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经过是怎样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对应的成语是什么)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经过是怎样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经过是怎样的以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对应的成语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大家都听说过“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吗?2、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听说过“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吗?

生活中,每当人们做事突然有人阻拦时,常会顺嘴说出纤谈这样一句话“唉,怎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呢?”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程咬金又是何许人也?

喜欢听评书《说唐演义》的朋友知道,程咬金又叫程知节,济州东阿人(今山东东平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大大咧咧,但有时还粗中有细,爱耍点滑头,有点类似《三国》的张飞和《水浒》的李逵。

据评书记载,程咬金刚出道时,和朋友尤俊达一块练武艺,当时他挑了一柄长板斧,可因他记性不好,学了好几天也没有学会半招。

一天晚上,他早早睡去,梦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神仙,教他如何使用板斧,程咬金于是在梦中一板一眼地操练起来。哪知,他勉强记住前三招,便被人给叫醒了。

虽然只学会三板斧,但毕竟是神仙所教,加上程咬金力大过人,一般人还真就打不过他。

当程咬金临阵对敌时,他怕连这几招也忘了,便将三板斧分别取了个好记的名字:

第一斧:劈脑袋,即用大斧向敌人的天灵盖从上劈下,如果敌人举兵器拦挡,将被震得虎口流血,心惊胆战,兵器若是烂点,也就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第二斧:鬼剔牙,若第一招被对方闪过,等二马一错蹬,程咬金便会调转斧头,凭借后面的斧纂,直插敌人的面部,若是未加小心,也就即刻凉凉了。

第三斧:掏耳朵,敌人如果以铁板桥闪过第二招,那程咬金便等他一起身,乘势抡起板斧,直接横扫过去,劈向对方的侧脸,那后果也是可想而知。

因这三招他平时练得熟络,打斗时速度也快,常使敌人措手不及,轻则逃跑,重则丧命,为此,他后来辅佐唐王李世民统一天下,立下很多战功。

话说程咬金刚学会三板斧,便在尤俊达的鼓惑下,干了一件“劫王杠”的惊天大事。

原来,隋炀帝杨广手下有个靠山王杨林,搜刮了16万两雪花白银,委伍侍托大太保罗方、二太保薛亮押送到京都长安,敬献给皇上。

强盗出身的尤俊达得知消息后,便想劫了这笔不义之财。经过一番细致谋划,他让程咬金带人埋伏在半路,他亲自前去诱敌。

结果,罗方、薛亮二人果然上当,在赶跑了劫道的尤俊达,继续行至大山隘口时,突然撞见杀出来的程咬金,那程咬金一声断喝,震得是地动山摇,罗、薛二人猝不及防,匆忙上前应战,怎知程咬金三板斧抡开,万夫莫当,打得二人是屁滚尿流,掉头就跑。

这时,尤俊达也趁机杀回,一鼓作气的抢走了所有的王杠银。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由此流传民间,逐渐成为一句俗语。

那罗方、薛亮二人逃回去后,向杨林哭诉一番,杨林震怒,下令山东官员务必百日内抓住劫银响马,这才引出历城好汉秦琼毁橘碰外出查访,众多英雄结拜反山东,后聚义瓦岗寨,掀起轰轰烈烈的反隋大起义!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程咬金是隋唐好汉之中有返誉名的人物,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名声,他在各种小说演义之中都有登场,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程咬金三板斧的故事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故事。 程咬金是演义小说中有名的人物,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年轻的时候在梦中得到了一个人的传授斧法,结果醒来练习的时候被人打断了只记得了三招,所以在战场上这三招就成了他的主力技能,被人们称为三板斧。而且他半路杀出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了人们常用的谚语。 程咬金三板斧 在历史上的程知节几乎鲜有人知,但是在演义小说之中的程咬金却是有着不低的知名度,在隋唐时期的小说中,程咬金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副将,虽然他萌萌的有点憨憨的样子,但是其实粗中有细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演义小说中他虽然屡次遭到灾难,但是最后都化险为夷,反而是转祸为福。漏埋段 混世魔王程咬金 据说程咬金早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就贩卖码盐为生,结果和衙役产生了纠纷,失手打死了捕快,被抓了进去,等待处斩,后来很幸运的碰上了隋炀帝大赦天下被放了出去,之后程咬金就想要改过向善,就砍柴为生,结果碰上了尤俊达,他看上了程咬金力大过人,想要哄骗程咬金落草为寇,于是就教程咬金斧法,结果程咬金太笨一点都学不会。 后来在一次做梦的时候,他梦到了有一个老头教他斧法,结果陷入到了一种顿悟的状态,但是因为在演练的时候正好被尤俊达给叫破了,所以程咬金只记住液肆了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的程咬金三板斧,虽说只有这么三招,但是其实却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粗暴,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可以说程咬金就像是隋唐好汉的一个计量单位,要想被称为好汉就得先捱过那三下,因此“程咬金三板斧”的名声就流传了开来,也被人用来形容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句很出名的俗语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经常被人用来形容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说中写一些反派角色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时候就经常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们的计划泡汤。 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据说当时程咬金第一次做强盗的时候就干了一票大的,当时隋朝靠山王杨林的两个义子护送贡品进京,本来靠山王杨凌这个名头够响亮,一般人根本不敢去抢,但是正好碰上了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程咬金,结果那两人没有挡住程咬金的三板斧,导致押运的人都溃逃,贡品被劫了,因此程咬金也出了名,后来在跟随李唐之后,程咬金也经常率兵埋伏在半路伏击敌人,所以渐渐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谚语也就传了开来。 程咬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在小说中他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是一个憨厚正直的福将,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他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在梦中得到“白胡子老爷爷”传授斧法,但是在演练的时候被人打断了所以只学会了其中的三招,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板斧,而且因为他喜欢半途埋伏常常半路杀敌军一个措手布局,所以就流传起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下一篇: 熟普洱茶如何正确洗茶?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