之路没有走过捷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当战士时我被评为“五好战士”和“技术能手”;当连长、指导员时所在连队被评为“四好”连队;当团长时一心一意练兵备战谋打赢,全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当师长时承担全军军事训练改革试点任务,参加了原北京军区“北国利剑”等重大演习,带领部队承担亚运会安保任务。期间,党组织还推荐我先后到几所军事院校学习,我的成绩都是优等。我一直坚信,只要信念坚定、苦干实干、作风素质过硬,个人的成长进步由组织安排。

那些年,我的心始终在部队,亏欠妻子和孩子很多。妻子王秀兰和我一样出身贫寒,品学兼优,是“老三届”毕业生。1977年恢复高考时她考上大学,但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让我在部队安心工作,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其实我到副营职时她就可以随军,但怕影响我工作,直到我任团参谋长时我们一家才生活在一起。由于我回家次数少,孩子们都不“认识”我。有一次妻子和女儿都生了病,没办法只能托人把儿子张晓斌送到营区。当时我从训练场刚回来,看到一个孩子很眼熟,还打量了老半天,觉得很像我儿子。后来有人告诉我,真是儿子晓斌来找我了。我俩愣是互相没认出来。

2003年3月,面对鲜红的军旗,我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脱下军装,我陷入沉思:退休后我能做些什么?有朋友想给我谋划开个公司,或者给企业当顾问挣点钱,这违背我的初心,我不能干。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想到小时候在张家场村饱受风沙之苦,想到长期开矿采煤给家乡左云县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想到那里是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地区,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回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花自己的钱、出自己的力给家乡做点好事。

一些战友知道我的想法后,劝我到河北石家庄平山县革命老区植树,因为各方面的人和情况都比较熟悉。但是落叶归根,我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忘不了乡亲们当年对我的恩情,最后还是决定带着妻子回到张家场村,植树造林。

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战场”。没有住房就自己盖,没有水就打井,没有资金就找子女和亲友借,没有经验技术就走大同、上北京、赴东北虚心请教。每到植树季,我和妻子早晨5点钟起床,和村民一起带着干粮上山植树,饿了啃干馒头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口自带的凉开水,每天一身沙土一身汗,干到天黑才收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人老了、脸黑了,可苗活了、树绿了,一排排、一片片长成茫茫林海。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干得风生水起、林场建设逐渐步入正轨时,2011年,我被确诊肺癌,要做手术。手术前,我想方设法把这些年种树借子女和朋友的钱都还了。好在手术比较成功,我又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尽管家人一直劝我安心养病,2012年春节刚过,我还是按时回到村里给乡亲们拜年,安排新一年的造林计划。期间,我按时服药、接受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2014年深秋,完成当年植树任务后,我的身体又出现不适症状,肋骨有疼痛感,复查时诊断是肺癌骨转移。我思前想后,没做手术,也没化疗,选择了保守治疗。因为我计划的造林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做了最坏打算,即便生命走到尽头,也要把骨灰埋到种树的树林里。2015年正月十五,我又回到村里,和乡亲们一道扭秧歌、耍社火。乡亲们看到我心里就踏实了。我每天呼吸树林里的新鲜空气,给树苗培土、浇水、剪枝,感到非常幸福。

回乡18年来,我同家乡群众打成一片,大河口、小河口、三台子等村的牛羊倌、村干部都是我的好朋友。逢年过节我都买礼品看望他们,去他们的家吃顿便饭、拉拉家常。这些年,我无论在哪个村植树,都要事先同群众商量,凡是有争议的地块、涉及老百姓的利益,都要征得他们的同意,让他们满意。

2017年8月,我在林场建了“清风林教育基地”。去年经山西省委组织部批准,基地成为右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我被聘为“特聘教授”,接待来自祖国各地的干部培训班。同时,我还应邀赴全省作报告达200余场,把一个老党员的所思所悟讲出来,让大家从我的经历中看到共产党的好、社会主义的好,让大家知道一个共产党员如何尽到自己的义务。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也76岁了。回首过往,我的每一次进步和收获,都是组织培养关怀的结果,都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我从内心里感谢党、感谢人民。我想在有生之年继续当好生态建设的宣传员、绿化荒山的战斗员、森林树木的护卫员,为家乡人民多种树、多做好事,让左云的荒山荒坡都成为“金山银山”,在“第二战场”为党和军队再添光彩!

