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五月按照现在法定公历来算其实就是气温升高、步入炎炎夏日的六月份,这个时候,气温对比春季的温暖宜人更增添了几分火热毒辣。
所以有的地方的古老传统将农历五月称作是“毒月”,意在警示后世诸辈避免长时间受到毒辣日光的直射而引发上火、中暑等症状。
在极具健康养生大智慧的中华民族老传统中,农历五月历来都有着“三不做”的民风习俗,以此来避免招致灾祸,寓意五月日日顺遂,这“三不做”彰显的休养生息之主题思想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仍然有着一定的传承价值。
不行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
纵观中华上下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史中,中国一直以来都既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国,又是一个十分看重仪式感和寓意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对于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的操办规格与具体章程都是有有事无巨细的记载的。
无论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包办婚姻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自由恋爱后自愿结合的婚姻制度中,一对即将步入幸福婚姻生活的年轻男女在选择婚嫁的日子上都是格外重视的。
常言道:良辰美景奈何天?作为人生头等大事之一的婚配嫁娶事关个人今后的长期生活质量。所以不论古今,如果要结婚,那么在“择人”和“择日”上都务必要十分谨慎。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办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和美吉祥,更何况是婚姻大事,更讲究择一良辰吉日来举办仪式。在婚配日期的选择上,贯穿古今比较讨喜的数字有六、七、八、十等,反之数字三和四是普遍不被大众所喜爱的。
一对新人往往在选择结婚日期的时候都要挑选良辰吉日,会尽量避开一些不讨喜的数字,那么为何说农历五月公历六月也是不适宜进行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呢?其原因便与堪称“毒月”的农历五月的自然因素有关。
在气温日渐升高,白昼时间逐渐大于夜晚的农历五月,正是虫蛇鼠蚁等五毒害虫齐齐复苏出动的时节,此时节往往会被注重身体健康的古人视作是不宜出行和聚集的时节,若是选在这个时候来举办婚礼是为不吉利。
在农历五月的端午节在江浙地区的民间流行的一种饮品是雄黄酒,此酒便是用于驱赶蛇蚁等害虫免于接近侵害人体;当人喝下雄黄酒之后,虫蛇鼠蚁等五毒害虫闻到散发出来的气味便会绕道而走。
所以在五毒倾巢出动的农历五月便被中华老传统视作为是诸事不利不吉之日,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势必要择一良辰的人生大事更是要避开这样不吉之日。因此,农历五月的“三不做”首要一点便是不在此时进行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
虽然在农历五月老传统是建议不行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但此说法还是具备一定的封建迷信观念;对于生活在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其实这一避讳便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不剪发、剃头
农历五月除了婚嫁事务有所避讳之外,在中国的老传统中,还有一个“不做”的行为,便是在温度和湿度起伏变化很大的“毒月”里不剪发,不剃头。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古人的思想极其受限,他们普遍地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无论男女都会蓄起长发,直到1911年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帝国的统治结束,在中华民国的新式规定下,男子才纷纷剪辫易服。
发展到今日,理发、剃头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论男女都会定期进行的一项基本生活习惯;理发、剃头在现在的目的便是让自己的发型看起来更加的精干靓丽。
那么又是为何会出现“农历五月不宜剪发剃头”这一说法的呢?其实,这也是与农历五月变换更迭的天气有密切的干系。
我们知道农历五月处于公历的五月末到六月之间,此时迅速炎热起来的天气往往会使我们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是随之出现一些上火、感冒、中暑的迹象。
为了防止直接被毒辣的日光暴晒,我们大多会选择一些譬如遮阳帽等类型的物件进行物理防晒,而我们自身的头发便是起到了相同意义的功效。
试想,若是此时进行剪发、剃头等活动,骤然失去蓬松头发的保护与缓冲的颅顶便极容易受到邪热入侵;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全身的穴位都汇聚于头顶,气血集聚之处尤其是在湿热的农历五月更是需要细心呵护才能免于病痛侵袭。
不迁徙、不动土
除了上述“两不做”之外,农历五月的老传统中传承下来的“三不做”还包含一个“不轻易迁徙动土”,其中包括:动土、建房造屋、搬家、迁移、出行等大型活动。
在前两项的基础之上来理解农历五月不迁徙、动土便容易多了,在农历五月初八的芒种节气时节,由于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等原因,无论是迁徙还是动土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无法高效推进。
尤其是在古时科技并不发达,无论是迁徙还是动土没有大型机械代替作业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的生产力便是人力付出。
而频繁地大量降雨会使得长途迁徙时身体背负全部家当的人寸步难行,这便给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人来说本就艰巨的迁移作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此外,也会使想要动土造屋建房的工程被雨水浸润而受潮发霉,不易于新房子的建成,所以这便有了“农历五月不迁徙动土“的老传统。
农历五月的老传统建议有“三不做”,分别是:不行婚配嫁娶等相关事宜、不剪发剃头、不迁徙不动土这三件事,站在古人的传统上来看是“三不做”是寓意着千秋万世子孙都能够在五月日日顺遂,平安吉祥。
但这些“三不做”的老传统放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便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了,虽然其中许多从前避讳不可做之事在现在早已稀松平常,但古人对养生的注重和对细枝末节的考量则是值得引起我们广泛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