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生 > 内容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关于【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空谷幽兰 | 终南山真正的隐士,都过着怎样的生活2、隐士的天堂散文

1、空谷幽兰 | 终南山真正的隐士,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2019年看的一本书《空谷幽兰》,第一眼看到书名差点弃了,看简介是讲隐士的,翻开看看吧,居然还挺有意思。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作者比尔·波特是外国人,喜欢佛教,翻译了一些佛学著作,在台湾待过几年。他去西安,深入终南山,去寻找还在里面生活的隐士。

中国的隐士有几种:佛教隐士、道教隐士、文人隐士。

中国的隐士还有等级: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关于等级的那句应该是中隐或者大隐的人说的。毕竟真的隐入深山的人,是物理和心灵上的双重隐士,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有些甚至不认识什么字,只是修行。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这么高的自我美化能力。修行就是要安静,而不是面对尘世的污浊却能保持清静悠远的心境。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比尔翻了很多座山,见到为数不多的隐士。

他们要么住在茅草房,要么住在土砖房,比较少数能住在庙里。

他们很少下山,自己种菜、种水果、种树,靠果子卖钱。他们花的钱很少,一天大多吃两顿,有时候需要家里人接济。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他们不喜欢人多,有时候寺庙香火旺一些,他们就离开,去更远更安静的山里。

他们每天花很长时间打坐,思考他们的禅或者道。留在山上的隐士都比较老了,出家几十年了。

他们承认生活很苦,也觉得这样的苦是必须的。

他们都觉得山上的隐士越来越少了,无论是自己建房居住的还是庙里的。

他们讲的话都很有道理,也许禅、道本来就是有道理的。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我没想到我会对这样一本书产生共鸣,我没有信仰,对佛、道、神也丝毫没有研究,但就是看进去了。

可能作者那种寻找的执着打动了我。前两年终南山很火,我也嚷嚷着要住到山里去,但也只是嚷嚷。谁还没有一个离开现实,归园田居的想法呢,但其实你连那个事情的本质都不了解,更别说付出行动了。

可能是山上的隐士打动了我,这样抱着纯粹目的的人太少了。包括我自己,我很不纯粹,甚至有点急功近利。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当游记也好、猎奇也好,会有所收获。

最后将把书中的一些段落分享给大家,希望引起一点阅读的兴趣。

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

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

(这一句地产文案可以拿去用了。)

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终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

隐士就这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

第二章 月亮山

中国最早的宗教通过“不死”的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月亮的盈亏体现出来的——在生死之间的暗河上架起了一座桥,而昆仑-终南这一山脉,则是这个宗教的神秘核心。

第三章 举世皆浊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求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六章 登天之道

续洞:在禅宗里,我们不停地问,谁在念佛。我们所想的一切就是,佛号是从哪里升起来的。我们不停地问,直到我们发现自己出生以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禅。我们一心一意地坐着。如果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它到哪儿,我们都跟着它,直到最后心变得安静下来;直到无禅可参,无问可问;直到我们到了这种境界,不问而问,问而无问。我们不停地问,直到我们最终找到一个答案;直到妄想消尽;直到我们能够吞下这个世界,它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但是这个世界不能吞掉我们;直到我们能够骑虎,而虎不能骑我们;直到我们发现了我们到底是谁。这就是禅。

第七章 云中君

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以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经中说“离相即佛”。我们都有佛性,我们都注定要成佛。但是成佛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你必须修行,然后才能觉悟到你的真性、你的本来面目。

志诚继续道:“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一旦你的心很清净,你就能理解业。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种下佛种,你就会得到佛果。重要的是要诚实。如果你不诚实,你永远也不会成就。你知道,我只是一个山人。我只是把话串在一起,它们并不一定有什么意义。给你的土豆来点儿热辣椒吗?”

第八章 朱雀山

修行人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都应该指向同一个目标。他们不参与闲谈或无聊的活动。这不仅仅是我的观点,也是禅宗师父们在禅堂里所开示的内容。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真修行的人太少了。至于我自己,我不怎么修行。我晚上打坐,白天干杂活儿。我只是在照管这座庙。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此时她正倚在院墙上,在春日的阳光下,为将来的冬天织一顶帽子。

(这一句深深打动我,无论是字句呈现的画面感,还是春日与将来、阳光与帽子形成的希望与温暖。)

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

公元8世纪,在高官和隐士之间,开始真正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在整个传统的中华文明的余下的很多个世纪中,以多种形式得到了延续。实际上那个时候,这种关系已经很古老了。但是8世纪的时候,这种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有意识地把隐居在乡村作为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手段。唐朝的时候,这种吸引朝廷注意、从而弄到一个官位的方法变得如此流行,以致人们称它为“终南捷径”。