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

图①:1990年,时任第63集团军某师师长的张连印给参加集团军比武的战士颁发奖章。资料照片

图②:2021年是张连印与妻子王秀兰金婚之年,他们和亲友在张家场村北梁山坡种下500棵沙地柏以示纪念。

图③:2021年6月,左云县东南小学学生到清风林教育基地参观,张连印指导孩子们种树。

图④:张连印(右)与儿子张晓斌在山坡上查看土质的变化。

图⑤:张连印与张家场村腰鼓队的乡亲们在演出前聊天。

追随那个“高大的背影”

■张晓斌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张连印一直是个“高大的背影”。他在部队时工作很忙,我和两个妹妹一直跟着当老师的母亲住在学校一间小宿舍里。直到他任团参谋长时母亲随军,我们一家人才团聚,但家里的日子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我和妹妹总是吃不饱,因为家中总有村里亲戚“路过”,父母还要把粮食省下来接济老家的姥姥和姥爷。我听到过营区里有人议论,说一个团长家怎么会过成这个样子。可父亲不以为意。他历来穿不讲究、吃不挑剔、住不攀比,告诉我们他和母亲从小过的都是苦日子,和老家的亲戚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好多了。

“苦”是我的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能吃苦”是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做人做事的要求。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送给我一个日记本,他在第一页写下一句话:“怕吃苦、不努力,终将一事无成。”后来我去当兵,他叮嘱我:“当兵就要能吃苦,吃不了苦当兵也是个窝囊兵。”虽然他在部队一直担任领导干部,但对我们要求严格,从不搞特殊化。母亲带我们去部队探亲,每次他都把伙食费交给食堂。他调到第27集团军任副军长,母亲随调过来后被分配在石家庄动物园,起初在熊猫馆当售票员,还要负责熊猫馆的打扫。工作繁重、满腹委屈的母亲对他抱怨,父亲却说:“看大熊猫多好,等我休息了也去看大熊猫。”母亲一时哭笑不得,在熊猫馆工作了1年半后才调整岗位。

父亲说,当年他和母亲相亲时,了解到母亲也是家境贫寒,从小养父母四处要饭供她读书,和他这个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的苦孩子“门当户对”,“将来如果离开部队,我俩能一起回老家过日子”。没想到,30多年后,他真的和母亲一起回老家,过得还是“苦日子”。

我们兄妹平日工作都很忙,对父母在老家植树的情况其实了解不多,只是在父亲资金短缺时尽力帮了他一些。2014年,69岁的父亲肺癌骨转移。有一次我看到他皱着眉头、用手撑住肋部,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有点疼。父亲是一辈子没叫过苦、叫过累的人。我突然觉得很愧疚,作为子女对他照顾得太少。我决定自主择业,回老家陪父亲一起种树。父亲嘴上说让我再等一等,工作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我分明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欣慰。

如今,我回到张家场村已经7年了,深深体会到父亲这些年种树的不易,但每一天都能感受他的幸福和快乐。他是真的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乡亲,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从他的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一名党员的初心、一个军人的本色和一个游子的乡愁。他那“高大的背影”,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清晰。我也将紧紧跟随他的脚步,为染绿家乡尽自己的一分力。

我的团长张连印

■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讲师 蔡世廉

我在某师炮兵团任作训参谋时,张连印是我的老团长。他一心专注练兵备战,处处以身作则,是我们心中的老大哥、好团长。

1981年8月,我们团在山西某地随师部进行合练。演习中,我团担负师炮兵群作战任务,正式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前要进行2次预演。第一次预演,因为不进行实弹射击,个别干部的准备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张团长检查时,发现某连的2门火炮,没有按实战要求配置在规定炮位,炮口几乎顶住了土坎。他马上对该连阵地干部进行严肃批评,要求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全团。会上,他严肃指出,演兵场就是战场,非实弹火炮阵地也必须按实战标准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训练课目都必须符合炮兵战斗条令规定,按实战要求去准备。此后,全团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军事训练年年被评为先进。

第二年秋天,我们团在山西盂县一个村子附近驻训,分散住在老乡家。乡亲们非常热情,腾出自家最好的房子给我们住。驻训期间,部队发扬优良作风,做到“缸满、院净、电费清”。驻训结束,全团在村边公路编队完毕,正准备出发,一名干部匆匆跑来报告,3户老乡家里暂时找不到人,电费无法结算。有些干部说没结就没结吧,也没多少钱,我们每年都来驻训,下次再说。张团长认为,钱是小事,军民关系事大,一分钱也不能少。他命令这名干部带车找到3户老乡,逐家结清电费,再赶上部队返回营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我们团和驻地群众的关系更加融洽,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关系更加巩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山西省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 池恒广

