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肝出血如何用药(脂肪肝专用药)

肝出血如何用药(脂肪肝专用药)?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风证之四-肠风(便血),下面是孙老中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肝出血如何用药

肠风:

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医论选要》曰∶肠风者,大便下血也。经云∶风客淫气,其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盖缘风气通于肝,肝生风,风生热,风客则淫气伤精,精亡则邪热伤肝,因饱行房,则筋脉横解而肠痔漏之证生焉。

人之不避风毒,恣饮醇酒炙之物,纵欲,喜怒无常,脏腑抑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阳不和,关格壅滞,热毒下注,血渗大肠,而成肠痔漏之疾矣。俗谓之肠风、脏毒是也。

其病身寒脉沉者生,身热脉浮者死。治法宜祛风消毒,解热凉脏,和血润燥为主。

历代医家对于肠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朱丹溪认为:“肠风独在胃与大肠,出血兼风者宜苍术、秦艽、香附、芍药之类。”

明代的中医学家孙一圭认为肠风之病因病机主要为:热窜血络,肠络受损;胃寒肠热,肠腑燥实;肝脾不调,外风引动。用药特点总以凉血为本,佐以清热;寒凉之中,佐以辛味;病久用温,酒制升提,并独具特色的丸剂新用,以护胃气;明辨病机,对“证”设药。

孙氏治疗肠风之方中多有槐花、地榆等药,此类药多有凉血止血之功效,或有清热泻火之用,或有解毒之用,再于寒凉药中加入味辛之枳壳、当归等以行气活血。然肠风日久,津气血俱亏,气机欲陷,这时候加入干姜、升麻或酒黄连、酒黄芩等酒制药物,用其升发升散的性质,既祛邪而又可顾护正气,以防气机下陷益甚。

脂肪肝专用药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患者一般在戒酒后治疗1个月左右肝内脂肪减少,轻者数月后消失,重者一到两年消失。

本文重点说说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医学上称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排除过量饮酒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癌(HCC)。本病我国成人患病率为6% ~ 29%,其中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40%。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伤,多见于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人群,以及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的人群和久坐少动熬夜的人群。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和肝脾肿大等表现。其治疗措施主要是积极控制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如改变生活方式,运动治疗和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血糖和血脂,避免应用肝毒性药物等。

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药、降糖药物、降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但效果有限。近年来临床发现部分中成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中成药应用前必须进行如下疾病进展评估和中医辨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证

患者往往伴有代谢紊乱,容易进展到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脾虚证常见症状: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食欲减退;或神疲懒言,食后腹胀,口淡不渴,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或伴有齿痕,苔薄白或稍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

患者往往伴有肝脏活动性炎症,与肝脏病理进展密切相关。湿热证常见症状:胁肋疼痛,口苦口黏;脘闷恶心,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瘀证

患者往往提示伴有进展性肝纤维化。瘀血证常见症状:胁肋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怒张;男子可见肌肤甲错,女子可见经行腹痛,色暗瘀块。

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较好的10种中成药:

1、强肝胶囊

药物组成:茵陈、板蓝根、当归、白芍、丹参、郁金、黄芪、党参、泽泻、黄精、地黄、山药、山楂、六神曲、秦艽、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证为主者。

用法用量:5粒/次,2次/d,每服6d停1d,8周为一个疗程。停1周,再进行第2疗程。

2、五灵胶囊

药物组成:柴胡、灵芝、丹参、五味子。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活血。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挟瘀证。

用法用量:5粒/次,3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3、大黄利胆片

药物组成:大黄、手掌参、余甘子。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患者。

用法用量:2片/次,2~3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4、壳脂胶囊

药物组成:甲壳、制何首乌、茵陈、丹参、牛膝。

功能主治: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夹瘀证患者。

用法用量:5粒/次,3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5、化滞柔肝颗粒

药物组成:茵陈、决明子、大黄、泽泻、猪苓、山楂、苍术、白术、陈皮、瓜蒌、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小蓟、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患者。

用法用量:1袋/次,3次/d,服6d停1d,12周为一个疗程。

6、血滞通胶囊

药物组成;薤白。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阳虚夹瘀证患者。

用法用量:2粒/次,3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7、安络化纤丸

药物组成;地黄、三七、水蛭、僵蚕、地龙、白术、郁金、人工牛黄、瓦楞子、牡丹皮、大黄、生麦芽、鸡内金、水牛角浓缩粉。

功能主治: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瘀证患者。

用法用量:6克/次,2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8、健肝乐颗粒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

功能主治:养血护肝,解毒止痛。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未分型患者。

用法用量:6克/次,2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9、苦黄颗粒

药物组成:茵陈、柴胡、大青叶、大黄、苦参。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患者。

用法用量:1袋/次,3次/d,12周为一个疗程。

10、克癀胶囊

药物组成:三七、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白花蛇舌草、山银花、蛇胆汁、人工牛黄、皂角刺、人工麝香、冰片、郁金、防风、石菖蒲、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毒邪内蕴、瘀血阻络证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4粒/次,病重者适加至6粒,3次/d。1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病管理指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2,32(8):附1页-附页。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海地维和部队(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

下一篇: 单倍体育种为什么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什么)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