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关于【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红楼梦中失火叫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藏着中国避讳文化2、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古代人为什么把失火叫

1、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红楼梦中失火叫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藏着中国避讳文化

中国人说话讲究委婉得体,也因此有诸多避讳。我国古代避讳文化源远流长,上至君国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讲究避讳之俗。有些避讳是为敬神尊亲,而有些避讳却是戕害人生。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与人冷子兴聊天,当他得知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随即拍案笑道:

“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兼念做“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有些疑惑。”

封建时期人们为了维护等级制度尊严,在说话或者写字遇到君王会在尊亲的名字时不直接读出写出,以表尊重,这便是最早的避讳之意。黛玉母亲名为贾敏,所以黛玉每次读到或写到“敏”字时,都必须读错写错。

红楼梦第24回中,林孝之的女儿原名林红玉,被送到宝玉身边做丫头,因她名字里面有个“玉”字犯了黛玉和宝玉,因此必须把“玉”字隐去,人们都叫她小红。

在第101回中,说书人来贾府中说戏,人们提及汉朝王熙凤求官的故事,周瑞家的忙在旁边说道:“前年李先儿还说这回书的,我们还告诉他重着二奶奶的名字不要叫呢。”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红楼梦剧照

黛玉避讳“敏”字,是小辈避家长之讳;小红被改名,是下人避主人之讳;说书人避王熙凤,是有“入乡问讳”的意思,即每到一个地方先打听这个地方的禁忌避讳,以免到时候说错话。

一、避讳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说话异常讲究,有些话当面说不得,只能采取隐晦的方式。在红楼梦第39回里,有个丫鬟说道“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了。”这里走水便是失火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认为失火是火神对人的惩罚,为了避火神的讳,因此便将“失火”称为“走水”。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古代“失火”叫”走水“

避讳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史学家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周,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严苛于明清,废除于民国。

《左传·桓公六年》有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这是最早有关于避讳的记录,那个时候人们为了显示对神明的敬重,必须要避神的讳。

二、避讳避什么?怎么避?

随着朝代的更替交叠,避讳这一文化习俗便有了越来越多的禁忌。《公羊传》里记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大致的意思是,在取名或者说话写字的时候,要避开代表尊者,贤人和亲人的字或号,这是古代避讳的第一准则。

“嫦娥”在以前被称为“姮娥”,因犯了汉文帝刘姮的名,被改为“嫦娥”;司马迁的父亲名字里有个谈字,在他创作的近50万字的《史记》中,不曾出现一个“谈”字;孔子名为“孔丘”,也因此有一段时间古人在念到“丘”字时必须用“某”字代替。这些都是古代的避讳禁忌。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北齐校书图

除了不能直接说出或者直接写出避讳的字外,避讳还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不知是喜还是悲。

在《唐律》中,国家法律规定凡是官职的或者府号犯了祖父的名讳,不能任相应的官,违背法律者处一年刑罚。比如家中有祖父名字中有“常”的,就不能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乐礼的最高行政机构)里当官,如果你父辈祖辈名字有个“卿”字,那你就不能做公卿之类的大官。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人称诗鬼,才华横溢颇有抱负,却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个“晋”字,这就注定了他一辈子不能中“进士”,无缘科举,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不到27岁便撒手人寰。

徐积父的父亲名字里有个“石”字,他一生不得使用石器,不能碰石头,不走石头路,若是遇到不得不过的石桥,只能让人背着走。

韦翼的父亲名字里有个“乐”字,这还是个同音字,因此韦翼一生不能听音乐,不能笑,不能游历五岳大山,不能饮酒作乐。真真是上一辈的名字决定着后代的命运。

既然名字不能直接读或者写,那如何避讳呢?

在古代避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主动改名改姓、同义字替换、多笔少画、空字法。

上文我们说红玉改名便是一种避讳方式,有人为了避讳干脆用生僻字取名,除了改姓名外,改地名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避孔子的名讳,清朝的时候,雍正下令天下凡姓“丘”的,全部改成“邱”字,而且不能直接读“丘”,要读“区”,直到“五四运动”后,一些“邱”姓学者才改回了“丘”姓。这里“邱”便是“丘”的同义词;

黛玉每每将母亲的名字写错,便是用多笔少画的形式避讳。

“空字法”是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是空而不写,比如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 “王世充”写作王充,一代枭雄王世充与汉代大哲学家王充就这样被混淆了。

避讳的方式为中国汉字的发展起了推进性作用,同时也为后世人研究历史带来了诸多疑惑。

三、避讳的消极意义

史料文献错乱

避讳古来有之,不同年代,不同社会背景的避讳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不了解当时的避讳背景,那么书籍在传抄或者翻刻的时候,就会出现诸多错乱。

禁锢思想和行为

避讳源于古老的禁忌,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严苛性,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前文说道李贺仅仅因为父亲的名字一生注定不得志,韦翼一辈子只能摆着一张丧脸,不能做喜欢的事情。

