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民国的元年表示的是哪一年,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是怎样庆祝的?2、民国元年是哪一年:民国的元年表示的是哪一年1、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是怎样庆祝的?
开国大典两个月后
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节日
1950年元旦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对当时的四亿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而言
这个新年是真正意义上的“除旧布新”
中国自有历史以来的新纪元从此开启
几千年封建主义统治
100多年的帝国主义统治被推翻
人们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
建设自由幸福的生活
人民庆祝元旦
1
“元旦”的由来
人民的节日
元,谓“始”
凡数之始称为“元”
旦,谓“日”
“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元旦”一词古已有之
通常指的是“正月一日”
但古时的“正月”并不统一
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
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以冬十月为正月
汉武帝以春一月为正月
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正月一日”还有“元正”
“元辰”“元春”“元朔”等多种称呼
公元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满清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
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
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
但并未称为“元旦”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在就职誓词中
他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
此后,人们便称
公历1月1日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即我们所说的阳历或公历
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
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前后
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
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
并列入法定假日
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2
人们尽情地
为解放而欢呼
1949年
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
这一年所取得的胜利
比人们所预料的要大得多、快得多
新华社发表的新年社论
《完成胜利巩固胜利》中
用4个“这一年”
对1949年进行了回顾
这一年
我们击破了中外反动派的和平攻势
扫清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匪帮
歼灭了二百六十万的敌人
解放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
赢得了战争的基本胜利
这一年
全国民主力量的代表人物
举行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共同纲领
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
这个政府不但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
而且受到了
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普遍欢迎
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都迅速
和我国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邦交
这一年
我们解放了和管理了
全国的大城市和广大乡村
在这些地方迅速地
建立了初步的革命秩序
镇压了反革命活动
并初步地发动和组织了劳动群众
在许多城市中已经
召集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在许多乡村中
已经肃清了土匪
推行了合理负担政策
展开了减租减息和反恶霸运动
这一年
我们克服了敌人的破坏、封锁
和严重的旱灾、水灾所加给我们的困难
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进行了恢复生产和交通的工作
并已得到了相当成绩
1949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发表
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恭贺新年
部署1950年任务
当晚
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中南海怀仁堂
举行盛大联欢会迎接新年
北京城头上红旗招展
家家户户灯红火亮
工人们和学生市民
以无比的热情
和胜利者的姿态
来庆祝解放后的第一个新年
在各工厂的广场上
秧歌锣鼓响着愉快的节奏
俱乐部里歌咏队在纵情歌唱
大家尽情地为解放而欢呼
为胜利而高歌
以从未有过的热情与信心
迎接崭新的1950年的到来
1950年元旦清晨
人们打开收音机
听到了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
从这天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改用雄壮的国歌作为电台开始曲
首都各界5万余人
参加了新年大联欢
首都的学生和工人们
欢聚在北海公园溜冰场上
表演着各种精彩节目
滑冰表演
扬州大街上
头一天夜里赶印的《人民画报》
在群众手中传阅
画报的正中央
是一幅扬州人民过新年
上街游行的画作
画面中走在队伍前面的人
高举着国旗和毛主席像
后面紧跟着敲锣打鼓的队伍
以及舞龙队和腰鼓队
整个画面色彩明快
将扬州军民走上街头
欢庆解放后第一个新年的场面
表现得鲜活生动
在画面的两旁有一副对联
写着
万里江山庆解放
全国人民齐欢腾
画面下边是
普天同庆
人人欢笑
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新年
《人民画报》表现新年游行
下午7点半
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
举行了千余人参加的新年团拜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
在新年团拜会致辞中说
一九五〇年将是
继续胜利前进的一年
虽然我们面前还有某些困难
但这些困难是胜利中的困难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之下
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我们国家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领导人
纷纷为元旦题词
在朱德、周恩来、宋庆龄等
领导人的题词中
刘少奇的题词是最长的
刘少奇写道
1949年是中国人民胜利最大的一年
也是困难最大的一年
1950年就要在基本上
克服我们的困难与巩固我们的胜利
同胞们
同志们
为克服我们的困难
与巩固我们历史性的胜利而战斗啊
3
拥军活动
如火如荼
胜利的到来
首先要感谢
