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座万亿城市齐头并进,6座城市两位数增长,16座城市增速超过9%。迅猛的长三角,亮出2021年城市经济“成绩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多来,在推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共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同时,你追我赶的城市进位备受各方期待和关注。
2021年长三角各市经济“成绩单”数据背后,透露出区域经济的哪些变化?一起来看。
01
“头部城市”保持稳定,“腰部”城市竞争激烈
202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四分之一的比重,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和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从经济总量来看,长三角41市可划分为五个梯队。
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独占第一档。2021年,上海经济总量一举突破4万亿,迈向世界主要大城市的第一方阵。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规模,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长三角第二梯队是除上海以外的其他7座万亿城市,其中包括副中心城市杭州、南京、合肥,以及传统经济强市苏州、宁波、无锡、南通。
2021年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长三角占有8席,成为全国万亿城市最集中的区域。
总体来看,8座万亿城市的位次排名较为稳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宁波。2019年宁波经济总量超越无锡后,近两年进一步拉开差距,2021年达到590亿元。宁波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疫情后外贸经济持续复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港口物流实力。
8座万亿城市之外,长三角还有10座城市入围2021年全国城市经济总量50强,分别是常州、徐州、温州、绍兴、扬州、盐城、嘉兴、泰州、台州、金华,这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三梯队。
其中,常州和徐州总量在8000亿,有望在未来两年向万亿城市冲刺,从城市群结构上看,这些城市往往被称为“颈部城市”。另外8座城市总量在5000至8000亿档次,则被称为“腰部城市”。
8座“腰部城市”经济总量差距较小,其中6000亿台阶更是站上了5座城市,分别是绍兴、扬州、盐城、嘉兴、泰州,未来位次的比拼必将十分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颈部城市”和“腰部城市”全部分布在江苏和浙江,安徽则缺席其中,这也反映了安徽城市能级落差较大。
除了以上18座城市外,2021年,长三角还有7座城市入围全国百强,经济总量均在3000至5000亿区间。滁州市成为长三角地区全国百强市的“守门员”。
这7座城市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增速较快,除连云港的8.8%以外,其余城市增速均在9%以上,其中芜湖最高为11.6%,淮安为10%,共同构成长三角第四梯队。
其他城市则处在第五梯队。这些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未来需进一步发掘自身优势、找准产业方向,将发展的落差转化为发展的空间。
02
苏浙城市增长均衡,安徽城市势头强劲
2021年,在长三角41座城市中,有32座城市跑赢全国8.1%的经济增速,其中有6座城市实现两位数增长,共有16座城市达到或超过9%。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外部发展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彰显出强劲的韧性和动能。
具体到城市来看,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精细化疫情防控表现获赞的同时,取得了8.1%的经济增速,可以说体现出强大的科技水平、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的治理能力。这些也是上海未来保持长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中,合肥以9.2%的增速夺得第一,杭州8.5%紧随其后,南京7.5%的增速居于末位。南京经济增长趋缓,很大程度是受到去年疫情的影响,这也启示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在经济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安徽有五座,并同时包揽长三角前三名,分别是芜湖、六安、池州、宣城、滁州。江苏有三座城市,分别是泰州、淮安和镇江。浙江也有两座城市进入增速前十,分别是金华和湖州。
这些高增速的城市很多并不是老牌经济强市,可以说是新崛起的区域之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分析发展背后的支撑,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2021年泰州工业投资增长24.8%,增幅居全省第一。金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3%,同样居全省首位。芜湖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60户,创5年来新高。
03
突破城市边界,“进圈入群”成趋势
从长三角各市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看,位于都市圈极核周边的城市,发展速度明显更快。
都市圈交集地区的城市,如湖州、泰州、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处于杭州、南京、合肥、苏锡常等都市圈重叠区域,同时受到多个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双圈融合”“无问西东”,更是在2021年取得不俗的表现。
可以说,“进圈入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从人口流动来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长三角城市人口进一步向都市圈集中,尤其是都市圈的极核地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相比,杭州增长323万人,苏州增长228万人,合肥新增191万人,宁波新增180万人,南京增长131万人。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都市圈发展水平最高、同城化机制最成熟的地区之一。随着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城市间交通便利性提升,头部城市对周边的经济辐射力持续加强。
此外,发达地区和暂时落后地区支撑发展的基础条件落差也在快速缩小,对于经济体量较小的城市而言,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但与此同时,必须要正视自身总量小、人口少的事实,充分融入到周边的圈群中,在产业发展中立足实际,找准自身定位,为中心城市做好配套,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才能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收获更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