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棟嬅
陶行知曾说: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的教育。”
确实,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并非只有学校课堂,而生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周末空余时间,可以带孩子去这3个地方走走,相信孩子走完后不用逼着也能主动学习。
1、图书馆
杨红樱说:“图书馆是个好地方,是个使人终生受益的地方。不要老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带他们到图书馆去吧!他们一生都会感谢这个带他们走进图书馆的人。”
图书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非常适合孩子一日游的最佳选择。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对阅读没什么兴趣。而图书馆,是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第一站。
首先,图书馆可以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在图书馆的熏陶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
第二: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适合阅读的地方:这里书籍种类非常多,供孩子的选择性也很大,还可以提供各种适合阅读的硬件设备。环境也非常好,没有喧闹的声音,只有轻轻的翻书声。
第三:让孩子认识知识海洋:图书馆藏书非常多,从古中外的各类专业的书籍都有,常去图书馆的孩子才能认识到知识海洋原来这么庞大,这也会激起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
2、田野
小学时,我们常念叨的那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但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很难明白这首诗的真义。
现在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看到郭晶晶和霍启刚式的育儿才发现,真正的精英教育到底是什么。
之前霍启刚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照片。
照片中,霍启刚和郭晶晶,挽起裤腿在泥泞中插秧。
而在一旁的儿子也学得有模有样的,勤奋在稻田里卖力耕作,双腿布满泥土,但依旧坚持。
通过农田体验之后,一家三口还在村里吃起了农家饭菜。
霍启刚说:“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很多父母在教育上,都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
但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应该是舍得让孩子吃苦。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所以啊,有时间,多带孩子去田野中走走看吧,让孩子明白,食物的由来,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让孩子双手沾满泥巴,汗流浃背的体验,他才懂得农作的不易。
3、大学
人生的成功不是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是在转折点。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目前的阶段只是一个起点,面对未来,他们是很难看清方向,即便父母跟他描述大学有多美好,他们也是很难感同身受,更别说动力。
大学梦太遥远,眼前的学习压力又这么大,看不清目标,没有动力,就像一个泄气的气球,怎么飞都飞不高。
所以,家长带孩子去大学校园走走,真的很有必要。
让孩子感受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见识这些优秀勤奋的学长学姐,让孩子感受大学的学习氛围、丰富的社团活动。
这一切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多带孩子去一些知名的大学校园走走,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还有利于孩子确定自己的目标,激发孩子对大学生活的向往。
都说“生活即教育”,只有做到教育生活化,让孩子走进生活,才能让孩子真正悟道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