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奉献出亲人的军烈属们
所以,新中国迎来的第一个新年
拥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全国开展了
多种多样的拥军活动
群众到部队
向指战员们拜年
慰问伤病员和军烈属
学生们还精心制作了贺卡
寄给前线的解放军
1950年,各地人民庆祝元旦
北京市民创作了一首《劳军献词》
以诗化的语言
表达了人民的此种心境
解放军来
听到处
鼓舞声歌
有士女
壶浆迎候
几番热烈
雨洗烟尘千里路
夜严刁斗中天月
好男儿
服务为人民
情何切
旧耻辱
从头雪
反动派
从今灭
看乾坤
整顿金瓯无缺
独立旗飘民主国
自由花发英雄血
庆和平
岁首共称觞
瞻京阙
4
文艺献礼
走上复兴之“路”
在上海
各校学生举行文艺庆祝活动
上海剧专及复旦艺工团
从元旦当天起
在市内各校巡回演出话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民主青年进行曲》
上海黄金、皇后、大华、巴黎、国际
永安、金城、金都等八家影院
及全国八大城市
同时献映纪录影片《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元旦
还有一件大喜事
京汉、粤汉两大铁路全线通车
自此
中国由北方的满洲里
至南方的广州
都可以通过铁路交通直达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
这些地区的铁路线也连成一片
京汉铁路通车
京汉、粤汉两大铁路
对于加强南北物资的交流
和政治、军事、文化事业的联系
克服国家战后的困难
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工作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两条铁路的通车
不仅是中国大陆完全统一的象征
也是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象征
为崭新的中国
带来复兴和希望
5
发表新年献词
成为媒体传统
1950年元旦
是中国历史新篇章的第一页
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
继续前进
解放全中国
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困难
让国家转入生产建设的轨道
为此
新华社发表新年社论
《完成胜利巩固胜利》
从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社论开始
元旦社论便成为
《人民日报》的常态型社论
成为节庆社论中发表的
一种最多和最重要的社论
尤其是1951年1月1日
在《人民日报》一版左侧发表的社论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
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是毛泽东亲自审改的
这篇社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对全国范围内推动抗美援朝运动
兴起爱国主义热潮
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九五〇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元旦社论是一种节日社论
它的主要目的
不是专门针对某个焦点事件评论
而是在新年伊始
以宏观视角
进行重大事件的回顾
对美好未来进行展望
除了向读者表达新年祝福
还在向读者传递国家的最新方针
所以和其他新闻评论相比
元旦社论更多地涉及
情感表达和号召呼吁
从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开始
在头版发表新年献词
便成为很多报纸的传统
这些献词
大多以新闻评论的方式
表达本媒体的思想和意愿
同时也立足本地,贴近民生
用优美的笔调
充满温情的措辞
带给读者心灵的温暖和美的享受
这些献词中
诞生了很多经典
产生了许多广为流传的金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迎来的第一个元旦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
在新年献词中写道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庆祝这个新年
因为它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2023年元旦就要到来了
它同样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怀揣希望
不断前行
任阳光打在脸上
把温暖留在心底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共青团中央、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政协报》、《上海法治报》等
2、民国元年是哪一年:民国的元年表示的是哪一年
民国的元年表示的是公元1912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2周零2天。
农历壬子年,无闰月,其中1月1日~2月17日为农历辛亥年;2月18日~12月31日为农历壬子年。
这一年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并改用阳历。
中华民国成立前的纪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民国的服装特点:民国女子流行旗袍,摇曳地穿行在流年碎影里。
旗袍多是素色,以淡蓝色为主,只有一点点腰身,显得宽松。
那时所有的服装都是定制的,当时最好的一家制衣店是在南京的新街口,名叫上海金门服装公司南京分店。
这家店里有经验丰富的上海师傅,纯手工缝制,一针一线,密密匝匝。
即便再挑剔的人也无话可说。
它还带来了十里洋场新颖的服装款式,店里也高价订购了法国、美国时装月刊。
在金门服装店做衣服价格十分昂贵。
如果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高档西服需要近万元一套。
因为当时南京有许多外国人,金门服装店还要求店员学会用英语接待顾客,这也使其更上了一个档次。
男子服饰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
中山装是民国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因中山先生的创制而得名。
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如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了三民主义。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
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
民国时期的美食:在民国时期,北方喜欢将糕点称作"点心",说起点心,要数京派最为经典,流传最广的"京八件"在民国象征着有钱人的身份,红白酥皮则是老北京们忘不掉的老味道。
糟子糕是京津人们探亲访友的礼品,北平的点心匣子“小八件”就装有糟子糕。
民国糕饼其品种大致可以分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类。
其中精品糕点就有数十种之多,如奶皮饼、干菜月饼、萨其马、蜂蜜蛋糕、桃酥、黄酥月饼等,所用芝麻都须去皮才能使用。
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则最喜爱食北平的鸡油饼,在旗的主顾们也爱到其买奶油萨其马、杏仁干粮、风味月饼、蜂蜜蛋糕等。
蜂蜜蛋糕是用白面、鸡蛋、白糖、蜂蜜、青梅、桂花、瓜仁,经过打糕、灌糕、烘烤、冷却等工序精制而成。
本文关键词:民国元年是指公元哪一年,民国元年是哪一年至哪一年,民国元年是什么年,什么年为民国元年,民国元年指的是什么。这就是关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民国的元年表示的是哪一年(新中国的第一个元旦)》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