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东风31d泄漏事件(泄漏信息事件案例)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东风31d泄漏事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东风31d泄漏事件以及泄漏信息事件案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东风-31泄密者是谁

2、[前苏联战略导弹基地初创起实] 中国前苏联ss24导弹东风31

东风-31泄密者是谁

郭万钧 沃 郭万钧(1943-2008):男,满族,生于哈尔滨,南开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后来成为一名导弹技术专家,参与了某些型号战略导弹的设计。 伙同沃 出卖军事情报,2008年在 被处死。

沃 (1949-2008):达斡尔族,出生在 江齐齐哈尔市。1981年毕业于哈尔滨大学医学系,198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曾旅居奥地利,2005年在 被捕,罪行是在1989年到2003年间,将中国军事情报如导弹计划复印件等,提供给 外围组织“三民主义 中国大同盟”,并收受约1220万元台币报酬。2008年11月,被 处死。[1]

[前苏联战略导弹基地初创起实] 中国前苏联ss24导弹东风31

俄罗斯退役上校 ・彼得罗维奇・诺沃谢洛夫曾于冷战年代在战略火箭军工程总局服役20余年,亲身参加了前苏联早期洲际弹道导弹基地的建设工作。时隔数十年后,当诺沃谢洛夫回忆起当年导弹基地建设的情景时,依然激动不已。      一   1961年1月,当我收到去火箭武器总局第8局的任职命令时获悉,我国处于作战值班状态的洲际弹道导弹仅有一枚能够打到美国本土。它就部署在第151-1号设施,即后来的普列谢茨克导弹靶场。   时隔不久,驻扎在丘拉坦姆(如今的拜科努尔)靶场的下塔吉尔、尤里亚地区的两个导弹师装备了又一批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并开始战斗值班。此外,一些中程弹道导弹也在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和俄联邦境内的边防军区值班。   我国最初投入批量生产的导弹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发射准备时间过长,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尽快研制出能够随时做好发射准备的 导弹系统,而部署这些导弹系统必须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筑。为此,我们第8局于1961年2月脱离火箭武器总局建制,成立了火箭军工程总局。其军官来自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都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   发射阵地一般都选在远离居民点的无人区。专业考察队在对这些地区进行评估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能源、地质和地理等方面的条件。整个勘察工作全部由考察队独立完成,他们开辟了林间通道,铺设了临时道路,用钻探机打出探井……   当时,最为艰巨的任务是建造地下发射井。地下发射井的建设早在1959年6月就已经在伏尔加格勒附近的 丁亚尔导弹靶场开始了。开工3个月之后,从那里发射了一枚导弹。实验发射井的完成,为以后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经验。   首批建筑工程人员、装配工和火箭兵师司令部军官作战组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夏日,他们冒着烈日炎炎的酷暑,铺设运送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种设备及其它物资的简易道路。冬日,他们又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为后来的 式水泥面汽车路和铁路填筑路基。建筑工程人员一年四季都住陆军帐篷,由炊事车供餐,在野战浴室洗浴。军官们离家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他们每天都要紧张工作16~18个小时。每个亲身参加过导弹发射阵地建设的人员都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幅幅集体 主义的画面。   1961年末,由戈瓦尼少将接替别洛捷洛夫少将担任火箭军工程总局 职务。在他的直接参与下,苏军成立了普通机器制造部这个 部门,并开始为战略火箭军工作。      二   60年代初建造的Р-9“杰斯纳河”、Р-12“德维纳河”、Р-14“楚索瓦亚河”和Р-16“舍克斯纳河”等第一代陆基战略导弹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于是,政府通过一项规划,决定研制分散配置、单独发射的导弹系统,其俄语缩写为“奥斯”。   “奥斯”共分两类,一类为轻型洲际弹道导弹УР-100,另一类为重型洲际弹道导弹Р-36。   我有幸亲自参加了位于西伯利亚和北哈 坦地区、装备Р-36导弹的所有6项工程的设计工作。   随着导弹核武器的不继完善以及第三代导弹系统的问世,“奥斯”的地下发射井也开始分阶段进行改建。在此期间,军事工程建筑人员已经 了新牌号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研制并安装了全 结构部件,保证了工程的坚固程度。   到了70年代未,所有导弹系统的建筑工作均按计划完工并投入使用。基地重新进行了伪装。“奥斯”型新式导弹系统问世之后,每个导弹师都配备了直升机大队,以便接送远离阵地的值班人员。部署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沃的导弹师第一个建成直升机场,随后,战略火箭军所有基地都落实了这一方案。      三   令人终生难忘的是战略火箭军开始装备机动式导弹系统的年代。当时装备的“先锋”中程弹道导弹系如今“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导弹(见题图)的“前辈”,其突出的特点是目标杀伤精度极高。正如火箭兵们所言,“它们能击中远方的木橛子”。“先锋”导弹也有其自身弱点,即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后改为机动使用。   每个机动式导弹营都配备数辆由明斯克厂生产的牵引车来牵引的车辆。除了发射车之外,还有战斗警戒车、汽车医院、汽车食堂、汽车发电站、汽车指挥所和汽车无线电定向电台等车辆。根据战斗值班计划表,每个团都有一个营位于某一秘密阵地,另一个营处于行军之中,而第三个营则呆在固定工事内。这样,每个营 以随时做好导弹发射的准备。这些导弹系统基本上都部署在已经撤出战斗值班的Р-12和Р-14原有的发射阵地上。为此,还专门研制了带封盖的金属 。发射导弹时,封盖可以由工事内直接打开。这种 当时被命名为“树冠”。   在开阔地和树林中同时为每个营选择了导弹秘密发射阵地。对通往阵地的道路和桥梁经常进行检查,必要时还要修建承载重量达90吨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桥。当时,总共铺设新道路数百公里,架桥数十座。   经过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创造出强大而 的导弹核武器,构筑了坚固的发射阵地,培训出高技能的导弹研制人员和火箭兵官兵,安装了 化的作战指挥和通信系统……如今,所有这一切设施仍然在 地保卫着俄罗斯的战略安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实例)

下一篇: 搜集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文章(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文章名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