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无心外之物,世上无心外之礼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原文】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响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评析】
这段谈到了阳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独立于意识而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阳明说,“意之所在便是‘物’”,纵然大千世界有森然万物,但只要没有进入我的“意”,便皆不能称之为物。铭记!
“《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此又涉及阳明学的另一重要名词“格物”。“格”字“是去其心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格”即“将不正的给扭转为正”,“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就是格物。为什么“格物”这么重要呢?因为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2.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
B 试题分析:考察王阳明的心学和智者学派。
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与材料思想类似。
故选B。ACD三项都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纠正。
点评: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时期的重要的哲学派别,研究的是人和社会,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但是其学派否定真理、美德等客观标准,对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3.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句话出自复明代全才王阳明,在现在保守死板的课本里或许你会被课本告知,这是制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不可取,是一种感知到的才是存在的思想,将感知与存在等同起来了。但是要真正知道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远非表面的肤浅释义所能诠释的,虽然我的理解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大抵是如此的,意思是说,花的存在,在我还没有见过时它在我心之外,是因为我不曾知道她,她也不曾邂知逅我,但当我看到了她,知道了她的存在,于是她便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开始关心她的花开花落,关心她是否安好。也就是说花是作为“我”的对象而存在时,对我来说才有意义,“我”就是主体,“花”是客体,离开了主道体的客体,对我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