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平均海拨900米,茶区森林覆盖率达80%。常年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属典型的喀斯特溶山区,丘陵、沟谷密布、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
“凤冈锌硒茶”产自于这片特殊的土地上。
历史渊源
凤冈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的在他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八之出中记述:“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证,夷州治所就是今凤冈县绥阳镇。宋代《华阳国志》中记载:“平夷产茶蜜”。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贡”。清代《梅移随笔》也有“龙泉产云雾芽茶,色味双绝”的说法。其中的夷州、思州、龙泉,都是指遵义市凤冈县一带。
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凤冈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采用“猪—沼—茶—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海拔适宜的高山和丘陵地带,建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树(花),茶林相间”的生态茶园17.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6万亩,2008年产量2500吨,茶业综合收入3亿元。2004年,凤冈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授予“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
截至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40.2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8万亩,有机茶园3.18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金观音、黄观音、龙井长叶、龙井43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达100%;是贵州省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共有大小茶叶加工厂278家;注册商标86个,中国驰名商标一个,贵州省著名商标11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5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18家。茶叶产量达1.98万吨,实现产值22.8亿元。
产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