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闻过则喜上一句和下一句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闻过则喜上一句和下一句以及闻过则喜前面一句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闻过则喜,后面一句是什么?2、闻过则喜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句?闻过则喜,后面一句是什么?
闻善则拜
闻宏乱过则喜,闻善则拜。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听到别人有教益的话就拜谢。
这句话原话是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八章,原文如下: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翻译: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舜从当农夫、陶工、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哪一点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取众人的长处来修养自己的品德,这又有助于别人培养品德。所以,君子没有比帮助别人培养好品德更好的了。”
扩展资料:
赏析
古人非常注重德的修行,“立功、立德、立言”是古人一生所追求的。“立德”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贤能之士通常用的一生来提高自己的德行。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可以说是衡量个人德之高低的标准之一。子路闻过则喜、大禹闻过则拜,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缺绝基孔子曾说“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点呢。
人们之所以做不到“闻过则喜 闻善则拜”主要是因为个人的修行还不够高,心胸和肚量狭小。如果有谁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和缺伏谨点,想必会对那个人怒目以对吧。
当今社会很多人习惯了听奉承的话,突然听到别人说自己的不是,心理就开始承受不了了。好话谁都喜欢听,但是这对自己人格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这样只会助长虚荣心和自我满足感。那么整个社会也就止步不前,缺乏进步的动力和生机。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我们应该把别人当成自己的镜子,每天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