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的号码,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采取正确防范措施,保护个人财产安全2、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1、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采取正确防范措施,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个人信息,其包括内容较多,有些是可以公开的,例如,姓名,就是让别人能在众多人中区分开彼此的;但也有些个人信息是应该严格保密的,避免被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实施犯罪行为。特别是个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防范财产免受损失的一条重要防线。
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防范措施直接影响到个人财产的安全。
1.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2.查寻贷款信息。在知道个人信息确实被他人盗用后,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核对个人名下是否具有贷款信息,是否被冒名开办公司企业。查明被盗用方式后,采取必要措施取销名下贷款或者企业。
3.获取报案回执或者登报声明。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报案回执,用以证明个人信息曾经被盗用过。登报声明的目的也是具有证明个人信息曾经被盗用过。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当个人重要的信息被他人盗用,知道盗用者相关信息,而实施盗用者又没有达到承担刑事处罚责任标准,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从而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2、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
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
报警不想泄露自己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护。报警必须实名制,因为报警是不可以匿名报警的,但是报警之后警察会保护报警人的合法权益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于2021.03.01实施
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
报警不想泄露自己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护。报警必须实名制,因为报警是不可以匿名报警的,但是报警之后警察会保护报警人的合法权益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于2021.03.01实施
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
一、个人信息泄露怎么报警?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
二、个人信息泄露的解决办法?
(一)更换账号。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二)更改重要的密码。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三)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四)律师起诉。
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收集证据。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六)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七)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三、安全现状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1]
从某漏洞响应平台上收录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露,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
导致大量数据泄露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
“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四、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基本信息。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设备信息。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社会关系信息。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
6.网络行为信息。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本文关键词: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的号码,最安全的匿名举报方式,网上报警中心24小时在线咨询,打110报警第一句怎么说,12345匿名举报能查出来是谁。这就是关于《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怎样报警还不泄露自己的号码(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