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cai坐飞机常年首选厦航,她告诉我说,除了飞机餐好吃之外,鱼皮花生更是甩出同行好几个头等舱。
我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国内最早手工制作鱼皮花生的就是厦门人(20世纪20年代),据说正宗的鱼皮花生,抓上一把轻轻摩挲,会发出如琵琶一样的响声。
对于从小在厦门长大的人来说,飞机上的鱼皮花生只是基础水平,最经典的还得是白鹭牌。
白鹭牌的花生酥也是经典。
只有你亲自去过闽南地区,才会发现这里的人有多爱吃花生。
“涂豆仁,酥搁香,哟喂噢!”
每天一大清早,卖涂豆仁(花生)的小贩们就开始一边吆喝一边走街串巷,再赖床的小孩也经不住这种诱惑,纷纷抓起零钱就冲出门去。这是很多早年居住在老城区的闽南小孩记忆里最深的一幕。
虽然现在已经物是人非,花生却成了闽南人的早点必备。
这里配油条吃的是花生汤。
即便黄则和的老字号远近闻名,但对于本地人而言,最地道的还得是自己家楼底的早餐店,很多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不走近大约都看不清是吃什么的,点单的都是路过的老街坊:“一碗花生汤打包,加蛋”。
身在外地的闽南人家里常备的古龙牌罐头。
除了花生汤,经常配油条吃的还有花生浆。
花生牛奶都是直接拿来当早餐的。
跟大多数人熟悉的银鹭牌花生牛奶不同,闽南地区的花生牛奶都含有满满的花生颗粒,甚至很多人都只吃花生不喝奶。
甚至现在还会有人自己在家油炸花生饼。
用的既不是花生粉也不是花生碎,而是最大限度保留了整颗整颗的花生。
更夸张的是正餐。
基本一切皆可花生酱。
吃面要拌花生酱。
无论是经典的沙茶面还是沙县拌面,本质上都是花生酱拌面。
无论是吃蒸饺水饺,小笼包灌汤包还是馄饨,闽南人的蘸料都是花生酱。
你如果不特别备注,基本上所有烧烤都默认要刷花生酱。
你永远无法想象花生酱在闽南人心目中的地位。
每逢各种重要的日子,少了花生酱,快乐就少了一半。
端午节吃干贝鲍鱼粽子必备。
冬至和七夕吃汤圆(无馅料)必备。
台湾人甚至还搞出了花生汤圆披萨。
过年就更别提了,整个正月简直就是花生开会。
日常的甜品是用来犒劳自己的,所以更加肆无忌惮,花生酱被直接升级成了花生碎。
烧仙草。
四果汤&冰饭。
冰激淋。
外地的食物到了闽南也不得不臣服于花生酱的魅力。
无论是武汉的热干面。
广东的肠粉。
还是肯德基的鸡块。
甚至很多不喜欢花生酱的人来了闽南也开始粉转黑。
用网友@lulu的话说就是:“这花生酱就像是饺子蘸的醋一样,没尝试过或者天生对酸敏感的人对它敬而远之,第一次的体验也没能够让你产生好感,可一旦上瘾就再也离不开它了。”
闽南有一句谚语:“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描述的就是闽南人对花生的痴迷现象。
闽南籍作家许地山还写过一篇著名的《落花生》,是许多人对小学课文和花生的美好回忆。
同样是闽南籍的林语堂先生,当年在东吴大学上的第一堂英文课,竟然是教学生们吃花生米,并以此治好了学生的缺课的坏习惯。
因为对于闽南人而言,没有什么事是加了花生酱/粉/碎的食物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试试整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