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2.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3. 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4.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5.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6.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7.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8.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9. 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10.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11.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12.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如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13. 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14.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15. 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2.谁知道林语堂写的有关文化方面的句子
林语堂的句子.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同样种桃,有人为了吃桃子,有人为了赏桃花,这就分野出农民和诗人的两种心境。
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在我看来,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不管她的法律地位如何。
男人自然希望自已的太太兼具西施的姿容,雅典娜的智慧,慈怜的母性,荡妇的肉欲。
我们发现一对男女在一起至少可以生出三样东西:一是婚姻,二是孩子,另一个是烦恼。婚姻只能生一个,孩子可以生几个,而麻烦则是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
所谓情调,就是调情反过来念
3.林语堂《秋天的况味》5个佳句赏析,谢谢,一定要快
1.“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这里的意味指没有春天的生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林古气充满磅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味,不单以葱翠争荣。
2..“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萧杀,是凄凉”,孤独.苦痛。(2)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红叶,是荒林”,离别的伤感。(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萧杀,是凄凉,是荒林,是萋草”,羁旅愁思。
3.“正得秋而万宝成”林语堂的秋有着豁达的人生观,他的《秋天的况味》制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氛围。
4.一烟在手,独对黄昏,在一片宁静、惬意的氛围中,林语堂的思绪如白色飘渺的烟雾,悠然地飘忽着,如无缰的野马,秋的温润便在心中悠悠无羁地荡漾开来,秋成了代表成熟的内蕴、古色苍茫的过来人,成为烟上的红灰,又如又老又醇的酒带一股熏熟的温香,散发着一种纯正的意味深长的气息。秋被比作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
5.文章最后感叹到人们常在意春天的美好,却总忘记秋天的“华丽、恢奇”。这句点睛之笔使文章发人沉醉,韵味意长。
4.林语堂作品中有成语的句子20句最好是同一本的
一定要采纳啊!!!!!!! 1,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2、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悠闲的情绪 3,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4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5,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
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荣。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6,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
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7,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
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8,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
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9,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
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10,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11,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12,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余下的季节只有冬。
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
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
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 13,能闲世人之所忙者ؤ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人莫乐于闲ؤ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ؤ闲则能游名胜ؤ闲则能交益友ؤ闲则能饮酒ؤ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ؤ孰大于是إ 14,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أ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15,我们的身体终会死ب不可逃避的后果ة我们不免一死ب我们都有一个肚子ب我们有强壮的肌肉ب我们有一颗喜新厌旧的心 16,苍田青山无限好ب前人耕耘后人收ت寄给后人且莫喜ب更有后人乐逍遥 17,我相信一种注重无忧无虑、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ة一定会劝我们脱离一种太匆忙的生活和重大的责任ة因而使人减少实际行动的欲望。
读者我倾心于这种字里行间的神往ة然现今世间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亦是难之又难ة吾愿这句话不是推行一种玩世ب而是对生活冷静思考的智慧 18,盛名多累ب隐逸多适。杜甫称为“江湖客”ب东坡ئ轼ا诗的“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ب陶渊明诗的“夕露沾我衣与鸡鸣桑树颠”是隐逸在乡间的农夫生活ب平民化的浪漫ب即说这种悠闲的生活ب所费是不多的。
19,之所以人类如要生活ب必须把这尘世当尘世看ب而非生出很多空想的世界来ب好像人生又是一首诗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ب粗拙的青春时期ب用热情、愚憨、理想、野心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ب后来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ب性格圆熟ب有了较宽容较慈和的态度ب至最后生命火光的熄灭。这是美满的办法ب 20,到了生命的某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回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不在于如何生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与拼命奋斗,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贮藏,等待眼前的冬天.。
5.林语堂散文的优美段落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苏东坡传》
6.谁知道林语堂写的有关文化方面的句子
林语堂的句子.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同样种桃,有人为了吃桃子,有人为了赏桃花,这就分野出农民和诗人的两种心境。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在我看来,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不管她的法律地位如何。男人自然希望自已的太太兼具西施的姿容,雅典娜的智慧,慈怜的母性,荡妇的肉欲。
我们发现一对男女在一起至少可以生出三样东西:一是婚姻,二是孩子,另一个是烦恼。婚姻只能生一个,孩子可以生几个,而麻烦则是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
所谓情调,就是调情反过来念。
7.帮忙给这个美文的好词好句作鉴赏评论..林语堂
许多名家笔下的秋大多为悲凉、凄惶、萧瑟、肃杀,而林语堂笔下的秋却独具一番宁静深远的况味。
秋是丰硕、成熟、收获的季节,可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细节的意味,有一种漫无边际的感觉。
一烟在手,独对黄昏,在一片宁静、惬意的氛围中,林语堂的思绪如白色飘渺的烟雾,悠然地飘忽着,如无缰的野马,秋的温润便在心中悠悠无羁地荡漾开来,秋成了代表成熟的内蕴、古色苍茫的过来人,成为烟上的红灰,又如又老又醇的酒带一股熏熟的温香,散发着一种纯正的意味深长的气息。秋被比作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
整个文章毫无绚烂之彩绘,但笔锋过处浓情四溢,透出浓阳袭人的醇美与丰厚。“人的一生无论成败,他都有权休息,过优哉优哉的日子”,林语堂这一人生格言在文中洒脱地飘逸出来,人生之秋的丰厚,人之生命的厚重底蕴在林语堂的笔触下从容潇洒,充满了睿智。
“正得秋而万宝成”林语堂的秋有着豁达的人生观,他的《秋天的况味》制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氛围。
人的生命之秋从来不应落寞、凄凉,生命底蕴的积淀浓缩、厚积薄发,秋天的收获还会不辉煌、不绚烂多姿么。
8.苏东坡传林语堂摘抄50字左右
苏东坡好句摘抄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是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饱墨之光。
在势如奔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边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苏东坡好段摘抄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
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天下之理,戒然后有慧,盖慧性圆通,必从戒谨中入。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也。
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满是晶莹的小水珠。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发出清脆的潺湲之声。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
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
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
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
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
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
“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
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
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
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
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
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