因为工作关系,从2013年开始,我与张连印将军有过很多交集。9年时间里,我见证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成果,更领悟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

张连印常对我说:“都说落叶归根,我回来植树,是想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和乡亲,尽我所能让家乡环境好起来。”他植树造林不要林权、不要地权,全部无偿交还集体。他的心中总牵挂着乡亲,每年中秋节都要去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和80岁以上的村民。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左云县福利院看看那里的孩子,给孩子们讲自己苦难的童年,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做人要能吃苦、肯吃苦,要对生活有热情、对未来有信心,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几年,绿化荒山的同时,张连印还义务作报告200多场,很多老干部听完报告都发自内心地说,向张连印学习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就算不能像将军那样做大事,也要多做些有益社会和身边人的小事。在他的带动下,左云县党政机关、驻地部队和很多社会团体每年都到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大家都被他不忘党恩、情牵故里、绿化荒山的事迹深深打动。他的那句话也引起每个人的思索——

“人这一辈子很短,经受的考验很多。对党员干部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地位,能不能把为人民服务、为党奋斗终身的誓言践行好。”

(本版稿件由特约记者周仁、刘松峰、苗鹏,通讯员曹强、陈荣翔、李克强、步丰峰、刘诗扬、刘立国、田卫国、刘擎、彭纯伟整理,照片除资料照片外由丁美宁、杨三军、巩弈辰摄)

来源:解放军报

2、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

抗美援朝十大名将

1950年10月,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政策,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出国参战,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志愿军战士在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后,终于将侵略者打回到谈判桌上,为此,我志愿军战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其中有十位高级将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以下是根据他们牺牲的先后顺序排列。

胡乾秀: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0年12月

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薛剑强:志愿军39军116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1年1月

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涟水县县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团长。1950年,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以他年轻的`生命染红了中朝两国友谊的花朵,牺牲时年仅30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纪念他的不朽功勋,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蔡启荣:志愿军12军35师副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5月

1919年生,13岁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6纵17旅49团团长,淮海战役后改编为35师103团,任团长,师长是李德生,抗美援朝爆发后,任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1951年5月17日在朝鲜战争中壮烈牺牲。

王珩:志愿军炮兵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7月

1912年3月出生在河北任丘市辛中驿镇北辛中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0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到冀东保安队任分队长,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八路军营长、作战参谋、八路军第3纵队冀中军区29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13军分区12团参谋长、热辽纵队混成旅旅长、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参谋长后兼锦州卫戍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副旅长、东北炮兵司令部第1指挥所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1师第一副师长、炮兵8师师长等职。1951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率部开展整训期间突发急性病,并患伤寒症,于7月24日不幸逝世,时年39岁。

吴国璋:志愿军39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1年10月

安徽金寨人,1929年商城起义爆发后,参加童子团,翌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旅政治部干事、纵队组织股股长、冀鲁豫军区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团长,东北民主联军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1949年被派往越南,参加援越抗法战争,任军事顾问团顾问。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志愿军39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参谋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1951年10月6日在朝鲜作战中牺牲。他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年轻副军级干部。

罗春生: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6年生于江西吉水,中国共产党党员。14岁参加革命,曾历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独立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独立第三团副团长、警备第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辽东军区警卫团团长、独立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通化军分区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十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第一二零师师长、第一一八师师长,1952年5月15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汤景仲,志愿军40军11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7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孙家集街道汤家庄。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八支队分队长、骑兵连警卫连连长、山东一旅四团三营副营长、十一团一营及鲁中四团一营营长、特务团团长、东北二十一旅二十二团副团长、三纵八师二十二团团长、七师二十团团长、一一八师参谋长等职。1952年5月1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时年35岁。

李湘:志愿军67军军长,牺牲时间:1952年7月

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军长,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美军被我军打的节节败退,竟丧心病狂地违背日内瓦公约,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军长不幸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于1952年7月8日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间,时年38岁,他也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李湘将军的墓地位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蔡正国:志愿军50军代理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2月

江西永新人,幼时读私塾3年,后因家贫辍学赴莲花学木匠。1929年,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副军长、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12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饶惠谭:志愿军23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3月

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13岁参加红军。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湘鄂赣军区特务营连长、营指导员、新四军2旅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华野6纵16旅副旅长、33军99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淮县战役、周村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23军参谋长、副军长,1953年3月,23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轮番轰炸,饶惠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8岁。

