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问答美文 > 内容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

关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 或影响我国冬季气候2、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1、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 或影响我国冬季气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

2022年9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单位:°C)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的现象,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2、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接连几股冷空气,让不少人感受“一夜入秋”甚至“入冬”。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 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

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高腰棉裤大棉袄,加厚长毛大棉鞋,赶紧预备上吧,冷了再买就来不及了。网友评论:北方冷成冰棍,南方热成狗,特别是广东人民,一年买回来的冬装就穿了那么几次。

现在的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频发,人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网友评论: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这是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警告,人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要爱护它保护它。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中国今年冬季或出现极寒天气

10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据气象专家的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现极端天气(极寒天气),因此要确保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供暖,同时还要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的生产、运输以及储备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冬季取暖“温暖过度”涉及的各方面进行统一部署,尤其是强调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进行应对,以及抓紧恢复山西等煤炭大省因特大暴雨致洪灾停产的'煤炭开采、运输等工作,说明气象专家已经预测到我国可能出现“冷冬”的情况。

而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在这种“双峰型拉尼娜”模式下,北半球发生极冷事件的频率会增加,因此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也会增加。实际上接连几股冷空气南下,让北方多地创下下半年以来新低,南方也在冷空气的重重打压下“一夜入秋”甚至“入冬”。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1950年以来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显示,从1950年1月至2021年3月,一共出现16次不同峰值强度等级的拉尼娜现象,其中仅有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的气温偏高、有10个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偏高、1拉尼娜年年正常,可见拉尼娜年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的确比偏暖的概率要大,基本上是两倍的差异。

其中大家记忆犹新的“2008年中国雪灾”,就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的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有关,这场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和雨雪极端天气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人民币。

而气象专家预测今冬即将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属于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由此可见我国今年冬季偏冷的概率仍然较大。不过这并不是说今年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就一定很低,并且偏冷或偏暖都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判断冷冬或暖冬是有严格的标准,也就是冬季三个月(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值(1981-2010年冬季气温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或气候值)进行比较,高于这个值的即为暖冬、低于这个值的即为冷冬、不高不低的即为正常年份。

所以我们判断今年冬季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要等这个冬天过完才知道,并且从空间上也分为单站、区域以及全国这三个范围等级。

而根据目前的预测,今年出现拉尼娜事件几乎已成定局,尽管是冷冬还是暖冬尚无法,但是根据很多地方10月份就已经冷出11月份的感觉,因此不排除今年是一个冷冬的可能,所以各位小伙伴还是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接连几股冷空气,让不少人感受“一夜入秋”甚至“入冬”。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 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

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高腰棉裤大棉袄,加厚长毛大棉鞋,赶紧预备上吧,冷了再买就来不及了。网友评论:北方冷成冰棍,南方热成狗,特别是广东人民,一年买回来的冬装就穿了那么几次。

现在的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频发,人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网友评论: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这是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警告,人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要爱护它保护它。

本文关键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0温度,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的原因,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3,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0最新消息。这就是关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上市公司(8家新能源车企12月及全年销量排名)

下一篇: 什么知秋成语,什么知秋成语三年级上册(一个秋和很多落叶的成语答案是什么)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