第十二章 大道入塵

佛教徒和道教徒走的是同一条路。他们只是做着不同的梦而已。从本质上来讲,佛教和道教是一样的。

文中所有的图片来自Pexels、Unsplash,感谢网站上摄影师们的无私分享。

2、隐士的天堂散文

隐士的天堂散文

曾经幻想沒准有一天要过上这样的日子——

茅屋微风过,竹香穿鼻来。

月下听松涛,鸡犬远还近。

清晨调素琴,流波动光影。

这只是幻想中的景致,也许久远的山居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被理想化的憧憬。

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在找寻其中的意义:他们是极端的理想主义和极简生活的践行者吗?是遵守先师先哲而找寻生命真谛、保持恒久信仰的一群坚守者吗?

几朵白云,半亩方田,一把锄头,半间茅屋,几杆修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世人大多认为纯粹的田园生活只会在中国古代才存在,然而我在岳麓山和紫云山与这些隐修者相遇,才得知,这里两千年来就有隐在此修行,在高山之巅,在云雾深处,香火不断,诵念不绝。他们远离都市,与青山朗月为伴,听风观雨,随着四季的变更,过着自然随心的田园生活。吃着简单食物,占据最小资源没有身份、资产,甚至淡化血缘,简单生活,将心中杂念剔除干净,坐下来让身心舒展开来,将心灵仔细守护安放好,平稳顺和地度过余生。他们对自我心性与自由有着强烈的渴望,在世俗生活中自发地抵达一种诗意的生活。

相传古代的智者老子曾驻足在临洮岳麓山达三年之久,他教导人们养生炼丹修习,最后在此羽化。有史以来,隐士们就已经存在,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其一生对山水自然的理解和体悟,期望追回到远古时期。他们依然遵守着先祖们——也是他们的导师们教导他们的生活准则,隐士们很好地将这种生活的精髓保持了下来,我们很可能低估了这种田园生活的既有价值。

王道长是我碰到第一个隐士。他在山上己经静修40多年了,据说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人在此山洞隐居修行。现在的山洞四壁,依然留有历年烟火熏黑的痕迹。门外狭窄的空地搭建的木板上晾晒着大量的萝卜丝和粉条,大概是准备做萝卜拌汤用,已备冬日之需。

在山洞旁的茅屋里,简易炉膛的火苗窜上来,锅里的土豆还未煮熟,70岁的王道长一边加着松枝煽着火,一边招呼我坐下。他的.几名弟子这时从山下回来,傍晚十分,他们几人沿袭着以往的功课,点燃油灯,上香,叩首,念诵道德经。

从小土屋出来,对面山峦被一丛丛刚冒出嫩芽铺满枝头的浅绿色柳树,装点出勃勃生机,间或有野杏树开着粉色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向山洼撒下片片花瓣。王道长走到山坡前,逆光下面我而站,谈笑风生,笑起来仅剩的几个门牙和眯缝的双眼,憨态竟像三岁孩童般纯真动人,无一浮尘。天地不老,岁月常青。我体悟到先哲们的精神依然在这历史时空中永恒长存。

我们聊天,头顶清澈的天空,薄云被长风撕拉成片片羽毛般,轻盈的浮云向西天飞飘而散,美好现世转瞬即失。此刻即彼时,瞬间即永恒。古人也曾在此感念天地之悠悠,独享山居生活的清逸吧。

几千年过去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对修道的人来讲,“道不变”。今天他过的这种生活几乎和两千多年前毫无二致。山下挑水,上山开田种莱,念诵道德经,坚持内观自省,感受四季阴晴,静听内心感受,体会先哲们的哲学精髓。物转星移,唯有此心不变,时间成为万物最终的守候和见证者。

月牙升起,头顶天空湛蓝幽深,我沿着山上一条名曰“刀脊梁”的狭窄小路而下,两边是深深的红土沟壑,以及长在悬崖上的绿柳野山杏,经久不息的呼啸山风从冬刮到夏,也从我的背后吹过,让刚才的热汗有些收起,令人爽快无比。离县城仅仅10多公里的路程,在徒峭的山顶,这里俨然成为世外桃源,人间天堂。这儿离纯净天然最近,离人的真性最近,也离多年前的先哲的思想最近……

本文关键词:隐士的文章,送给天堂姐姐的散文,通往天堂的电话散文,打往天堂的电话散文,想念天堂的父亲散文。这就是关于《隐士的天堂散文,纪念天堂的父亲的散文(终南山真正的隐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sci论文润色哪家好(sci论文润色修改找哪个公司好些呢)

下一篇: 小学生防溺水六不一会,小学生防溺水六不一会演讲稿(防溺水安全提醒“六不一会”)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