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事力量的规模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迁的,别看现在的解放军好像编制已经统一,但也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硝烟弥漫的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千奇百怪的部队编制,有的当权者或者军阀甚至会为了虚张声势搞出一些编制明显超乎寻常的部队。
军阀混战下的中国军队
其实我国近代军事力量的建设是有个不错的开端的,当时民国初建,陆军就曾进行过一次军改,将颇有封建气息的镇改为了更现代的师,兵力大概在1万人左右,还配备有骑兵和炮兵部队,即便是放到国际上比较,也属于建制比较完整配置比较充分的军队。
遗憾的是,随着军阀混战时期的开启,中国的军事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各路军阀为了抢地盘疯狂扩编手下的部队,但当时又受制于国际武器禁运,军阀的武器来源十分匮乏,要想提高战斗力,就只能在现有编制下拼命塞人。
更有意思的,有的军阀为了显出自己兵强马壮还会玩上一出空城计,头上顶着不小的编制,但实际上却根本没多少人,这些部队在战斗中自然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却可以混淆视听,让敌人收集到错误的情报,从而在战场上制造战机。
阎锡山就是个中好手,他手下的晋绥军在第四次扩军整编后,摇身一变搞出了整整10个步兵军,这可有些骇人听闻,要知道民国时期一个军至少都有2万人以上,10个步兵军也就是20万人,阎锡山又不是孙悟空,哪能凭空变出这么多人。
实际上这是阎锡山在虚张声势呢,他所谓的步兵军满打满算也就15000人,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般的军一级部队该有的编制他都有,所以在不清楚晋绥军底细的敌人看来,这10个步兵军还是相当唬人的。
装备特殊的晋绥军
阎锡山的步兵军按照三三制原则编制,简单来说就是每一级单位的数量都是3个,也就是说一个军手下有3个步兵师,3个步兵师一共9个团,实力还是不弱的。步兵战斗最主要的连排级单位,晋绥军的装备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晋绥军的一个连一共装备90支栓动步枪,轻机枪下发到排一级,一个连总共3挺,这还没完,晋绥军的步兵班甚至还装备了冲锋枪,每个班都有1支,这在当时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轻武器火力配置。
要知道,冲锋枪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相当罕见,这是因为国际上有相关的武器禁令,军阀很难得到这种短小精悍的全自动武器,这也导致了毛瑟手枪在中国的流行,既然没有冲锋枪,就只能使用这种类似的半自动手枪了。
那么晋绥军是从哪搞到的冲锋枪呢,这就不得不表扬阎锡山的高瞻远瞩了,他在中国军阀中是最先意识到建立自给自足的军工体系的重要性的,晋绥军手上的冲锋枪都是太原兵工厂的产品,也叫晋造冲锋枪。
阎锡山不光有建立军工厂的眼光,甚至这晋造冲锋枪来头也不小,其原形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汤姆逊冲锋枪,采用11.43毫米手枪弹,火力十分优秀。据说在太原兵工厂最巅峰的时候,一个月就能生产900支晋造汤姆逊,可以说晋绥军当时的火力不但在中国军队中独树一帜,尤其是连排一级的步兵作战中,只要进入近战就是晋绥军的主场。
当然太原兵工厂也不仅仅是生产轻武器这样简单,就连重机枪和迫击炮这样的重装备一样可以自产。当时的晋绥军中甚至还有专门的机炮连,主要武器就是重机枪和迫击炮,负责为步兵单位在中距离上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
虽然晋绥军的装备堪称精良,但事情总有两面,阎锡山过于重视战斗单位的建设,忽视了后勤对于一支强调火力的地面单位的重要性,导致晋绥军的官兵们只能自己背负武器弹药,部队的机动性受到严重削弱,晋绥军本可以靠自动武器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进攻型力量,却被迫局限在了阵地战中。
在军阀战争后期,不少军阀武装就发现了晋绥军的这个死穴,充分扬长避短,不打火力不打消耗,而是将其拖入运动战,晋绥军弹药一旦告急战斗力自然就没了,和朝鲜战争时志愿军对付美军很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强大的火炮编制
仰仗于太原兵工厂的支持,晋绥军里也是有专门的炮兵单位的,只不过这些炮兵并不和步兵单位混编在一起,而是组成了独立的炮兵团甚至炮兵旅,所有火炮和人员集中编制,由上级单位直属指挥,保证在实战中一个步兵军能得到一个炮兵团的火力支援。
晋绥军的炮兵单位装备相当不错,几乎都标配晋造75毫米山炮,这在当时的中国战场绝对算得上大口径火炮。即便是抗战爆发以后,火力强大的晋绥军也是中央军以外唯一一支能和日军在远距离火力投送上较较劲的中国军队。
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亮剑》中就有这么一幕,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出动自己的山炮营直接炮击了日军驻守的据点,将日本特工队乘坐的卡车全部摧毁,而在二战转折点“平安格勒”战役中,李云龙一万多人的独立团也只有一门战场上缴获的意大利炮,晋绥军火力之强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