抗美援朝十大名将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抗美援朝的五大战役是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历的五次大的战役。这五次战役从1950年开始到1951年结束。这五次战役锻炼了志愿军的意志同时也给美帝主义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战役

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受进入交兵。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根,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理,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超出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消灭。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行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英勇地进攻,获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成功,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之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役

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4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毛病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气力,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企图占据全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阵线推动到平壤、元山地区。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行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行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消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少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酷寒气温,艰苦战役,克服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光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之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改变了战局。

第三次战役

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斟酌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行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行突击。作战中,经急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行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范围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动80至110千米

第四次战役

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用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行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痛,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理,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酷寒季节,工事构筑不容易,食粮缺少,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团体;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行反突击。东线反突击获得了成功,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阵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每天前进不到1.5千米,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豫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役

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早发起进攻战役。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本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战役的基本指点思想是,以一部份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全部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消灭之敌实行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消灭敌人。战役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行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动50余千米,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剂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团体向东线之敌实行主要突击。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消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此阶段消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敌及时以战役豫备队梗塞了缺口,构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志愿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缉获了敌大量物质设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抗美援朝十大名将

1950年10月,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政策,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出国参战,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志愿军战士在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后,终于将侵略者打回到谈判桌上,为此,我志愿军战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其中有十位高级将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以下是根据他们牺牲的先后顺序排列。

胡乾秀: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0年12月

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薛剑强:志愿军39军116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1年1月

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涟水县县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团长。1950年,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以他年轻的`生命染红了中朝两国友谊的花朵,牺牲时年仅30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纪念他的不朽功勋,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蔡启荣:志愿军12军35师副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5月

1919年生,13岁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6纵17旅49团团长,淮海战役后改编为35师103团,任团长,师长是李德生,抗美援朝爆发后,任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1951年5月17日在朝鲜战争中壮烈牺牲。

王珩:志愿军炮兵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7月

1912年3月出生在河北任丘市辛中驿镇北辛中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0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到冀东保安队任分队长,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八路军营长、作战参谋、八路军第3纵队冀中军区29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13军分区12团参谋长、热辽纵队混成旅旅长、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参谋长后兼锦州卫戍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副旅长、东北炮兵司令部第1指挥所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1师第一副师长、炮兵8师师长等职。1951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率部开展整训期间突发急性病,并患伤寒症,于7月24日不幸逝世,时年39岁。

吴国璋:志愿军39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1年10月

安徽金寨人,1929年商城起义爆发后,参加童子团,翌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旅政治部干事、纵队组织股股长、冀鲁豫军区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团长,东北民主联军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1949年被派往越南,参加援越抗法战争,任军事顾问团顾问。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志愿军39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参谋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1951年10月6日在朝鲜作战中牺牲。他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年轻副军级干部。

罗春生: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6年生于江西吉水,中国共产党党员。14岁参加革命,曾历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独立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独立第三团副团长、警备第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辽东军区警卫团团长、独立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通化军分区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十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第一二零师师长、第一一八师师长,1952年5月15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汤景仲,志愿军40军11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7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孙家集街道汤家庄。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八支队分队长、骑兵连警卫连连长、山东一旅四团三营副营长、十一团一营及鲁中四团一营营长、特务团团长、东北二十一旅二十二团副团长、三纵八师二十二团团长、七师二十团团长、一一八师参谋长等职。1952年5月1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时年35岁。

李湘:志愿军67军军长,牺牲时间:1952年7月

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军长,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美军被我军打的节节败退,竟丧心病狂地违背日内瓦公约,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军长不幸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于1952年7月8日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间,时年38岁,他也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李湘将军的墓地位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蔡正国:志愿军50军代理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2月

江西永新人,幼时读私塾3年,后因家贫辍学赴莲花学木匠。1929年,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副军长、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12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饶惠谭:志愿军23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3月

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13岁参加红军。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湘鄂赣军区特务营连长、营指导员、新四军2旅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华野6纵16旅副旅长、33军99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淮县战役、周村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23军参谋长、副军长,1953年3月,23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轮番轰炸,饶惠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8岁。

本文关键词:世界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抗美援朝十大名将简介,中国唯一七星上将,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排行榜,最漂亮的上将夫人。这就是关于《石家庄二十七军军长,抗美援朝十大名将(满目青山夕照明——听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和身边人讲述老兵的家国情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天蝎座是土象还是水象,哪些星座是水象星座(分开越久、复合几率越大)

下一篇: 相敬如宾说难听点就是,婚姻中一方不愿意沟通(感谢盛明兰,重塑了我的婚姻观)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