避讳在清朝尤其严苛,曾经有一个考官在出题的时候引用了“维民所止”,被认为“维止”便是“雍正”没了头,暗示雍正皇帝要被杀头,于是这位考官便被生生地处斩了。

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深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避讳这一文化习俗也就不怎么存在了。

四、避讳的积极意义

表示尊敬

尽管避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讲究,但对后世人仍旧有些影响。比如人们在说到“死”时,不说死了,而说“走了”,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避免伤痛。如今对于尊者人们不会直呼其名,而是用职位或者地位尊称,比如“李教授”、“王局长”、“杨夫人”……这些都是表示尊敬之意。

丰富汉字体系

由于避讳的出现,中国汉字衍生了不少同义词,丰富汉字的体系和发展。

研究避讳对史学有着重大意义

在我国古代由于朝代的更迭交替,各个朝代有不同的避讳规定和方法,避讳也就形成了不同时期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避讳形式保留在了古典古籍上也就构成了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研究避讳文化有助于推断文献资料的历史年代,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社会背景。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过云楼藏书

在汉高祖刘邦执政期间,人们为了避高祖名讳,但凡出现“邦”字的场合一律写作”国”,比如“何去父母之邦”改为“何去父母之国”;东汉时期的“秀才”被称为“茂才”,这是为了避开国皇帝刘秀的名讳;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把《庄子》改为《严子》。而这些避讳只适用于汉代,其他朝代并不避讳,所以我们可以考证但凡将“邦”字改为“国”字,将“秀才”写作“茂才”,《庄子》改为《严子》的文献资料一定属于汉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些东西会随着历史的消亡,但它却存在历史的印记中,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故宫交泰殿

避讳文化,也是一个朝代特有的符号。

参考文献

《红楼梦》曹雪芹

《左传》左丘明

《公羊传》公羊高

《讳辩》韩愈

《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朱富铭,高月娟,车轩玉

《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梁光华

2、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古代人为什么把失火叫

最近《赘婿》热播

剧中苏檀儿为了“圆房”

居然搬来草垛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放火烧了

宁毅的耳房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南通消防蜀黍提醒

"烧楼圆房"实在是太虎啦

这种行为不可取呦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着火后

苏檀儿是怎么做的呢?

1

·大声呼救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南通消防蜀黍提醒:

人在遭遇事故、灾情时,部分人会意识性地大声呼救,可有些情况并不适合大声呼救。

如果我们身处的环境是浓烟滚滚,周遭还有因火灾燃烧而引起的爆炸时,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大声呼救了,因为当你大声呼救时,火灾现场那些大量未燃尽的烟雾、炭粒和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将会进入到你的口腔、鼻子当中,当吸入过多这些有害物质时,就会导致个人出现“吸入性损伤”。

2

·勿贪恋钱财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南通消防蜀黍提醒:

逃生时不要为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

也不要为带走自己的物品而身负重物

影响逃离速度,

更不要贪财,

本已逃离火场而又重返火海。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古代防火为什么起火要叫“走水”?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这里在刻意避讳"火"这个字。因为古人对火是十分敬畏的,认为失火本来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惩罚人的做法。在本来就失火的情况下,还嘴里火啊火啊的叫个不停,很不吉利。

黄帝时期

黄帝时,已经有掌管火事的部门,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叫“火政”。

商周

商朝制定了火规,对遗弃在道路上的灰烬复燃后酿成火灾的,要处以断手的刑罚。周朝规定,仲春二月,宫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员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提醒大家防火。这也是更夫喊火烛的由来。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让做饭。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对火的管理达到了一定高度。那时举行仪式的人,需用左手举火把,以减少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举火人要坐屋角,因为屋角不是活动的中心,还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做到专心守职。有乐喜(又名子罕)组织队伍从事灭火战斗。不过,这种队伍是临时性的,随着火灾风险(主要是气候变化)的消除,消防队伍就不存在了。

唐宋

唐朝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消防工具:水囊和水袋。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险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向着火点注水。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着水,起火时,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灭火。

专职消防队的出现是在宋朝时期。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宋朝称军巡铺、防隅,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防火灾隐患。发现火警及时报告;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纹丝不乱。

明清

明朝出现了一种名为唧筒的灭火装置。“唧筒”的特点是“简是长竹,下开窍,以絮囊水杆,自窍唧水”。它既能汲水,又能排出水。唧筒在当时不仅用于灭火,更多的平时用于灌溉。

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

- end -

本文关键词:为什么古代失火叫走水呢,古代起火了为什么说走水,古代为什么叫起火为走水,古时候起火为什么叫走水,为什么古代起火叫走水。这就是关于《为什么古时候说着火了是走水,黛玉读错母亲名字的背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加拿大一枝黄花需要上报吗

下一篇: 肺结核好治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