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普洱茶就是商业骗局

近几年,高端茶叶掀起的“涨价潮”,很大程度上是受游资炒作的影响,普洱茶更加是代表了。但市场最终还是要靠理性的消费者来支撑的,当普洱茶进入品饮为主的理性消费阶段,也就意味着价格要降下来了。但临近年关,某些图谋不轨的茶商,又出来忽悠消费者了。

普洱茶就是商业骗局

特此,小编整理最近的市场信息,与大家一起学习,以防中招。

1、关于黄片的传说:

(1)神农尝百草,是靠黄片解毒的;

(2)各种黄片,都冠以“老”字,吹嘘年份,其实就是叶片老。

小编结论:黄片就是普洱茶加工时出现的残次品,任何吹嘘黄片的行为就是耍流氓。

我只听说过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也许是孤陋寡闻,就知道这点,黄片之说,只能一声叹息。

黄片确实是挑选的边角废料,原来都觉得无价值,后有人偶然发现还不错,尤其是放上几年,黄片也有一番风味,但也只是物尽其用,各有价值,至于有多好,那就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是锦上添花,冠以老是因为老的黄片才有魅力,新的还只是边角料,有点年份的才能有点意思,(我手里有些十多年的老黄片就偶尔拿着调味也不错,叶子是06年一茶商给的,说是2000年左右的老叶子,反正至少8年是没问题)至于商家拿此当噱头,不是黄片的错。至于说是残次品这个结论就有待商榷,后面之说更是...

2、关于普洱茶的茶头传说

某位大师的杰作,本来是切碎拼入低等级的茶中,或者直接弃之不用的副产品。为了创收,给了个“老茶头”的名字,做了点营销,可以单独卖掉不至于浪费,从此普洱多了一个门道。

小编结论:茶头本是熟茶生产中产生的等外品,虽有一定的价值和特色,但是与黄片类似,过分吹嘘茶头的品质,诸如马云家那些弄个皮桶或紫砂桶,动辄就8-10陈的“老茶头”也是耍流氓行为。

茶头也是熟茶加工过程中结块造成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工艺缺陷,现在也少多了,原也是打碎压到低档熟茶里销售,后发现其也并非一无是处,可以废物利用,也有其优势,茶头年份长的还真是存量不少,就是因为原来出来时不好消化,没发现价值,才有些留存,至于有多好,还真是看各自喜欢,但也改变不了其是副产品的身份,要是遇到存储得当的年份十年以上的老茶头,还是不错的。

3、一些正着说反着说都挺有道理的论调

机器压饼:压得紧,香气不易流失有利于后期陈化;石墨压饼:传统手工,与空气接触多,转化快而均匀,有利于后期陈化。

一进入采茶季:今年茶山雨水少,茶开采晚,产量小,茶看上去也比较瘦,但是内质却异常好;今年茶山雨水不停,一直没法开采,产量小,但是茶叶肥嫩,内质充足,是好年份(哪一年普洱茶不是增产了)。

饼的松紧与紧压方式有些关系,及其可松可紧,调节方便些,君不见大益现在那机器饼何其松;石头也可以压得紧,一些号级茶,大几十年下来也还很紧实。

反正我所接触的一些普友都认为还是要紧一点,有利于后期转化,可以多放放,对于普洱转化,氧气多了还是不好的。所以您说机器紧石磨松本就是站不住脚的。至于第二段话,就当是噱头,农产品,尤其像普洱还多半是看天吃饭,每年品质还是有差别,就跟葡萄酒讲年份一样,是有些道理的。

4、一些听着还蛮有道理的谬论

低等级熟茶:熟茶的甜大部分来自梗部,多放些梗的茶更香甜(放白砂糖更甜)。

梗多的生茶:茶饼需要空间来转化,梗可以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有利于陈化(梗能撑起骨架?我怎么没看出来)。

夏茶适合做熟茶:夏茶本生比较苦,但是特别适合做熟茶,可以化苦为甘十分神奇(说,你手上有多少夏茶卖不掉)。

撒面、包芯茶:拼配合理,细嫩金毫洒面,内为粗壮茶青,口感饱满厚实,兼顾美观。

“这茶你不要看现在不好喝,根据我的经验,放一放不得了”(既然知道现在不好喝,为何不放到“好喝”时再拿出来售卖,价格也可以卖的高,也无需费口舌)。

“不苦不涩不是茶,陈化效果好的茶,新茶时都是又苦又涩的”(又秀智商了,好的东西就是好,新茶好喝的不一定陈化好,但是陈化好的茶,在新茶时表现也一定好)。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实用漂亮又新潮的包装设计,还不知道Ins风格包装是什么

下一篇: 荣耀8青春版怎么样(详细评测及使用心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