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 3d显示器为什么停产了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2010年前后,3D电视概念很火爆。最近两年,很多电视已经不支持3D功能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3D技术并不成熟;二是因为市场对3D功能的需求并不迫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3D技术并不成熟;二是因为市场对3D功能的需求并不迫切。
在实际应用中,电视的3D功能是一个非常鸡肋的功能,也是一个用户体验有些糟糕的新技术。不可否认,在传统的电视中引入3D功能后,观看体验确实有了很大提升。然而,要想通过电视观看3D内容,消费者还需要带上一个叫3D眼镜的东西。如果消费者有近视或老花眼的问题,要在自己的眼镜上,再加装一个特殊镜片,确实麻烦。
在实际应用中,电视的3D功能是一个非常鸡肋的功能,也是一个用户体验有些糟糕的新技术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目前3D片源非常少。真正的3D内容,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目前,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按照2D技术规格制作的。曾有业内人士透露,一部3D影片的制作成本,要比传统影片的制作成本高出5倍以上。目前很多3D内容,大多是用软件转换成的3D内容,并非原生态的3D内容。这种转换出来的3D内容,视觉体验还是有点差的。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目前3D片源非常少。真正的3D内容,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
片源少,用户体验差,这些因素都是3D电视普及的障碍。最近一年多来,AR和VR概念的兴起,这些新兴技术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利用AR或VR,可以轻松实现3D观看的效果。有了更成熟的技术,3D电视被淘汰亦是必然。
最近一年多来,AR和VR概念的兴起,这些新兴技术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3d显示器为什么停产了
技术不成熟。3D主要有三种技术,红蓝技术已经淘汰,主动快门技术对显示器要求太高,至少需要120Hz的刷新频率,间接提升了用户组建3D平台的成本。光学偏振3D显示对录入、解析及输出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影片等摄录环境以及游戏所需要的兼容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民用桌面显示领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所以也就慢慢的停产了。2009年以阿凡达为首火爆异常的3D电影让显示器厂商看到了商机,3D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给沉闷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众多厂商一涌而上,各自推出了许多3D显示器。配合推动这些显示器的发布,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各种推广活动,进一步造就了3D显示器的火爆。万万没想到,3D显示器的火爆竟然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消费者对3D显示器抱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能接触到的3D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实际上3D显示器的销量却一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