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启功的“启体”书法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先生的书风大都是晋唐风韵的帖学书风。行楷吸收了颜《多宝塔》,欧《九成宫》,柳《玄秘塔》,唐《灵飞经》,赵佶《瘦金书》和赵孟頫、董其昌的行楷风格,草书中有《王羲之十七帖》,智永《千字文》和怀素草书的笔意。用笔浑圆修长,疏朗平和。
其中,启功的“黄金结字律”尤其重要。
黄金结字律
启功在《论书绝句百首》中就有云:“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错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黄金结字律是什么?
黄金律又称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关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认为来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黄金率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
书法艺术中结字的“黄金率”,则是由启功第一次发现并提出,这对于书法艺术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从根本上解释了书法结体美的根源,正如启功所说:“我们要知道这个字的结体符合黄金分割的道理,我们也就知道书法的美究竟美在哪里。”
专家指出:“一个位于构图上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下方的事物的重力要大一些。同样,一个位于构图右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左方的事物的重力要大一些。”这就解释了启功提出的“黄金率”,以及“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字的中心点在字正中央偏左上方一点的位置”的缘由。简单来说,结字的时候,当字的中心位于偏左上方位置,字的整体重力反而获得了平衡。书法结字黄金率的发现,在书法艺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揭示了书法结体美的根源,总结出了其中蕴藏的规律。启功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中多次提到过结字黄金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成为书法艺术的“度我金针”。他以诗歌的形式以诙谐、简明的语言向人们阐释了结字黄金律的意义:“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启功 节临智永千字文 无年款 33×24cm
他曾说:“将一个大方格纵横各画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
具体点说就是在字格的中间有一个小方格,这个方格的每边距大格边的距离与其边长的比为5:3的关系。这个小方格的四个顶点中至少有一个是字的通过点,当然也可是四个都被通过,如果字的某一部分偏离了应该通过的点,那它的结体就不好了。由于顶点至近边距:顶点至远边距=5:8,外项大于内项,就使得字的中宫很紧,形成一种内紧外松的规律。
如“故”字,内部紧凑,逢撇捺处必向外舒展,成放射状。其他的还有左紧右松,上紧下松的发现,如此字的结体便有了一定规律可寻。
启功 月圆花好立轴 约1986 50×60cm
这种结字法是先生通过长期的读帖,测量而非妄加猜测,一定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但是我们学习书法讲究临习古帖,观古今佳作,千篇一律者匠气十足,只有不断变化者才可能上升到精品。如果帖上的每一个字都一味遵循“启氏结字律”那古代几千年的书论中关于结字的著作就没有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王羲之《平安帖》
单从《集王圣教序》里,就找到了相当数量的字与先生的结字律不相符,有的甚至背道而驰了。
《集王圣教序》 川
例如“川”字,帖中明显采用了“左松右紧”的结字,但由于三竖由低而高的布置,亦使全字的重心趋于稳定。先生提出内紧外松,但“怀仁”的“仁”字则中间空阔,向两边开张,诸如此类,还有一些欹侧很明显的字都有其他的结字的规律。
《集王圣教序》 怀仁
先生自己也说:“只是曾向初学者谈的一些浅近的方法,至于早有成就,自具心得的书家,当然还有其他窍门和理论。”也就是说启功先生的理论一定是可行的,但似乎有像牛顿经典力学一样的情节——具有它的适用范围:比如说多适用于唐楷和一些风格收敛的行楷,而不太适合魏碑,行草,更不用说篆隶了。而至于说到结字可行上可行的路子,则举不盛举,绝非只有启氏一家。
启功 行文做事对联 1986 67cm×22cm×2
以帖的思想去读碑
除了结字风格的明显,启体书法还反映着先生对碑帖知识的种种真知灼见。翻阅过《启功书画集》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即里面的字呈现给人一种雅致的风骨,一种玲珑纤细,优美柔润,不焦不燥的文人情趣,这种尔雅脱俗的气韵被书家称为“书卷气”,“学者气”。
洪丕谟先生也说过:“书卷气有时甚至可以左右一幅作品的成败。”
启功 《山水花卉册》十二开之八 乙酉(1945) 纸本设色 水墨 29.5cm×41.8cm
至于先生这种雅致的文人风韵,想必也和他主张学习的帖学有很大联系。“一般说来,碑重气势,帖讲韵味;碑显庄重,帖贵流便;碑求界格方严,帖追意态挥洒;碑以雄健为美,帖以温雅取胜;碑讲刀法,帖重笔意;碑有二次创造之美,帖贵一次挥洒成功;学碑取其结字体势,临帖求得笔情墨趣。”故帖学为主的书家很容易带有文人的雅致,而碑学的“利刃”往往给人一种“金戈铁马唱大风”的雄浑与粗旷或者是拙朴苍寿,顿则山安的感觉。如近代康有为,现代的于右任,当代的孙伯翔等。
于右任 草书对联 139.5×33.8cm×2
启功先生在著作里说过他不学碑并不是说碑不好,也不是不让别人学,主要是因为碑字难以捉摸——没有现成的墨迹,不知道是刻出来还是写出来的。“少谈汉魏怕徒劳,简椟摩挲未几遭”可以理解为拿柔软的毛锥去追碑上不知是写是刻的利刃,不是追不出来,就是追出来恐怕也不是书家原来写的那样子了,所以就是徒劳的。
启功写书法
这里可以看出先生极为谦恭传统的思想,想到写字一定不要自己自作主张刻意发明什么风格,一定要从传统入手,追求古帖的原迹。他以帖的思想去读碑是自古以来的先例,但他仍只说是一家之言。《启功书画集》里有一幅先生以自己的思想临的《张猛龙碑》,落款是“以柔翰临石刻取其间架耳”,他是用类似帖学的笔法用原碑的结体完成的一种尝试。不过“透过刀锋看笔锋”的慧眼恐非一般人所具备,所以还是有很多深爱碑学书法的人拿毛锥追利刃追得尤其逼真,这是另一种途径,大抵也不能为过。
启功 日月星辰 69×46cm 1986年
既知先生深谙帖学,那么他书法的优点也就是帖学的佳处。古今学二王手札的人,他们的小字都写得很好,因为手札本来就是小字。二王的大字想必见者不多,但王献之的作品里就有记载他们写过大字,那我们也一定不会说右军的大字写得不好。
中华书局所藏启功先生题签
但是单学二王手札的人,他们的大字有可能出现一些毛病,至少不如他们的小字精到,这在近代书界是有见证的。例如沈尹默,白蕉,高二适他们都很善小字,但大字写得相比之下就一般了。启功先生也概莫能外,先生善小楷,行楷,小草和行草,字号中小的为最佳,他平时是不常写大字中堂和榜书的,这也有他大字稍逊的原因吧。
沈尹默行书对联
有人说启功题写的那么多匾额不是大字吗,何以说其大字不佳?
其实,先生的大字牌匾多是写了小字放大而来,而非原来的大小。可见这是因为以二王帖学的方法写榜书,可能效果不佳,亦“滑格松散,笔力有所逮耳。”而王氏书大字想必是用了另一些技法,在此我们不作研究。总之碑与帖各有所长,各为所用,二者不宜喜一而弃一,那样是偏激的。启功先生说:“碑与帖,譬如茶与酒。同一人也,既可饮茶,亦可饮酒,偏嗜兼能,无损人之品格,何劳评者轩轾乎?”
摘选自《浅谈启功先生及其书法艺术》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关于匠气十足的一些信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