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宫课堂在哪看】,天宫课堂回放完整版,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直播丨“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课啦2、天宫课堂在哪看1、直播丨“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课啦
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四次进行太空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演示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太空授课活动还包括介绍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样本采集操作。
本次授课的地面主课堂设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同时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设置了3个地面分课堂。
2、天宫课堂在哪看
天宫课堂在哪看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15时40分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哪看?
直播入口1:点击进入
直播入口2:点击进入
天宫课堂第一课讲什么内容?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失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环节
天宫课堂在哪看
叮铃铃~“天宫课堂”开课啦!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在太空进行授课。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没赶上直播,课代表小编带你一起“划重点”!啊!这就是太空此次授课共分为太空地理课、模型课、美食课、物理课、专业课和生活课。由王亚平担任主讲,叶光富担任助教,指令长翟志刚则客串了一把太空摄影师。
这次太空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并且实现了天地互动,同学们在实时视频提问和回答中学习到了难得的物理知识,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很多同学就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用电问题进行了提问:空间站的电是从哪来的呢?
空间站的电从哪来?其实,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航天员生活和科学实验所需的能源都主要由电力供应,空间站的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太阳电池翼和储能电池构成。天宫空间站共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梦天”实验舱Ⅱ组成,而每个舱段都分别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翼。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航天专家此次在太阳能电池翼上进行了创新。仅用国际空间站一半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的供电量,超过了国际空间站的总供电量,将光电转化率从14%大幅提升至30%。
原来,这是因为我们的航天专家首次在空间站上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柔性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相比之前神舟、天舟、天宫一二号等航天器采用的刚性、半刚性太阳能帆板,这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翼折叠体积更小、展开面积更大,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天和”核心舱双翼展开面积可达134平方米,发电功率为18千瓦。全部收拢后厚度极薄,仅为大约一本书的'厚度,为刚性太阳翼的1/15。另外,两个实验舱共配备了4对柔性太阳能电池翼,每个单翼翼展约30米,比核心舱的面积更大。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遮挡,两个实验舱发射后也能为空间站额外提供36千瓦的发电功率。在满足舱内所有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完全可以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的日常生活。在光照区,太阳电池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整舱使用,同时为锂离子蓄电池储存能量。在太阳无法照射的阴影区,蓄电池负责为整个舱体供电。电池采用陶瓷隔膜, 具备良好的防止内部短路性能;同时,电池组内使用阻燃材料,防止因高温引发燃烧,非常安全。
天宫课堂在哪看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15时40分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哪看?
直播入口1:点击进入
直播入口2:点击进入
天宫课堂第一课讲什么内容?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失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环节
本文关键词:天宫课堂在哪看回放,天宫课堂心得感悟,天宫课堂作文600字,天宫课堂在哪看可以抽奖,天宫课堂在哪看手机。这就是关于《天宫课堂在哪看,天宫课堂回放完整版(直播丨“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课啦)》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